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说文》:“今,是时也。”杨树达先生《词诠》进一步发挥说:今,时间副词,犹今语“现在”。 于是,注释古籍的几乎没有对“今”字作注的,统编语文课本文言文中的“今”字也无注释。似乎“现在”已是文言“今”字的唯一义项了。虽然,《词诠》在“今”字下列有四个义项,裴学海先生《古书虚字集释》列有九个义项。 事实上“今”在古籍中的用法绝不止“现在”一义,据我们考察,“今”的用法颇为复杂。下面以中学课本中的《孟子》二章、《赤壁之战》中的。“今”字为例,结合其他篇目,简要地剖析一下“今”字的用  相似文献   

2.
何武功先生把《江乙对荆宣王》一文中的“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一句译为“现在你吃了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这里把“今”译作“现在”这是否准确,值得商榷。《康熙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两本书对“今”字的解释是:“今,是时也。”即为“现在”、“当前”之意,这是没有什么怀疑的。《词源》里的解释也是那样。这样看来,把“今”译为“现在”,似无不当。  相似文献   

3.
“自今”解     
李廷战 《学语文》2007,(2):47-47
《齐晋鞌之战》(《左传·成公二年》)中逢丑父在将要被杀时喊道“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王力《古代汉语》将“自今”注释为:“从现在追溯到以前。”郭锡良《古代汉语》将其释为“‘自今以往’的省略,即从今以后的意思”。二者都是以“今”为起点,前者向前追溯,后者向后延续。孰是孰非,本文试就此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4.
“今”探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写到廉蔺交欢一段时,其中有“今两虎共斗,其势不倶生”一句.对于该句中的“今”字,有人误解为“现在”之义,其实不然.清人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说:今,犹“若”也.杨树达先生也在《词诠》“今”字条下云:“假设连词王念孙曰:今犹‘若’也。树达按此乃说一搴竟,改说他端时用之.”“今”字作为假设连词,往往用于偏句开头,可译为“假使”“如果”之娄,“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作  相似文献   

5.
在《鸿门宴》末尾有“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一句,对其中的“吾属今为之虏矣”中的“今”字教材中没有任何注释,教参上将全句译为“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则“今”字即“要”的意思。虽然基本正确,只是未免失之于笼统,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几处“今”字,用法颇为特殊。现列举如下: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则)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今两虎共斗,(则)其势不俱生。(同上)③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毛之美,(则)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庄暴见孟子》④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同上)对于上述四例中的“今”字,课本均未作注释;而现行高中语文教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四册《庄暴见孟子》中有几处涉及到“今”字:“今王鼓乐于此……”;“今王田猎于此……”;“今王与民同乐,则王矣”。对于这几个“今”字,人们在理解上向来有分歧,而课本上的注释却未作明确解释。所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径取“今”的本义:“现在”。这样解释,从行文看似乎并无不顺,但却经不住仔细推敲。“现在”是此刻、目前之意。如果把上引几处的“今”字译为“现在”,则就肯定了说的是发生在此时此刻的事,但《庄暴见孟子》是孟子通过设喻的方法,从“齐王好乐”这个基点出发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第26页有一幅《秦朝疆域》地图。地图中标有“陇西郡”,注释为“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地图中又标有作为秦长城西起点的“临洮”,注释中却没有说明(见上图)。那么,作为陇西郡治的今临洮,与作为秦长城西起点的临洮,是不是同一  相似文献   

9.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现行初中语文第六册对此诗句中“轮台”的注释是:“古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而刘逸生《唐诗小札》中却将“轮台”注释为:“唐贞观中置县,治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究竟谁是谁非? 查《辞海》,见“轮台”这一名称有四种解释: ①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相似文献   

