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星上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生命吗?这一直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课题。实际上,科学家在探测火星生命的同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在火星或者其他星球上种植植物了。因为当人类在未来移居其他星球的时候,肯定会把植物的种子也捎上。火星温室很特别当然从目前来看,火星或者月球上根本没有绿色植物存在。但是,当人类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立长久探测基地或者长时间居住的时候,就离不开绿色植物了。植物可以提供食物、新鲜的空气熏还可以使部分物质得到循环。科学家要做的工作是,让植物在陌生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其表面的大气压相当…  相似文献   

2.
科幻变现实 科幻电影里的隐形人来无影、去无踪,飘忽不定、捉摸不透。如果你仅仅觉得这样的事情只能发生在电影或者电视里面的话,那么你就错了。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实验,今天科学家终于将人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隐形衣制造出来了。一个人只要穿上这件隐形衣就可以从你的视线中消失,神奇吧!  相似文献   

3.
1654年,科学家葛利克做过一个有名的“马拉铜球”的实验,以表明我们周围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充满空气:空气对物体施加压力,以至于16匹马都得十分费力才能把抽空气体的铜球拉开。人们把类似铜球内经抽气后的空间,叫做“真空”。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进步与科技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科学成果时是否会想到,许多发明是科学家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甚至许多科学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用身体研究消化过程的科学家斯帕兰让尼(1729~1799)是意大利生物学家。他研究动物和人的消化过程。他首先引入"消化液"一词,认为消化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想知道10年后的时尚是什么,那么,请和科学家聊聊吧。如今的服装,远不止美观得体那么简单了,科学家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对着装的看法。他们正在设计可以监测身体功能的服装,可以转发电子邮件和判断人的情绪的饰物,以及可以改变颜色的服装,可以穿戴的计算机服装,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1654年,科学家葛利克做过一个有名的“马拉铜球”的实验,以表明我们周围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充满空气:空气对物体施加压力,以至于16匹马都得十分费力才能把抽空气体的铜球拉开。人们把类似铜球内经抽气后的空间,叫做“真空”。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农村电影放映在财政、场地、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了解农村电影放映对农村人民群众产生的影响,从中分析如何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建议和对策,从而优化、改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17)
为了丰富农村等老少边穷地区文化生活及贯彻落实"文化强国"的理念,农村流动电影放映已经制度化。但是在农村流动放映的过程中,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往往会出现问题,影响放映质量。本文针对流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故障及维修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1、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每当人们回忆一件事时,大脑都会通过整合多种信息对记忆重新进行加工——有可能是你当下的情绪、活动、身处的环境、吃的食物等等。2、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学者发现,当人们试图回想一件事时,也会对记忆造成伤害。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为志愿者提供了一集电视连续剧,剧中有一段描述犯罪分子用针做武器实施恐怖袭击的剧情。而后,一部分志愿者被要求在心中回忆恐怖袭击的武器,另一部分志愿者则什么都不需要做。  相似文献   

10.
回忆未来     
没有谁不曾想象过自己的未来,有人认为,展望未来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然而科学家却通过实验告诉我们,展望未来与回忆过去时大脑的活动极为相似。换句话说,其实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并非是无源之水,或许"回忆未来"这一表述比展望未来更加准确。最近,一个科研小组在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大脑活动时发现,当他们要求大学生回忆过去的事件,或者想象自己在将来体验这一事件时,大脑中相似  相似文献   

11.
动物是否和人一样具有记忆力呢?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一件事,也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课题。美国科学家乔治·裴庚夫妇,专门对蜘蛛有无记忆力做了多次试验,颇能说明一些问题。当他们把振动的音叉移近蜘蛛时,蜘蛛的听觉产生反应,它以为是动物的鸣声,就拉一缕蛛丝跌落下来。连续这样试  相似文献   

12.
(1)1756年,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用实验证明他发现的伟大的物质守恒定律,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坚实基础。 (2)1753年,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利用铁杆把空中的电引入地下,证明雷雨时的闪电是一种电火花,揭露了大自然的一项秘密。 (3)1651年,德国科学家葛列克在马德堡作关于大气压力的实验,说明两个空的金属半球密切对合以后,如果把里面的空气抽去,外面大气施在球上的压力是很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以院线制为核心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机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可以说,院线的发展对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对中国电影市场爆发型增长和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处在推行数字电影的初期阶段,大部份人关注的是数字电影的节目图像(包教3D),所以在数字电影服务器与数字电影放映机的选型方面,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而时音质却比较忽略,故在声频处理器的选型方面重视不够.一些厂家将民用的数字声频处理器推介到专业影院中,部分影院也将民用的声频处理器匹配到数字电影放映系统,由于噪声大、频宽不够等因素,使数字影院还音质量不理想,造成了数字影院的整体效果受到影响.还对令舌数字电影的推广也会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可见,这类民用数字处理器可将就应用于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进入室内放映场合,而绝不适用于中、高档的数字影院,否则就名不符实.  相似文献   

15.
<正>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当你喜欢的球队胜利时,你总觉得吃什么都香,而当球队失利后,你甚至觉得平时喜欢的食物都变味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猜测,我们的情绪变化是可以改变味觉感受的。其实,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我们的口味喜好并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有可能是因为生物因素的变化(例如年龄的变化)或环境因素的变化(例如暴露在病原体或者特定的  相似文献   

16.
能穿的乐器     
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智能T恤衫,可以让不会弹吉他的音乐爱好者们过把表演瘾.穿上这种T恤衫对着空气比划演奏动作时,就会产生真实的音响效果.由于T恤可以随着人体动作奏乐,所以被称为"能穿的乐器".  相似文献   

17.
微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新形式,与传统的电影不同,它可以把一件小事讲到极致,让观众从中获得愉悦。不过许多制约微电影发展的因素也同样摆在眼前,比如微电影的剧本问题。本文主要谈剧本在微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看不见的可以看见了过去(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期)有一位荷兰学者,曾经做了这样的一次实验。他先秤了一下装满了土的一个大木桶,然後把一个柳树枝栽到这个木桶里面。经常往土里面浇水。於是柳树枝生了根,经过几年以後成了一棵柳树。这时候又把土砰了一下,并且查明土的重量差不多没有变更。这个学者因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土里面含有的物质对植物是没有关系的。植物的成长完全依靠往土里面浇水。这是这个学者的错误。科学家在植物营养的研究方面获得了卓越的发现。现在已经知道,植物主要部分的成长,除了水以外还要有空气。在日光的影响下,发生了特殊的变化:从空气裹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中,植物接受了碳,并且把它制成碳水化合物(醣类)、蛋白质和脂肪。  相似文献   

19.
若把人类的发展旅程比喻成一条满是泥泞的道路,在实验室里的新奇发现或发明则可以被看做是一块块大小不同的石板,科学家们就是用这些石板为我们铺平了前进的道路。而科学研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事实上很多实验研究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危险性,这其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事情发生,本文就来讲述那些拿自己做实验的疯狂科学家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1989年,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们是否会无意间抄袭别人。结果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人们确实会无意间抄袭别人。原因是当看到、听到别人的观点之后,这些信息会留在大脑中,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这些信息的来源会渐渐模糊,最后当我们需要这些信息的时候,比如写论文时或者针对某件事发表评论时,我们往往随手拈来,并且以为这些观点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此后,在一些类似的实验中,这一现象都被证明是存在的。看来,有时候观点与他人雷同真的不是我们有意为之,而是我们的大脑在作怪。当然,如果想要不被人指指点点说是抄袭者,那么我们平时在记忆时就需要多下些功夫,尽量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