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每年春节过后,各地民工纷纷离家别子踏上外出打工的征程,他们带走的是新一年的希望和憧憬,留下的却是故土家园和一家老小,于是“留守儿童”伴随着民工潮应运而生,并且在农村中小学越来越普遍。笔者曾在一个学校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在这个拥有近两千名学生的学校,父母外出打工的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孩”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农村“留守孩”在我国广大农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最新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孩”人口约1000万。笔者在某市农村学校做过一次抽样调查。抽查11所中学的842名初中学生,其中“留守孩”451名,占抽查学生总数的53.6%;6所中心小学的420名学生,其中“留守孩”216名,占抽查学生总数的51.4%;5所小学的141名学生,有23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47人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留守孩”比例占抽查学生总数的47%。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再加上农村多余劳动力,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其子女就成为"留守生","留守生"在学校已成为"社会现象"。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  相似文献   

4.
西峰小学地处南安市英都镇偏远半山区,现有7个教学班,学生238人,其中留守学生109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6%。面对外出打工经商热潮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积极探索教育、监护、管理新途径,初步积累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涌现出一个新名词留守学生,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祖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学生逐渐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留守学生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如流生、问题少年等,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一系列的思想道德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有  相似文献   

6.
王婷 《中国德育》2013,(24):50-51
上会中心小学地处茅山老区,经济相对落后,多数年轻家长外出打工,多为祖辈在家照顾孩子,致使学校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7.
留守学生,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打工谋生,自己留在原住地生活的未成年学生。目前,我校留守学生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8%,其中父或母单方外出的占74.9%,单方外出的,父亲外出的占89.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赚钱,把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留在家里,形成"留守一族"。"留守学生"缺少家庭教育和管理,学习习惯差、行为差、成绩上不去,不少"留守学生"成了烫手的山芋,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多年对"留守学生"的帮扶教育实践,我想就"留守学生"的帮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老人、孩子被留守在家。留守在家的孩子聚集到学校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学生"。这类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与他们聚少离多,沟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学生的生存现状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对人力资源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也急剧加大。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学生。目前各级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多方关怀,打工环境也越来越好,使得留守学生这个群体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学生中已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给这个群体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而承载这些问题的主体是学校,特别是农村的初中,又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农村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广大农村,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还有就是不完整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增多,使一些学生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给学校、家庭教育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学生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2011年,宜都市松木坪中学在校学生662人,其中父母至少一方外出打工的达598人,占学生总数的90%;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达357人,占学生总数的54%。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管理,部分学生还在校外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现象,松木坪中学努力凝聚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力量,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赚钱,把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留在家里,形成"留守一族"."留守学生"缺少家庭教育和管理,学习习惯差、行为差、成绩上不去,不少"留守学生"成了烫手的山芋,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多年对"留守学生"的帮扶教育实践,我想就"留守学生"的帮扶对策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留守学生是指那些由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被留在户籍所在地进入学校学习的十六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学生。长期被留守,容易导致留守学生被消极情绪困扰,进而出现行为问题、学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等,最终引起人格发展障碍。导致留守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方面缺少与子女的沟通,学校方面缺乏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和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社会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及社会支持体系薄弱等。可以通过提升父母的教育职能以加强亲子联结,扩大学校的教育职能为留守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援助服务,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为留守子女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等途径来构建有效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因农民外出打工,在农村中小学形成了特殊的人群“留守学生”。据利川市关工委的调查,“留守学生”占在校生的50%。“留守学生”在农村学校是一种普遍现象。长时间的亲情阻隔和家庭教育环境缺失,使相当部分的“留守学生”变得情感冷漠、玩世不恭,道德品质滑坡。很多教师害怕做“留守学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家,并且需要亲戚照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伴随着一个个"空巢"家庭而来的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罗慧贤  蓝永辉 《辅导员》2014,(17):39-39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三帮·牵手留守儿童”活动,学校里的每位老师“牵手”三名留守儿童,全校50多位老师,总共“牵手”150多名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生活缺少关爱,成绩往往也不理想,为了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各位老师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给他们关怀,在校园里,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爱心故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留守学生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敏感话题。两河口中学是邻近县城的一所山区初中学校,在校学生913人,在服务范围的十个行政村里。有1.1万人外出打工。2005-2006学年度,我校留守学生113名,其中双亲在外的学生达到43名。2006-2007学年度留守学生达到312名,其中双亲在外的学生有78名。由于监护人的缺位,留守学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他们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影响,这些孩子往往存在心理缺陷,学习成绩较差,生活习惯不良等。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研究成为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和时代特征。我校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流于形式,不良的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等始终围绕着这些孩子,学校教育动机失当或者教师责任心的严重缺乏,外出打工父母的文化层次不高、教育方法简单,关心方式不当"留守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课题组经过实践研究,认为应做以下教育转化工作:师生结对包干,明确工作职责,定期检查了解、实行长效管理,定期集中同学中正面的事迹进行引导,作好普查工作,将"留守学生"纳入特殊学生档案中,确立建档对象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当下,在江苏省部分中职学校,尤其是苏北地区的中职学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学生。以淮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该校现有在籍学生3000余人,90%都来自农村乡镇初中,他们的家长大部分是外出务工农民。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学生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围绕他们所产生的监护矛盾、个人发展滞后等现象也日益凸显。笔者经过调查,总结归纳出留守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几点粗浅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