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的徐光宪院士,因在稀土材料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而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对于徐光宪院士,本刊读者并不陌生,因为他曾为本刊撰文,介绍21世纪化学科学的前沿问题以及今天化学家的任务,其中重要的就是要在材料科学领域找到突破口,开发出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稀土”这种材料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呢?  相似文献   

2.
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这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史上一件大事,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为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成立,对整合和优化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推动科技奖励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23年来,国家授予吴文俊、袁隆平等12位著名科技专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51名外国公民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奖励重大科技成果137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716项,技术发明奖229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980项。这些我国自主创新、代表当今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获奖项目,其时代特色鲜明,是国家科技水平、政策和舆论导向的镜像,在我国科技进步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换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人。自2000年开始评审以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先后授予了吴文俊、袁隆平、黄昆、王选、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12名著名科技专家。作为自主创新的典范,他们在科学技术上的杰出贡献和优秀品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而他们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对弘扬科学精神、启迪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诞生有一定的流程: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或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咨询、打分——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选——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科技部核准——报国务院批准——国家主席签署证书,颁发奖金。为确保最高科技奖的公正,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实施的是记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评审委员都必须对自己的一票负责,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算有效。  相似文献   

4.
周炳珍 《今日科苑》2011,(19):79-84
<正> 早在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就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左右。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稀土的优势发挥出来"。小平同志的指示是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14,(3):18-19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程开甲院士。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14,(3):20-20
1月10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礼堂举行。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奖金为500万元。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物理学家程开甲获得。祝贺(央视帅俊全)  相似文献   

7.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成果奖励,可以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反映成果完成单位和成果完成人在某一领域的能力和地位。首都医科大学在“十一五”期间共获得1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全国医学类高等学校中排在前列。这个成绩的取得来源于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学校科学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此次奖励大会上,最受瞩目的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由“歼十飞机工程”项目夺得。其他各个奖项,颁给了在基础研究、技术发明、自主创新等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9.
《西藏科技》2011,(9):80-80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于近日结束。评审共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55项(合2010年结转到今年授奖的2项,其中通用项目41项,专用项目1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284项(其中通用项目219项、专用项目65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长春主持大会。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四个最重要的奖项皆“名花有主”。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10,(2):4-7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纷纷名花有主。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74项(人)。自主创新、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等纷纷成为本届科学颁奖亮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2):83-83
为了奖励科技创新 ,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提高综合国力 ,国务院设立了 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 2名 ,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 ,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 50 0万元人民币。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 ,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  相似文献   

13.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就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 0 0万元人民币。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  相似文献   

14.
科技     
《今日科苑》2006,(2):37-38
叶笃正、吴孟超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奖,43万份问候搭载“新地平线”飞向冥王星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2009,(2):20-20
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院士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他们为中国科学技术谱写了怎样的美妙乐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位院士。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开始,我国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开始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下面是历年来获奖者及其成果的简单介绍(2004年空缺)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院士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他们为中国科学技术谱写了怎样的美妙乐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位院士.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金怡濂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263项科技成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18项。我院获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从总体上看,我院近年来获国家科技奖的比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锡夔院士等完成的“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向———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打…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13,(3):48-49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87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