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园手机报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桃  贾举 《新闻爱好者》2012,(24):49-50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手机移动网络也异军突起,而校园手机报作为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媒介产物,理所应当地成为当下高校信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校园手机报是手机报的一种,它依托于手机移动网络,为高校学生量身打造。本文着力从校园手机报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手机报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手机报”的产生及定义 手机报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电信技术发展、传统媒体和通讯行业联姻的结果。近两年来,国内的手机报遍地开花。手机报的出现,让人们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3.
一、地市手机报发展“看上去很美” 随着3G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手机在社会生活中渗透率日渐提高,正在扮演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的角色。由于具有快速、及时、准确、文词简洁、成本低廉、接收率高等特点和优势,目前,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包括地市级纸质媒介正在纷纷创办WAP、彩信等手机报。  相似文献   

4.
据信产部预测,至2005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将近4亿。和所有纸质媒体和多媒体相比,手机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的独特优势,用户大部分时间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在手机上可以运行图文、声音、影像多种媒体形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乃至媒体,其光明前途令人神往。继互联网之后,一个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开始成为眼球注意力的新焦点,而“手机报”正是由此应运而生。从去年7月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到今年杭报集团、浙报集团相继大手笔推出手机报,再到8月南方日报正式推出广东省级手机报,各地报业开始纷纷筹划和推出手机报,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5.
吕卫星 《新闻实践》2014,(10):24-24
手机报是在手机上发行的“报纸”,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拇指媒体”。它依托移动运营商平台实现信息传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新闻资讯。我所在的浙江手机报创刊于2005年5月17日,是国内第一份省级手机报,开创了地方手机报模式,现今读者已突破百万。但在新形势下,浙江手机报的发展遭遇瓶颈:手机报是以彩信形式,每天两期、一早一晚发送,新闻时效性不足;手机报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片传播新闻,全媒体手段缺乏;手机报是收费产品,每月5元,在多种新闻客户端产品竞争下,用户数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本文根据我国手机报的发展情况,以<新疆手机报>为例,分析其优势之所在,并对其瓶颈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燕  胡超 《新闻前哨》2010,(10):80-82
大学生群体数量多、信息需求量大、彩信手机普及率高的特征,同手机媒体贴身性与个性化的优势相结合,为大学生手机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地域限制、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内存容量有限、消费观念差异等因素,对大学生手机报的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大学生手机报将以突破地域限制与根据不同专业细分服务对象为前景,以推出专刊,增强互动和适时建立"超链接"为发展趋势,凭借自身优势,培养属于自己的固定受众。  相似文献   

8.
帅志强  燕燕 《青年记者》2006,(16):19-20
近年,手机报纸“忽如一夜春风来”,许多报业集团都推出手机版报纸,手机报已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手机报能否被受众和市场所选择?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对处于探索中的手机报纸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手机报与信息选择的“或然率”手机报就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0,(6):20-20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6月7日表示,经过三年努力,中央电台手机新媒体在同行中逐步占据优势,发展迅猛。目前,中央电台开办的财经手机报、国内第一份有声手机报《新闻报纸摘要》日总发行量超过30万份。  相似文献   

10.
手机报的媒体特征和手机报运营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报作为新兴媒体显现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生命力。手机报具有即时、互动、分众等鲜明的媒体特征,概括起来就是"精、微、快、动、准"。手机报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体不具有的优势,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运营模式也很难真正获得成功,因此在手机报运行和发展的进程中要处理好子媒体和母媒体、市场运营与广告盈利、手机媒体与移动运营商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万铃 《新闻世界》2011,(11):106-107
手机报依托手机终端,使其在新闻及时性、接受便捷性、内容多媒体性上都比传统媒体独具优势。手机报的运营主体由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商、网络运营商组成,三方对手机报利益的分取,使手机报的盈利方式变得较为复杂。本文以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四川手机报》为例,对手机报的盈利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手机报探析——以“两会”报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五媒体的代言人,手机报成功参与全国“两会”新闻报道,打开了“两会”报道的新途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手机报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很多不足。如何利用优势、改进不足,做大、做强手机报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虹 《记者摇篮》2009,(4):45-45
相对于具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发展史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来讲,“手机报”无疑是一种新锐媒体。“通过手机获得信息”,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正成为一种传播媒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手机报发展现状与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手机报(Mobile-Newspaper),是将报纸内容以数字形式呈现并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的一种出版物形式。作为目前手机大众媒体化最为成熟的形式,手机报具有纸质报纸的优点,如携带方便、阅读自由、权威性、准确性、可靠性等,又具备网络媒体及时、互动的优势,同  相似文献   

15.
3G时代的手机报:突破容量和互动性的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信手机报的成功彩信手机报由于简单易用、手机适用范围广,可基本满足大部分人群的新闻阅读需求,近年来在报业、新闻单位和运营商的大力推广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4亿。此次调查指出,彩信手机报在移动性、互动性、传播速度与效果等方面,均有很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李晋生 《青年记者》2012,(17):66-67
手机报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媒介,由媒体和网络运营商等合作开发的一项为用户提供及时资讯的电信增值业务,被誉为“拇指媒体”和“影子媒体”.按其呈现形式,主要有短信版、彩信版、Wap网站版、IVR语音版和客户端软件版等5种.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是彩信手机报. 由于内容同质化、信息量有限以及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手机报在发展中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导致用户黏度较低,退订率高.  相似文献   

17.
叶水茂 《新闻世界》2010,(12):133-134
借助于“第五媒体”手机而产生的手机报,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即时发送、良性互动、物美价廉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个性,迅速打开了市场。本文以《安徽手机报》为例,论述了手机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分析了制约手机报发展的诸多因素,如技术瓶颈、内容的同质化和盈利模式的缺乏等。同时,也对手机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手机报是纸质媒体嫁接手机载体的新媒介,手机报的出现为传统报刊开辟了新的内容传播渠道。由于手机报传播具有大众化特点,特别适合行业新闻的传播需要,故结合某传统期刊出版行业手机报的实践,介绍了目前手机报出版的工作过程、运营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手机报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手机报的媒介生态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手机报,从当前的形式看,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换言之,就是将纸质媒体的部分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随时随地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手机用户与报纸的互动。此后,国内兴起一股“拇指运动”高潮,各种手机报纷纷涌出。  相似文献   

20.
“手机报”的极限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谷川 《网络传播》2005,(11):48-49
继互联网之后.一个以手机为终端的“第五媒体”开始成为眼球注意力的新焦点,而“手机报”正是由此应运而生。从去年7月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正式开通到今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相继大手笔推出“手机报”,再到今年8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推出广东省级“手机报”,各地报业开始纷纷筹划和推出“手机报”,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