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全国中学生的一本小说集《女中1000天》,我是发稿的责编。我选了她的《好姑娘小其》。这个叫小其的,女孩,长辫子,很瘦,A型血,近视但不戴眼镜,整天眯缝着,穿黑色校服,背米式书包。我想问问小说里的李言“这个刺头儿”——小其,是不是周嘉宁,这个高三有点烦,想骂人而最终未敢骂出口的乖女孩?在这本小说首发式上,在育才中学我看见了她坐在第一排,很安静地签名售书。她的这篇小说充满了张力且富有幽默的特色。她现在已写了好几本在中学生中很畅销的小说了。  相似文献   

2.
情调哀伤、幽怨,这不只是庐隐小说的读者和研究者对庐隐小说创作较为一致的看法,同时也为庐隐自己所承认。在《庐隐自传》中,她说:“我简直成了一个悲哀的叹美者。”统观庐隐的小说创作,从最早出版的《海滨故人》到三十年代问世的《归雁》、《女人的心》,其中创作集《曼丽》虽然曾露出“转向”的端倪,但“庐隐她只在她那‘海滨故人’的小屋子门口探头一望,就又缩回去了。”所以,就总的倾向看,哀  相似文献   

3.
第33朵蔷薇     
“爸爸一我要那个!”一个公主模样的小女孩指着我店里的第一朵蔷薇花对她的爸爸叫道。“好好好,爸爸给你买。这个多少钱?”她的爸爸指着朵小小的月季问我,“不!我不要这个!我要那个!我要那个嘛!”她的爸爸意识到自己指锚了,便说.“你自己去拿吧。快点哟,我们还要去……”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作者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年轻的匈牙利男作家。她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认为她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者吗?”“是的,先生。”“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吗?能否让我拜读一两部。”“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男作家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了。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我只写了一部。”男作家有些鄙夷地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  相似文献   

5.
1992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为香港女作家梁凤仪女士出版了十本小说。并称它为“财经小说”系列。但她的小说,都以女性人物作主人公,描写她们在香港社会中的遭际命运。至于有关“财经”的香港商界的观实种种,其实是小说中所描写和反映的香港社会生活的一隅。所以,在我认为,说梁凤仪的作品是“财经小说”并不贴切,这些作品实际是当代香港社会的女性小说。因此,我想从梁女士的这些作品出发,对当今香港的女性小说作一点研究和探讨。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十本书中,我着重地读了《花帜》。 我初读《花帜》时,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感到陌生,我想,一个天生丽  相似文献   

6.
《飘》是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于1936年6月问世的长篇小说。米歇尔以她的家乡佐治亚州为故事背景,以同情黑奴的南方农奴主观点描述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南方家族的兴衰经历,探具美国南方浪漫传奇小说传统,适合一般美国读者的兴趣,自出版后一直风行,销售一千万册以上,且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是美国文坛中最畅销的一本小说。1937年,《飘》被搬上荧幕后,广爱好评。影片开始于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7.
《文学教育(上)》2010,(23):158-159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日前透露,作家张辛欣自传体小说《我》已由该社出版。该书是张辛欣淡出国内文坛多年后,倾十年之力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小说以第一人称为视角,以个人成长为线索,写出了一代人的青春激情、成长历史。《我》一书展现了作者“集中国大历史线索与个人传奇于一身”的个人经历:她成长在军干大院;  相似文献   

8.
《文学教育(上)》2014,(13):158-158
“我觉得电影《归来》比小说更加抽象一点,它起到的作用是一滴水见太阳,与我当初的创作意愿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吻合。”《归来》改编自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严歌苓说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这是她第一次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自己的长辈的一些记忆虚构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散文集,2008年被清华大学录取,2012年大学一毕业就成为新锐杂志《新周刊》副主编。她,就是蒋方舟。一路走来,围绕她的争议不断。2013年,距她上一次出书5年后,她出版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献礼自己的24岁。24岁终于如释重负看到有人这样评价《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你9岁出书,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蒋方舟心里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有人说,蒋方舟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她对  相似文献   

