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抢座位     
加油声、拍掌声、欢呼声……好不热闹!我们班同学正兴高采烈地玩着抢座位的游戏。游戏开始由四个同学抢三个座位,旁边一位同学拍掌,掌声一停,那四个同学必须立刻坐到座位上,没抢到座位的就被淘汰。接着是三个人抢两个座位,最后只剩一个座位,剩下的两个同学谁先坐到谁就获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和勇于竞争的精神。游戏进行得非常激烈,获胜的大部分都是男生,他们得意洋洋。我比赛的那个组竟然有三名男生。我的心紧张得怦怦直跳,害怕一开场就会被淘汰出局。我想,不能给女孩子丢脸!我憋着一股劲儿,睁大眼睛,盯着凳子,耳朵恨不得像…  相似文献   

2.
韦清 《山东教育》2021,(3):128-128
看到孩子们上学,我总想起自己四十年前上初中时那些难以启齿的糗事。开学这一天,学生自带桌凳,到校后自由结伙找同桌。当然都抢着带板凳,一个人扛着去就行,带桌子的则必须用手推车推过去。自家没有推车,还要去借,自己推不动的,还要家长帮忙,多了些麻烦。而我则是每次都带桌子,我家没有板凳,只能带桌子。  相似文献   

3.
稳操胜券     
做游戏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做数学游戏,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创新求异思维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几则妙趣横生的游戏。"抢一百"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泛的儿童游戏,其玩法极为简单,两个人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人每次至少报一个数,最多可以报5个连续的数,最后谁报了100,便是谁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先报数的人只要把  相似文献   

4.
考试     
据悉,有所小学搞了个别出心裁的入学“智力测验”:在作为考场的屋里搁上九个小板凳,一次放进十个娃儿去抢,哪个抢到手,哪个就是“智力合格”;哪个抢不到手,就证明“智力迟纯”。一次,监考老师又是放进十名娃儿,让去抢那搁在屋里的九个小板凳。但见九个娃儿一拥而上,板凳到手,高高兴兴地抢了个“合格”;唯独一个娃儿却两手下垂,纹丝不动,皱眉蹙额,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或下午离园后,我都会安排几个早到园或晚离园的幼儿,帮老师把小板凳轻轻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师打扫卫生。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琪琪欲言又止。“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红红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戏,凯凯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6.
陈飞 《小学生导读》2009,(11):24-24
数学活动课上,陈老师手拿一副扑克走进教室对大家说:“今天这节课我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这儿有54张扑克,我和任意一位同学轮流拿牌,每人每次最多拿5张,最少拿2张,谁拿到最后1张,谁就获胜。”  相似文献   

7.
稳操胜券     
做游戏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做数学游戏,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创新求异思维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几则妙趣横生的游戏. “抢一百”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泛的儿童游戏,其玩法极为简单,两个人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人每次至少报一个数,最多可以报5个连续的数,最后谁报了1 00,便是谁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先报数的人只要把握好契机就一定能够获胜!同学们,你知道如何把握住这个契机吗?  相似文献   

8.
挂窗帘     
正1月25日晴今天,家里只剩下我们三个女人:奶奶、妈妈和我。谁来挂呢,我们都够不着。我想了一个办法:先端来一张板凳,人爬到板凳上去,然后再从板凳上直接爬到梯子的顶层,这样我就不用踩梯子上那层松动的台阶了。妈妈把窗帘递给我,我伸出双手,之后,再踮起脚,就能碰到窗帘杆子上的拉环了。可拉环被我一碰,就不停地晃动,怎么也瞄不准,我又把拉环拉得离我近一点,重新将钩子套  相似文献   

9.
板凳在哭泣     
上课铃响了,我捧着语文书大步流星地往教室走去。教室里,学生们正在班长的组织下整齐地唱着歌。突然,我被讲台前一张损坏的板凳吸引住了。这又是哪个学生弄坏的?天天强调要爱护公物,怎么还是这样?我按捺住内心的怒火,板着脸  相似文献   

10.
一、拼音的复习——玩中巩固经过摸索,上学期我设计出一种“拼音牌”:将拼音字母制作成小纸片,就像一副扑克牌。玩的时候首先将“牌”分发到每个参与者手中,一方先出一张“牌”,同时念“我出×(如‘b’)”,然后另一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比如出“n”,出牌者要念“我出n,b——n——bn,斑马的斑”)如果拼对了,对方的这张牌就赢过来了,最后看谁赢的牌多。在开心的游戏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复习了字母,训练了拼读,玩得可开心了。我还鼓励学生下课也玩这个游戏。有几个学生居然发明了玩“生字牌”的游戏,看来学生们对此兴…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6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了"抢凳子"这一游戏,6名学生围着5张椅子绕圈,全班其他学生一起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凭直观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5比6少1,6比5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5"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相似文献   

