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教学参考》2008,(10):25-25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相似文献   

2.
佚名 《中学教育》2007,(1):25-26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西方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观念是不同的。中国家长教育孩子要听话,家长最喜欢听话的孩子。因此,孩子的个性往往被磨灭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西方家长教育孩子则注意培养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家教》2007,(6):50-51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佚名 《师道》2008,(1):16-17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现实、文化背景、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差异,导致东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诸多不同。为了使广大家长朋友能具体地了解这些“不同”,并能从中借鉴西方国家家长好的家教观念和家教方法,本期我们特意邀请袁爱玲教授给大家谈谈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正常发展的基础。中西方一直都很重视家庭教育,由于国籍的不同、生存环境的不同,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区别。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否独立,取决于家长对她的培养与教育。如果事事都依赖家长,时间一久,孩子就会觉得家长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就先从培养孩子的独立观念做起,处处启发孩子,给他创造一定的环境,让他自己解决困难。  相似文献   

10.
百年来,中国近代学人提出的“学术独立”观念一直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事实上,立于近代语境深入考察其含义实多歧而微妙。第一,它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中的一个侧面,寻求中国学术能独立于西方,应对西学东渐的回应。以张之洞“中体西用”为代表的思想,实为产生中国学术应独立于西方之观念的源头。但从清末到1930年代,近代学人对学术独立于西方的吁求,并非学术上的保守,而是立于吸收西方学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钟柏贤 《教师》2008,(2):33-3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自身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专家比较了中西方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提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家长总要问:“今天你答对了老师几个问题?”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虽然只是几字之差,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而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是否进行了思考,有没有自己的创见。  相似文献   

12.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孩子成长路上最主要的陪伴者和监护人,其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念对其子女的大学专业选择和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回收424位不同专业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分析家长对子女专业的了解、关注和指导情况,家长对子女选择就业时关注的因素,家长就业观念对子女就业选择的实际影响,家长对子女就业类型的期望,并通过交叉分析与卡方检验的方式从家长的文化程度的差异、家庭经济情况的差异、不同区域的家长、不同性别的家长、家长职业的差异五个方面分析其各自与子女就业选择的关系,最后提出应该更新家长的就业观念,促进家校合作育人,增强学生的自主职业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3.
吴凡十 《考试周刊》2013,(75):13-14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结构的差异、烹饪的差异等方面入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明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14.
【典子的话】从对待"帮家长做家务该不该领取报酬"这个问题的态度,也能看出民族性。中华民族重视传统文化,看重情义、责任和义务,强调奉献。西方社会的商业色彩较为浓厚,人们对于个人的利益更为看重,即使是父母,也会把培养子女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当作一件大事,重视强化子女的权益意识。不过,时代在发展,观念也在改变,如果既能帮助父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观念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赴宴的时间、衣着观念,还是备宴的营养搭配、铺张程度、饮食种类观念,还是和饮食相关的其他观念都大相径庭.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消除误解和加强沟通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牛泽鹏 《林区教学》2014,(10):67-68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容忽视。把握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从中西方的饮食观念、方式、对象、习惯等多个层面,分析论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的具体差异,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加深友谊。  相似文献   

17.
西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学习性别差异是西方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国际上已取得很多重要成果,这些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甚至对立,如:男生比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占优势;男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各有优势;男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无显著差异等.有的学者从男女先天的智力和生理特征的角度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有的学者从自我信念体系、社会文化及学校因素、教师观念、家长观念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为了平衡数学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我们应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实施单一性别教育,开展"因性施教"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贡佳  耿非非  周瑾 《考试周刊》2014,(97):21-21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材料、外形、来源和类别方面都有区别。文章主要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解释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饮食方式、规范、餐具等方面的不同,并且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可以加深对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从而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9.
中西人权观存在巨大差异,其阶级性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侧重点不同。西方人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而中国坚持"主权高于人权"。中西方人权观念差异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历史、社会和阶级的原因,还有客观现实原因。中西方人权观念的差异,不仅影响了近现代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且影响到中西方关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澳门是东西方多元文化并存的一个典型,澳门华人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根据实证调查的材料,从家庭人际关系、家长文化素质、家长教育素质、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六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澳门中小学华人家庭教育的现状,勾勒出了当前澳门家庭教育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