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活动中,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问题答案的过程。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当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应该彻底转变观念.将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  相似文献   

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探求问题的本质。笔者结合自己在长期教学中的体会与认识抛砖引玉.谈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黄运亮 《考试周刊》2010,(13):224-22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发现真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作用贵在引导。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助产师。让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认识,在亲身经历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唤醒主体意识,激发探究本能,培养合作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挖掘深层的创造性思维潜能,掌握基本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4.
李溥郁 《考试周刊》2011,(63):210-210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帮助下,学生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决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和支持者。  相似文献   

5.
“传道、授业、解惑”是关于教师作用的流行观点。然而,“传道”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教师不应该把自己视为传道者,学生也不应该把教师当作真理的化身。“授业”应该指教师向学生传授“业”,而不是向学生传授“道”。教师  相似文献   

6.
“形象──抽象”过渡的启发教学策略王显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是传授规律性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捷径。在这里,衡量一个学生学得好坏.就...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台所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再也不能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的地位,由向学生奉送真理变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通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明确地写入了基本理念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在学校教育的方向。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克服高分低能现象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一、课堂讨论探究 ,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新知。“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进程中 ,去主动地发现新知 ,使他们获得探索真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蒋志明 《现代语文》2006,(12):83-84
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腩力劳动带来疲劳。”要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而提问质疑就是其中的一种策略。学生提问质疑,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方法。朱熹早就指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法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这句古代的至理名言:“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决非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应该把自己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传授方法,指点入门途径。“一位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早在百年前第斯多惠就已看出:教师就是引导,奠基。就是教会学生有探求和攀登的本领,具有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比如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各种构思方法:蜻蜒咬尾法、金针暗渡法、逆挽构思法、  相似文献   

13.
著名德国教育学家第恩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授让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积极自主探索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自主探索学习呢?  相似文献   

14.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形成数学观念。掌握数学知识只是形成数学观念的基础条件,教会学生数学方法才是形成数学观念的关键。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忽视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重逻辑推理忽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等现象。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给学生.一个好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好的数学教师重视数学知识的“奉送”,更重视“奉送”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促进数学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是著名教育家斯第多德的教育格言。在斯第多德先生看来,发展思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他说:“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真理,而且要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同样的话:“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要把思维、语言、文字三项一致训练,使之相辅相承。”我们教师就是要利用课堂为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条件,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学习、内化科学理性知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初中学生正处于感性思考向理性思考的过渡期.通过科学实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手、脑等多感官去体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教师借此通过“有的放矢”的设问和点拨,以及“由表及里”的分析,既可达成科学知识的传授,又可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更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探究真理的科学素养.因此,科学实验是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于一体的最佳的教学载体,能否设计好、运用好科学实验是考量科学教学贯彻新课程理念成功与否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该在给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使用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在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适应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 ,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教学过程不只是机械地实施教学计划 ,不只是教学设计的演示剧 ,而是一次探究和创造的过程。作为普通中学的生物教师 ,应积极主动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及时抓住这一契机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合作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一、运用“过程探究式教学”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 ,而科学的本身既是认识真理 ,更是探索真理 ;既是接受知识的静态过程 ,…  相似文献   

19.
严保静 《成才之路》2012,(33):32-3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学生学习内在能动性,提供良好探究情境,搭建有效探究平台,传授探究问题方法,实现学生在有效探究学习活动中获得动手探究能力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赵礼明 《师道》2013,(2):43-4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评价教师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依据.而外国也有类似的说法:“一个差教师给人们传授真理,而一个好教师能教会人们发现真理!”戴安邦先生的一生,正是践行着这样的教育思想。为培养新一代化学研究人才和化学教育人才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