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稻壳制备生物质碳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稻壳生物质炭粒径、投加量、溶液pH值、铬(Ⅵ)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mL 0.20mg/L铬(Ⅵ)溶液中,稻壳生物质炭投加量为0.10g、温度为40℃、pH为2、反应时间60min时,稻壳生物质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8.90mg/g.稻壳生物质炭对铬(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水泥基材料中 C-S-H 凝胶/水泥颗粒界面的尺寸及微观力学特性,为从纳米尺度理解水泥基材料的性能提供依据。创新点:采用动态模量图技术对 C-S-H 凝胶/水泥颗粒界面微区的尺度及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借助动态模量图的高分辨性,可获得该微区精确且有效的信息。方法:对比利用纳米压痕及动态模量图对 C-S-H 凝胶/水泥颗粒界面进行研究。结论:纳米压痕仅能粗略估计界面微区的尺寸及力学参量,相比之下,动态模量图的分辨率要高出2个数量级(表2),因此可获得更精确的测量值。C-S-H凝胶/水泥颗粒界面的尺寸在250 nm左右,模量值介于60 GPa和70 GPa之间。此界面区可认为是包覆水泥颗粒周围的一层紧密的水化层结构,其致密性将阻止内部水泥的进一步水化。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棉花秸秆为原料,以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棉秆基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氯化锌与生物炭的质量比、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持水能力的影响.以持水能力为参考指标,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棉秆基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锌与生物炭质量比为3∶2、浸渍时间为20h、活化温度为550℃、活化时间为90min,此时活性炭的持水能力为7.77g/g.活性炭的SEM、比表面积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炭孔洞结构已被破坏成为碎片,在碎片上还可看到更为微小的孔洞;活性炭的平均孔径为3.73nm,最可几孔径为1.81nm.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以稻壳灰和碳酸钠为原料,具有酸性和表面活性的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溶液(2-Acrylamido-2-methylpropane sulfonic acid,AMPS)为沉淀剂和分散剂,经化学沉淀法制备高品质稻壳基二氧化硅的新工艺。并采用ICP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法等对产物的杂质含量、结构、形貌特征及多孔特性进行了表征确证。获得了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0.2 mol/L硅酸钠溶液与25%的AMPS溶液以1∶2质量比混合,反应温度40℃,滴加速度0.05 ml/s,滴加完后静置3h,在此条件下,二氧化硅的产率为99%,所得产物的形貌近微球结构,平均粒径为100 nm,孔径32 nm,比表面积205 m2/g,二氧化硅含量达99.0%,可作为优良的轮胎补强剂等使用,本研究结果为稻壳灰的高质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含中孔和微孔的多孔炭的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表征了由硬模板法制备的含微孔和无序中孔、由软模板法制备的含微孔和贯通中孔的偏氯乙烯聚合物(PVDC)基多孔炭的孔隙结构,计算了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体积和平均孔径等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氮气吸附法分析结果与电子显微镜结果一致,碳化物含一定量的微孔和中孔,含中孔和微孔多孔炭的比表面积小于PVDC直接碳化得到的微孔炭,但孔容远大于PVDC基微孔炭;使用NLDFT模型计算得到硬模板制备的多孔炭比表面积为1 669m2/g,孔容为2.07cm3/g,中孔孔径约18nm,与电镜观察结果相同。由软模板法制备的多孔炭比表面积为1 267m2/g,中孔孔径25nm,小于观察到的实际孔径,这可能由于吸附点在大孔部分较少而影响了拟合精度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展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应用,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在55%Ar+25%H_2+20%SiH_4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O_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其作为磁性粒子、油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为表面活性剂、全氟碳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液体。用黏度计和震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制备的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的黏度和磁性。结果表明,用SiO,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制备的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在25℃,黏度为36.6~75.3 Pa·s;85℃,黏度为10.9~38.6 Pa·s;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4.6~15.5 A·m~2/kg。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共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磁性粒子,对其药物控释性能进行检测。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Stober法,在乙醇/水溶液中,通过氨水催化水解硅醇盐,制得核壳式结构的Fe_3O_4/SiO_2复合磁性微球;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ourier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研究复合材料的耐酸性、磁分离行为及对药物布洛芬的缓释行为。结果:SEM显示Fe_3O_4与Fe_3O_4/SiO_2粒子均为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与溶剂热法比较,共沉淀法制得的Fe_3O_4晶粒结晶度较好,XRD衍射峰强,SiO_2的包裹使得Fe_3O_4尖锐的特征衍射峰稍微下降,表明包覆过程没有破坏其晶体结构,Fe_3O_4/SiO_2样品谱图中出现了无定型SiO_2的衍射峰,红外谱图同样出现了无定型SiO_2的透射峰。结论:表面二氧化硅的包覆显著改善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耐酸性,磁分离实验表明二氧化硅的包裹减弱了Fe_3O_4的磁性,布洛芬缓释实验表明Fe_3O_4/SiO_2复合磁性微球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碱浸出量定量评价醋酸乙烯/乙烯共聚可再分散(VAE)乳胶粉对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二次泛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创新点:采用定量化手段评价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的二次泛白程度。