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高考命题着眼素质,考查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理在书中,是不是说答案一定从教材中照搬而来呢?不是。只能说,教材知识是答案的根基,更多的是对教材知识表述的重新排列组合和变通。也就是说,答案从迁移中来。下面以’98高考题为例,谈谈高考对迁移能力的要求及教学中如何培养迁移能力的问题。一、实现正迁移,克服负迁移高考命题对迁移能力的基本要求,无非是要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实现正迁移,克服负迁移,使学习所得的概念、原理和知识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再现或合理的运用,取得较好的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适应开卷命题形式的要求,中考命题突出了能力考查,简答题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题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题目设置更加灵活,角度多变,不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搬家。其实,  相似文献   

3.
张建军 《广西教育》2012,(34):82-83
文字材料型主观题是每年政治高考的必考题型。面对试题中纷繁复杂的文字材料,不少考生往往理不清头绪,不知道该何时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何时将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找答案,何时从分析设问中找答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解答文字材料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转变教育观,实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当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转折。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的基础教育逐渐走进了一个升学——应试的怪圈,从而形成了一套应试教育模式。教学目的只限于知识,即识别、记住、再认和再现教师呈现的知识。教师只凭知识进行教学——充当教材或教案的搬运工。教师独占课堂,主宰一切,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学。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的答案。有这么一位语文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有一句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学生填“齐心协力”,老师判其错,说正确的答案应是“同心协力”;还有一句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学生填“栩栩如生”,老师也判其错,说正确的答案应是“惟妙惟肖”。这种强  相似文献   

5.
在初三政治课教学和复习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在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注重课堂时效。提高课堂效率政治学科试题多为开放性试题。知识覆盖面广,因此,要想答好每一道题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铺垫,无论题目怎样的开放,它必然和教材知识相联系,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要堂堂备课.同一篇教材,哪怕是曾上过“我最满意的一堂课”的教案,哪怕是“有书为证”的特级教师的教案,也不能搬用、重用.为什么?从教材说,教师对它的认识是随着多次实践逐步加深的,与它相联的知识是逐渐益广的.从学生说,基础、智力、思想也绝不屈属相类.从社会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九义教材的第八册《积累·运用六》中编排了“推荐一本好书”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推荐一本好书”,在我们成人看来,似乎是轻而易举的。可事实上,课堂上并没有多少学生能举出一本好书来,虽然就是那么一本。什么原因?恐怕得从孩子们都读了什么书上去寻找答案了。先看当时两个教学片断:片断一:从名言中议论“好书”的范围1.出示名言:(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2)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2.学生说说自己读了这些…  相似文献   

8.
2000年浙江等四省实施“3 综合”的高考方案。“综合”分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突出能力、突出应用;考查的问题往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从多角度、多层面施展多种能力。采取各种方法,具有分析、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重点抓好以下三点开展教学和复习: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漳州市思品中考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试题在课本或资料中没有现成或完整的答案,体现“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精神,给学生较大的发挥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试卷主要围绕“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主,以模块为体”的总构思,紧扣新教材知识,精心设置了贴近学生实际的三大模块。如2008年我市的试卷:第一模块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题而设置,作为单项选择题部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图书的历史久远、丰富,从殷商时代的甲骨书算起,到现在长达三千四、五百年,在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图书”一词的含义刘国钧教授在《中国书的故事》中解释说:“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知识、表达思想并制成卷册的著作物”。我们也可以说,图书是知识的载体,是有意识地传播知识的工具。在我国古籍中早有“书”的名称。如殷周之际的《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春秋时的《左传·昭公六年》说:“叔向使诏子产书”。战国时的《周礼·地官大司徒》篇说:“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汉时的《史记·礼书》司马贞索隐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  相似文献   

11.
中考试题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解这种问题要求同学们运用归纳提炼前的逆向思维,从结论中找根据,把课本中的相关知识放在结论中去分析思考。现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书的比喻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  相似文献   

13.
理科综合考试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突出能力立意 ,考查的问题往往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题在书外 ,理在书内 ;要求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学科知识 ,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清除学生的知识体系中“盲点” ,对备考来说显得尤其重要。现举例如下 :1 碘盐碘缺乏症遍及全球 ,给人类的智力与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了防止碘缺乏病的发生 ,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食用“碘盐”———含碘食盐。 1991年 ;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到 2 0 0 0年在全国范围内消灭碘缺乏病”的庄严承诺。( 1)人食用碘盐后 ,人…  相似文献   

14.
王远琴 《中学理科》2000,(11):43-45
近来物理习题中出现一种“信息题”,这种题的特点是“题在书外,理也在书外”.题目知识背景是新的,解决问题所运用的有些知识也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但在题中作了提供.如何解答物理信息题,这要求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信息,并运用这些新的知识信息,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答物理信息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素来喜欢枫叶的我从杭州特意带回几张由枫叶做成的书签,其中一张就夹在我的语文教科书中。一次早读课后,学生围在我身旁谈天,不经意间,一名学生看到了我语文书中的枫叶书签,他从书中抽出书签拿在手中把玩着。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红红的枫叶上,他们争相传看着,议论着……这时,一个学生说:“王老师,枫叶为什么是红的?”我刚想说出答案,但转念一想,还是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吧,于是我故意说:“哎呀,这可真难倒王老师了。这样吧,我们分头去找答案,时间是一天,明天交流答案。”同学们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第二天刚吃完早餐,几个同学就找到了我,…  相似文献   

16.
在“几何知识”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下图有( )个长方形。学生解答时出现了8和9两个答案,争执双方各有其说。究竟是8还是9,必须弄清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关系。在数学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古乐府《木兰诗》,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传统名篇课文。这套教材从1993年起在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至今。但课文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里“帖花黄”的注解一直沿用老教材注法,说“花黄”是  相似文献   

18.
“情”即情感 ,教师的、学生的、文中作者的 ;“理”包含一切理性因素 ,课文知识、教师、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金三角”关系中 ,“情”与“理”成为其中的纽带 ,起着协调作用。如处理不当 ,会出现教师虽准备充分、耐心讲解 ,换来的却是学生的神情淡漠。这种情感上的隔阂 ,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汲取也显得机械 ,这种“金三角”关系的僵硬状态 ,是教师最为困惑的地方。如果在教学活动中 ,用情感作为添加剂 ,处理好与理性因素的结合 ,就会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智慧。一、挖掘教材中的理性知识 ,提炼作品情感语文教材中许…  相似文献   

19.
杨九俊 《宁夏教育》2006,(5):41-41,43
首先,“教教材”是以书为本的教学,它以教材为中,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这种教学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和“圣经”,重视的是相对固定的结论和教材规定的任务,这样的教学归根结底是对教材负责;而“用教材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是“凭借”,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也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因此,“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实…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什么?教材是承载着一定知识和素材的教学辅助材料,与粉笔、黑板、多媒体一样,只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工具而已。但应试教育下的中学课堂教学,把教材当作师生共同膜拜的中心,成为教学领域无可置疑的"圣经"。所谓高考命题"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命题紧扣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教材更加成为师生研读的对象,恐稍有偏差,导致高考滑铁卢,悔之晚矣。因此,教材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