12.
雷达探索     
游戏条件:8人或8人以上,室外游戏道具: 边长为50厘米的 蒙眼用的 小板凳(4张) 正方形硬纸板(4张) 围巾(4条)游戏准备:在地上画出一张正方形的场地,然后在场地 的4个角各放一张硬纸板,这就是4个根据地。游戏玩法:1.组成4个小组,每组两人,然后抽签 选出每组的"雷达",把雷达的眼睛蒙上,  相似文献   

13.
苦中得乐     
《小学生》2004,(21)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的体验。游戏准备:在两条长15米、宽2米的跑道上各自设置三道“河障”:距离起点3米处依次分开摆放三本旧书(喻为河中石块);在跑道中间竖放两张板凳,板凳之间间隔为30厘米(喻为河中独  相似文献   

14.
把数学知识溶入游戏活动中,吸引学生参与,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会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一、在游戏活动中,主动体验概念的内涵案例:“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片段课一开始,就做一个游戏。教师拿出2架纸飞机。师:谁愿意和老师比赛扔纸飞机?看谁扔得又高又稳,持续的时间最长?生1:我最会玩了,我和你比。(很有自信心)(学生输了)生2:我能赢你。我来!(学生又输了)第三个学生仍然输了。学生傻眼了,细心聪明的孩子开始寻找原因了。生:老师,比赛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生(抢着说):我…  相似文献   

15.
抢橡皮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玩过抢橡皮的游戏呀?今天,朱老师就带我们乐了一回。当我们刚听到这个游戏的名称时,都好奇地想:抢橡皮游戏好不好玩呢?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人一起玩,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当老师说"一、二、右手"或"一、二、左手",我们就去抢橡皮,谁先抢到橡皮就算谁赢,但是如果谁出错手,即使先抢到也只能算输,输的要让赢的一方轻轻打一下手背,作为惩罚。  相似文献   

16.
星期三下午,令我最难忘,我们学校开展了生动活泼的迎新年联谊活动。节目有猜谜语,盲人画鼻子,个人表演唱,抢板凳游戏……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老师、同学、还有被邀请的家长。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抢数"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甲乙双方玩,先指定一个大于2的数作为"被抢数",然后从1开始,按照1,2,3……的次序依次报数,每次可以报1个数或者2个数,谁先抢到"被抢数",谁就赢。于是,我同9岁的儿子玩了起来。我:"抢几呢?"儿子:"6吧。"我:"你先开始还是我先开始?"儿子:"我先来,1。"我:"2,3。"儿子:"4——"他撅起了小嘴,愣在那里了,"那你先来。"哈哈,已经举白旗投降了。我:"好吧,1。"儿子:"2,3。"我:"4。"儿子:"5,6。"他得意地笑了,我也会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8.
教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时,为了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简算原理,我设计了一个购物游戏。课前,发给每位同学一张不同的数卡。首先,我摆出标有 75元、 25元的小飞机和小汽车玩具,然后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钱’来购买这两个玩具,算算你还剩下多少钱,谁算得最快最准,这两个玩具就送给谁。”学生个个埋头笔算,很快有部分学生解答出来了。我先让最先算出的学生介绍算法:先把 25和 75相加凑成 100,然后用钱减去 100。再让另一学生介绍了不同做法:先用钱减去 75,再减去 25。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学生纷…  相似文献   

19.
煎饼女人     
隔着一条小道,我想那大概是她,那个在我公寓边上一个煎饼摊的女主人。在煎饼摊旁,更靠近公路一点的地方,有张简易小桌和两条板凳。有个孩子——或许是她的儿子,一边小口嚼着米饭,一边不安分地在板凳上转来转去,好奇地向着公路上的车子张望。她坐在板凳上,低头看着桌上的一个练习本,偶尔抬起头帮他夹菜。  相似文献   

20.
圈叉游戏     
林德明 《少年科学》2011,(11):30-31
我们来玩圈圈叉叉。我先画圈。你来画叉叉。游戏规、则:谁先把三个圈或叉连成一条线了,谁就赢。不过,最后结果一定与我的“预言”一样。不信,我们试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