方法:1.采用碱浸出率方法定量评价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的二次泛白程度;2.采用水浸取法测试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内部可溶性Ca2+、K+和Na+的含量,pH值及可溶性物质总含量等;3.以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毛细孔失水速率表征其内部水的蒸发速率。结论:1.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的碱浸出量可用于定量评价其二次泛白程度,碱浸出量越大,二次泛白越严重;当碱浸出量大于1 g/(m2·h)时,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会呈现出可见二次泛白;2. Ca2+, K+和Na+等碱离子是导致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二次泛白的主要根源;3. VAE乳胶粉增加了硅酸盐水泥基饰面砂浆内部Ca2+,K+和Na+等碱离子的含量,并且促进它们向表面迁移,增加了碱浸出率,从而促进二次泛白。  相似文献   

9.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Cu_2O/SiO_2的光催化剂。以所制备的纳米Cu_2O为光催化剂,使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并且考察其负载量对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u_2O颗粒与SiO_2结合良好,Cu_2O的质量分数为5%的Cu_2O/SiO_2复合物活性最高,经过60 min的降解,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5.7%,与纯相纳米Cu_2O比较,SiO_2的加入还提高了Cu_2O的稳定性,经过5次循环降解后,Cu_2O/SiO_2复合物仍然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介孔炭是吸附材料中孔利用率较高的一种材料,其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也不相同.该文通过改变模板剂与碳源质量比的方法制备出不同孔径分布的介孔炭材料,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同时研究了合成材料对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活性艳红等目标污染物的染料溶液的吸附性能.实验采用挥发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介孔炭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氮气吸—脱附实验对介孔材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控制溶液的p H、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研究合成介孔炭材料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炭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孔径在1.286~3.008 nm范围内可调控,并且孔径分布最均匀的介孔炭对不同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15.55~24.83 mg/g之间变化,不同孔径分布的介孔炭对相同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8.75~24.83 mg/g之间变化,合成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1.
N2O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温室气体,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N2O产生的主要过程,施用生物质炭影响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和N2O排放。本研究以广州近郊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情况下,分别施加3%和6%的稻壳炭(RB)、棕榈丝炭(PB),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和施入量对酸性菜地土壤氮素矿化和N2O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处理菜地土壤氮素矿化量和土壤N2O累积排放量最大,分别达到153.6 mg/kg和383.7μg/kg,添加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菜地土壤氮素矿化量和土壤N2O排放量(P<0.05),生物质抑制了菜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从而抑制了土壤N2O的形成和排放,抑制程度随生物质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强,不同类型生物质炭作用不同,稻壳炭(RB)抑制作用大于棕榈丝炭(PB)。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稻壳灰和人工砂在轻质油棕壳混凝土中部分替换水泥和细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期望得到力学性能较高的轻质混凝土。方法:1.将不同比例的稻壳灰(5%,10%,15%和20%)替换水泥和100%的人工砂或石粉替换沙子,研究它们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2.研究不同替换比例的稻壳灰(0和15%)和人工砂(0,50%和100%)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综合影响。结论:1.在15%的稻壳灰替换水泥和100%人工砂替换沙子的情况下,最大抗压强度为51.49 MPa;2.替换比例为15%稻壳灰和100%人工砂的组合表现出最好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合成了纳米Cu2O薄膜.利用扫描电镜和XRD对所得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Cu2O为立方结构,在300500 nm有一个肩峰,在652 nm处有一宽的吸收带,在p H=4.74的HAc/Na Ac缓冲溶液中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扫速的1/2次方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去除水中的重金属,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并负载在烧结活性碳上,比较不同纳米铁/烧结活性碳原料配比的负载效果,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和断面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纳米铁/烧结活性碳原料配比所制成的纳米铁烧结活性碳对Pb~(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纳米铁粒子较均一地分布在烧结活性碳的表面及孔内;不同的原料配比对Pb~(2+)的吸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纳米铁/烧结活性碳最佳配比为1.8 mmol/g;最佳配比所制备的纳米铁烧结活性碳在投加量为2.5 g/L,吸附时间120 min时,Pb~(2+)的去除率可达到48.8%,对Pb~(2+)的吸附量达195.2 mg/g。  相似文献   

15.