10.
邱镇尧 《教师博览》2006,(11):35-35
有—位作者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位年轻的匈牙利男作家。她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认为她只不过是—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者吗?”“是的,先生。”“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吗?能否让我拜读一二部。”“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男作家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了。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我只写了一部。”男作家有些鄙夷地问:“噢,你只写了一部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作家被邀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年轻的男作家。她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他认为她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于是,他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请问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是的,先生。”“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呢?能否让我拜读一二部。”“我只是写写小说而已,谈不上什么大作。”男作家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了。他说:“你也是写小说的,那么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几部?”“我只写了一部。”男作家有些鄙夷,问:“噢,你只写了一本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6,(20):47-48
孙智正(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出版长篇小说《青少年》《南方》等,拍摄电影作品《杀手》《90分钟》等):这篇看的时候有点惊恐,让人想起日本的恐怖小说.当然,一直觉得这篇作文写的应该是“好人好事”,不会出现“鬼”什么的吧……看到后来,果然是作者的“分身”给自己“打电话”.  相似文献   

13.
美点赏析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诗人。和惠特曼一样,被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而她没有惠特曼幸运,她终身受到冷遇,她的诗歌天才直到二十世纪才被世人公认,生前她只发表过七、八首诗。她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例如:《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难点指津《造一个草原》、《暴风雨夜,暴风雨夜》、《如果你在秋季来到》、《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但愿我是,你的夏季》……狄金森的诗“题”都是开头第一句——这是后人…  相似文献   

14.
埃尔弗里德&;#183;耶利内克(1946年-)奥地利作家。出生于奥地利小镇穆尔祖什拉克。她于1967年出版了她的首部作品集《利莎的影子》。随后她参加了70年代在欧洲爆发的学生运动,并出版了她的讽刺小说《我们都是诱骗物,宝贝》,她还于1990年出版了《美好的、美好的时光》,1998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该小说后被拍成电影并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多项大奖。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一文中说:“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茹志鹃同志深得此法。在她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中,点睛之笔,随处可见,且她的“画”眼睛有自己独特的笔法,体现了她自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某些读者眼里,饶雪漫是位新人,其实在此之前,她已经出版作品20多部,是国内第一个青春文学组合“花衣裳”的主创之一。从14岁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到今天,饶雪漫已经在青春文学领域经营了近18年,难怪有人称她为“青春文学的领跑人”。她的小说风格多变,文笔优美,故事行云流水,直抵青春的最深处。在北京的《儿童文学》杂志举办的首届中青年作家小说擂台赛中,饶雪漫凭其实力夺得金奖。她的新作《我是女巫我怕谁》突如其来地杀入了网游和幻想的世界,并在其中神通广大地来去自如,《小妖的金色城堡》中温情也挽救不了的残酷青春,让人无法不唏嘘惆…  相似文献   

17.
威廉·福克纳(1897年—1962年)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南方文学”的代表。1949年,他以“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一生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小说、七十五篇短篇小说。他早年开始写诗,二十年代初,出版了诗集,如《春之幻影》(1921年)等,诗作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二十年代后期,他转向小说创作,续处女作《士兵的报酬》(1926)之后,又出版了《群蚊》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文学与大众疏离的年代里,池莉是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知识分子启蒙立场而“平民化”的一位作家,她用自己敏感的心追逐着生活,警惕地注视着现实生活中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尽管池莉一再宣称,不谈爱情,可她的小说仍与爱情有关,她在解构中传达自己的爱情观。从她的《不谈爱情》、《绿水长流》、《来来往往》等小说里,池莉一一化解了罩在爱情字眼上浓烈的虚幻色彩。使爱情走出浪漫,走出诗的氛围,回归到凡俗人生的生存状态。池莉曾在一篇随笔中写到:“我的小说将以拆穿虚幻的爱情为主题之一。”说明她对爱情的探求过程实际成为了她解构爱情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我叫春树     
春树档案:80后代表作家。生于1983年。2000年开始自由写作,2002年推出成名作小说《北京娃娃》,随后又出版小说《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2005年出版个人诗集《激情万丈》。即将出版长篇小说《活不下去》。2004年2月获得第五届网络金手指的网络文化先锋奖;2004年2月成为美国《Time》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分子”;2004年6月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人物;2004年8月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2004年9月应邀前往挪威参加国际诗歌节,同时宣传《北京娃娃》挪威版。我叫春树…  相似文献   

20.
王旭烽,女,浙江文学院副院长。以小说《从春天到春天》一举成名,其作品茶人三部曲中的《南方有嘉木》获1995年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获2000年茅盾文学奖。对这么一位取得不小成就的作家,人们难免会关心家庭和父母对她的影响。王旭烽说,她的父母并没有教给她多少文化知识,但却把那种艺术气质遗传给了她,把为人处世和面对生活苦难的态度教给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