10.
《诗经·魏风·硕鼠》:“谁之永号!”部编教材的注释是:“谁还(会)长长地哭泣呢?之,尚、还。永,长。号,哭。”其中把“之”字解释为“尚,还”。“尚、还”是副词,“之”作副词用,极为罕见。查旧《辞海》得:“其之二字古多通用,今有别。”《吕氏春秋·音初篇》高诱注:“之,其也。”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四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问今是何世”一句。对这句话中的“世”字,截今为止笔者所能见到的选本都把它释为“时代”或“朝代”。查《辞源》“世”字条,第②个义项是“改朝换代建立新王朝为一世”。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中对“世”字有三条解释,其中第③条解释为“时代”,并引用了“问今是何世”为例。由此可见,“世”字确有“时代”,“朝代”之意,但我以为,在这篇文章的这句话里,“世”字所表示的词义并不是因“改朝换代”而形成的“朝代”、“时代”之意,而是一朝之中由于“皇帝的更替”而导致的“辈数”、“代数”的意思。理由如下: 一、从词义上看  相似文献   

12.
说“无”     
新版《辞源·无部》; 无,“無”的别体字。今《易》“無”字皆作“无”。参见“無”字各条。这条注释是说:①“无”、“無”是别体字;②“无”只用在《易》一书中;③“无”、“無”的词义完全相同。《辞源·火部》所列“無”的义项是:(一)没有。亦作“无”。(二)副词。1、不。2、不可。通“毋”“勿”。3、非。4、未。(三)不论。(四)语首助词。(五)雖。(六)问词。用同“否”、“麽”。(书证略)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三册《采草药》(《梦溪笔谈》两则)一文中对“自从本说”的注释是:“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这种说法,即指上文的古法。”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值得商榷。其理由如下:第一,从字义上看,“自从本说”中“本”字应解为“木本”,可指草木的根、茎、种等。《辞海》中“本”字的第一个义项就是:草木的根或茎干。《国语·晋语》中有“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庄子·逍遥游》中有“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校卷曲而不中规矩”。《辞源》中也有类似说法。另外,这里的“说”,也不应注释为“说法”而应…  相似文献   

14.
李白《行路难》中“多歧路,今安在”一句,课本注释:“(世上)道路艰难,我今置身何处,意思是找不到应该走的路。”其它选本的注文大致相同.这种注释值得怀疑:说“多歧路”表示道路艰难,莫非李白在担心自己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7册第3课《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酂、酂、苦、柘、谯,皆下之。”其中的“酂”字,注释为“zan.在现在河南省。”经查阅辞海.发现这个注音有问题。《辞海》1043页注.“酂”字有两个读音,为zan、cuo,分别是这样注释的:酂(zan)秦置。治所在今湖北光化西北。西魏废。西晋时,先后为南乡郡及顺阳郡治所;南朝梁,为酂城郡治所。酂县(cuo)秦置。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酂县。元至元八年(1271)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部将葛婴攻酂下…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自新》中的《周处》一文,内有“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的句子。其中的“正”字,编者大概以为是个常用词,中学课本里未作注释。“正”字,一般选本有两种注释:一为“恰恰”、“恰好”;一为“止”,即“只”、“仅”。若把“正”释为“恰恰”、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作《史记》,在《太史公自序》章中说:“周道废,秦拨长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这段文字中的“金匮”一词,辞书出版社的《辞海》解释为:“古时政府设立的藏书之所”(三卷本第3874页)。这条注释的依据是唐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一书。司马贞对“石室金匮”一词索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战国策》中的“今”字用法。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书中“今”字的基本用法仍然是时间名词,主要用做时间状语。传统上对“今”字假设连词用法的划分。是一种误释。本文在充分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纠正了这种误释。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一册《论语六则》中“敏而好学”的“敏”字,课本没有作注,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则翻译成“聪敏”。我又查阅了在此之前的几本初一语文课本,均把“敏”字注释为“敏捷”。我认为这类解释不妥。  相似文献   

20.
华皖平 《学语文》2013,(6):65-65
2012年秋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出现了一些变动。其中第四单元的《化石吟》中增加了对“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一句中“乌有”的解释,并将“乌”字解释为“同‘无”’。同时,本单元中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山市》一文中,将“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中的“乌”字注释删去,换成了“既而”的注释。而此前的注释也是将“一切乌有”中的“乌”解释为“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