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高速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为首的信息技术正深入各个行业,计算机与网络的高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人工智能包括人工与智能两大方面,人工即机器替代人。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机器已经可以代替人从事很多种任务,机器替代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智能即模拟人类的思维、意识解决问题,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机器人智能化的必要条件,而智能机器人在计算机网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正人工智能通常是指人所创造的、代替人从事某些思维行动的设备。美国科学家马文·明斯基和约翰·麦卡锡等人于1956年开会研讨"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人工智能具有三大要素,即算力、算法和大数据。科学家随后相继提出了人工智能的不同理论和算法,进一步扩展了它的内涵。到2006年,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取得重大突破,人工智能获得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众多科研实践成果,如智能机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了全新的学科计算机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他们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未来可以辅助人类工作的机器人一定会出现,它们将全面代替人工劳力,将人类从沉重的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最好平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给社会建设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王太忠  吕叶 《科教文汇》2012,(25):70-71
人工智能是20世纪新兴的一门学科,它以研制能够模仿人的思维的智能机器为己任,目前已经取得了惊人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产品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并且对人类的未来具有更加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科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确引导和规范人工智能科学的技术性发展和应用,必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浅析人工智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锦  彭玮 《科教文汇》2010,(36):83-83,106
人工智能技术被称为本世纪三大科技成就之一,本文从人工智能的定义进行探讨,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及研究领域,并简单地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研究机器智能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要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扩展人的智能。因此,它是人类迈向信息社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学科的研究虽然还有不少困难、问题和挑战,但前进和发展毕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陈京 《科技广场》2002,(9):41-42
由于计算机有记忆、运算能力,所以人们希望用它来实现人的智能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识别、分析、推理、判断、学习等。1956年诞生的人工智能学科,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机器来实现人的智能活动的科学。 由于人工智能的难度超过预想,它的进展也远远落后于计算机科学本身。然而,人类在实现了  相似文献   

7.
人工机器所表现出的智能在许多方面已远胜于人类智能,但它只能按形式规则进行形式转换,缺失了人类智能所具有的意向性。摆在人工智能研究面前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研究如何让智能机器具有意向性。围绕这一课题已诞生了许多新的方案,美国著名心灵哲学家麦金的“意向性建筑术”无疑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麦金认为,要想建构真正类似于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就得弄清人是怎样获得他的意向性的。因此,首先必须研究大自然是怎样设计和缔造了它。当务之急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它缔造人类智能的过程和“建筑术”。  相似文献   

8.
人类正进入一个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新时代,这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生产力大变革。新的产业革命将以机器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来实现人工智能。时代的进展将材料科学、功能材料和传感技术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今国际上重点开发的领域。材料是发展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材料是近代科学技术的支柱,又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历史上人们按工具划分时代,实际上是按材料划分时代。当今世界生产技术的高度发达更离  相似文献   

9.
马宁  张丽娜 《科教文汇》2012,(27):12-13
人类的发展史即是人类劳动的发展史,劳动是人类的本质,而机器作为技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亦是开发技术标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技、劳动力和机器的形式和性质不断变化。大量的"无人工厂"的出现似乎表明机器已经可以代替人的劳动了,而它所带来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解读和审视。本文基于马克思关于劳动与机器的经典论述,梳理其劳动观、机器观,试图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当今日益复杂的技术现象。  相似文献   

10.
姜岩 《百科知识》2000,(5):12-14
机器会不会比人更聪明,我们现在无法回答这一问题。事实上,很多大胆的设想都是可能的。比如,机器将可能与人体结合在一起,未来将微型超级计算机植入人脑也可能变成现实,那时人到底是机器,还是人,将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为了实现人工智能,需要从生物学角度揭开人类思维之谜,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参考;需要从材料学角度研制适合的材  相似文献   

11.
正在科幻电影里,经常出现具有人类感情的机器人女友或是计算机管家。而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正试图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人类思维方式,建立高度拟人化的人机互动,让机器人介入人类的社交关系。甚至有人预言,以后人们的闺蜜可能演变成"机蜜",甚至还会有人和机器人结婚。聊天机器人兴起从苹果智能语音助理Siri,到各大网店平台必备的"机器接待员"……近年来,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加强在聊天机器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主宰地球并演化发展到今天,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经没有任何对手能与人竞争了,但是,还是有一种对手会让人从骨子里感到畏惧和忧虑,那就是人类不甘寂寞而创造的人工智能(AI)。智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综合能力,人工智能则是人创造的类似于自己智能的智能,表现为两种。一是弱人工智能,只要机器、软件表现得像人一样就可以算作有智能,  相似文献   

13.
<正>尽管人们对人工智能有多种定义,但都认同一个要素,让机器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人类的许多活动,如演算数学题、猜谜语、讨论、编制计划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甚至驾驶汽车、骑自行车和诊治疾病等,都需要智能。如果机器能够执行这种任务,就可以认为机器已具有某种性质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诊治癌症的机理利用人工智能诊治疾病是人类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而且,这一计划早就有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可能在20年或30年后,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和人类做朋友了。“聊天机器人”、“家务机器人”、“伴侣机器人”将使人类的生活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15.
正未来,一直是个美好的词语,它充满着种种美好的可能性。然而借力于大数据和超强计算而生的AI(人工智能)却给未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机器目前还被定义为"弱人工智能",然而它们以"不知其所以然"的实用精神和令人惊骇的速度快速攻克各种单一技能,在简单任务上逐一完胜人类——它们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获胜、在智力竞答比赛中获胜、在汽  相似文献   

16.
机器具有人类智能,被植入人类大脑,实现人机一体——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美国一名未来学家和发明家的预言。他预计,到2029年,机器将具备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人工智能进入新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出现突破性进展,而对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人类命运影响的探讨也不曾停止。本期这两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只是其中一些侧面。最近,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 Go在与围棋界顶级高手李世石的交战中,以4︰1的大比分击败李世石。一棋激起千层浪。围棋的变化如恒河沙数,一直是人类最引以为豪的智力游戏,如今却被机器程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进步迅速.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制造出在特定认知任务或智力游戏方面能战胜人类的计算机程序.在赞叹的同时,有些人为计算机的强大能力感到担心,怕的是未来人类将要被超级聪明的机器统治;另一些人则对计算机的能力不以为然,认为类似只会下围棋的AlphaGo远谈不上聪明.要讨论人工智能是不是比人类聪明,首先要区分人工智能的含义,进而论证在狭义上,计算机确实比人聪明,最后初步探讨人工智能在通用的意义上,甚至最强的意义上是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将NAO机器人虚拟仿真软件Choregraphe图形编辑程序应用到高职人工智能机器人专业教学中,可以完成学生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认识、编程实践操作、指令盒数据库及3D仿真演示等,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能力的有效对接,提高了教学的安全性和趣味性,为后续人工智能机器人实操实训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听从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在生产业、建筑业等方面的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趋于机器化和智能化,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生活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由于机器人是通过控制器和传感器完成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