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可见,真实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标尺。只有真实的作文,才能展示出学生动人的个性。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一、寻找真实的情感体验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文经常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  相似文献   

2.
目前初中学生的作文普遍欠缺真情实感的表达,本文试从"写作指导中的情感效应""评改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在总结评价中的情感效应"三个方面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如何用情感叩开学生情感的大门,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  相似文献   

3.
巴金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情要倾诉。"所以作文的确应是一种真实情感表达的场所。从作文教学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看,学习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情感过程。知识要以情感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乐于动笔,对作文学习投入情感,才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因而,笔者认为,真实的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真实感情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作文教学是最让小学语文老师感到头痛的一件事。如何让小学生感到写作文一点儿也不难,步入由厌写到乐写的坦途?教师要做好引导,从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作文""作文该写些什么""作文该怎么写""怎样写好作文"等几个方面加以引导。一、让学生明确何为作文语文学什么?学表达!表达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表达,一是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文。"作文就是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围绕着一个主题书写在本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作文来源生活、书写真实的生活"的教学理念。而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的乐趣,感悟生活的真实,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有效地将学生从"要我写"过渡到"我要写"的积极写作状态中来。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小学生"我口抒我心,我手写我感",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回归生活,用手中的笔描写真实的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学生习作。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运用多媒体的特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充分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让文章有真实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由此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一篇好的文章其生命力在于"真实"。而当下小学生作文却普遍存在着假话、空话、套话泛滥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们要尽量减少作文中设置的障碍,为学生真实表达铺平道路,积极培养学生的真话意识;要着力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真实表达;要努力架设走进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学会真实表达;要扎实训练学生的敏感力,让学生乐于真实表达;要积极倡导基于真实的大胆虚构,让学生灵动地进行真实表达。学生的真话意识被唤醒,才能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作文贵在真情实感,它是小学生习作充满活力的原因。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因此,我认为真实的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真实感情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呢?1.激发情感。2.感受真情,3.体验升华。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来看,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有了初步的辨认能力,自我意识增强,逐渐懂得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因此,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打破中低年级的条条框框,不再以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套用,要充分体现出作文教学在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一、教会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表达真实的生活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而情感则是文章的血液。那么,如何使得学生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呢?古人常说:未作文章先做人。作文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面对学生作文中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普遍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留心积累丰富的语言、搜集真实的素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还要巧用激励性的作文评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周月锋 《小学生》2013,(10):54-5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将"感情真实"作为小学生写作方面的基本要求之一,加强小学生真实情感的丰厚,提高情真意切的感情表达成为我们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学会理解情感,将生活中的认识、感受有思想、有情感地表达出来呢?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使用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作文的水平,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美好的事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教师要从教育的目的以及学生情感表达两方面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实际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自身的真实情感以及对社会的情感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尝试以"积素材——自由写——斟酌改"三个板块来布局指导,"且做且改"中让学生轻松写出个性特色鲜明、人事真实的作文。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使用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作文的水平,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美好的事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教师要从教育的目的以及学生情感表达两方面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实际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自身的真实情感以及对社会的情感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你这几个词用得真是恰到好处,加15分!""你的开头与结尾相呼应,真棒,加20分。""你学会运用承上启下句了,真出乎老师意料,为你喝彩,加25分!""……"这是我给学生的作文眉批。拿到作文本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如花儿般绽放。从教二十余年,一直从事小语教学,学生习作难问题可能是小学阶段最让人困惑的。他们不会组织语言,不知如何写开头结尾,大部分学生写不出内心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还有的学  相似文献   

18.
每到作文课,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咬笔头""皱眉头""挤牙膏"等作文"焦虑症""恐惧症",这是因为学生仍是"无米之妇".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让作文教学和生活接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获取创作的素材,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他明确指出了作文应讲求"本色""真实".本着小学作文教学追求"本色"和"真实"的思想,近年来,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生态习作"的教学主张,并作了持续实验与研究. 所谓"生态习作",即学生作文必须能够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学生写作的过程必须与其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高度、真实地契合,必须是"学生表达欲望的自由释放".因此,生态的习作课堂最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存在的状态和方式,努力追求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的有机统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灵独白、情感宣泄和悟性折射.这种给予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本真和表达,这种基于学生自我生命历程和体验的精神层面的张扬和升华,是生态习作教学中的灵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二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