采用St(?)ber方法制备了单分散的SiO_2微球,并合成了SiO_2/普鲁士蓝纳米复合微球,对其结构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探讨了FeCl_3的质量分数、溶剂等对复合结构的影响,并且研究了SiO_2/普鲁士蓝复合微球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包覆SiO_2微球的普鲁士蓝是晶态的,较大的FeCl_3质量分数有利于形成连续的包覆,利用三乙醇胺—水—乙醇作溶剂得到的复合结构粒径较用乙醇—水作溶剂得到的复合结构小,用复合微球修饰的电极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滨州学院学报》2021,(2):78-84
将SiO_2气凝胶引入环氧树脂基防火涂料中,研究了六甲基二硅氮烷改性SiO_2气凝胶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SiO_2气凝胶对防火涂料防火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气凝胶的引入有利于改善防火涂料的发泡膨胀状态,提高防火隔热性能。采用SEM对防火涂料发泡层泡孔结构的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适量改性SiO_2气凝胶的引入有利于改善防火涂料发泡层的泡孔结构和尺寸,提高发泡倍率,增强防火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Pickering微乳液法合成聚苯胺/TiO_2复合纳米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温水热法制备的超细金红石型TiO2纳米粒子为乳液稳定剂和前驱物,在甲苯/水微乳液体系(Pickering微乳液)中成功地制备了聚苯胺/TiO2(PAn/TiO2)复合纳米微球.用TEM,SEM,IR,TG-DTA等技术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化学结构、相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形貌呈球状,尺寸均一,平均粒径约为46nm;由于TiO2的存在,与纯的聚苯胺相比,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晶化度较低;TiO2和聚苯胺分子链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硅橡胶反应性杂化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甲基二硅氧烷、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合成加成反应型单体。红外和电子透镜分析结果表明,该单体中含有乙烯基、羟基和[SiO1/2]等基本结构,单体中的[SiO2]单元以2~10nm的聚集体形式存在。随该纳米单体的加入,硅橡胶拉伸强度提高为增强前的7~8倍,击穿强度增高4kV·(mm)-1左右;相对介电常数增大,介质损耗也相应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添加量生物炭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稻壳生物炭为材料,开展玉米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不施生物炭BC0、生物炭施用量为5、10、20、30、40 t/hm~2,分别记为BC5、BC10、BC20、BC30、BC40。结果:当生物炭添加量处于5~40 t/hm~2之间时,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生物炭施用量为30 t/hm~2时,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玉米产量提高31.41%,氮素利用率提高85.15%。当生物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玉米产量比30 t/hm~2时略有下降,同时氮素利用率下降1.48%。生物炭添加量从5 t/hm~2增加到30 t/hm~2,土壤全氮含量提高21.31%~56.56%;土壤有机质提高0.54%~69.26%,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提高1.19%~33.08%和24.31%~122.86%,土壤速效磷随生物炭用量提高变化不明显。结论:生物炭还田能提高土壤养分并促进作物增产,当生物炭施用量为30 t/hm~2时,对玉米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在离子液体辅助下,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纳米球形Ag2CO3/Ag3PO4核壳材料.用XRD,SEM,TEM,EDS和UV-Vis spectru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试验,对产物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纳米级球形Ag2CO3/Ag3PO4核壳结构,颗粒大小为50~200 nm.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