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士炎 《新闻实践》2012,(11):21-22
2012年7月至9月,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宁波之声联合宁波广播协作联盟精心策划推出了“走转改”大型广播新闻行动——“宁波革命老区行”。组织50多位广播记者深入宁波革命老区,用脚去丈量老区的红色土地,用心去倾听老区人民的心声,用现场去呈现老区的最新变迁,采写了一批鲜活报道,创下了宁波广播史上单一新闻行动参与采访人数最多、下基层持续时间最长、探访偏远乡村最多的纪录。报道连续集中播出后,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宁波市委宣传部专项阅评指出,宁波之声精心策划推出的“宁波革命老区行”活动,涌现出了一批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精品佳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只有真正沉下身、用心灵感受百姓生活,感知群众冷暖,把镜头、话筒和笔触对准普通群众。才能在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朴实语言中找到契合点和共鸣点,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2.
陈婷 《视听界》2010,(2):96-96
2009年4月-5月,江苏新闻综合广播、江苏新闻广播、金陵之声广播电台、苏州新闻广播联合新加坡新传媒广播频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组织了“苏州工业园十五周年”大型新闻行动。这是江苏广播首次与境外媒体双向交流、联合采访、联动播出。  相似文献   

3.
郑士炎 《新闻实践》2014,(4):116-117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把“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贯穿2013年全年的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精心策划,联合宁波广播协作联盟成员台,先后推出《美丽宁波行》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城市行》两大广播新闻行动,以广播特有的豪迈和责任深化“走转改”、贯彻十八大,积极为“美丽宁波”建设传递主流声音,凝聚起强大的广播新闻力量.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常州经济广播电台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赴革命老区大型采风活动。这是一次学习老区人民,发扬革命传统,实践毛泽东新闻思想,深化广播新闻改革的有益尝试。本刊发表的这一组文章,有工作通讯、评论、采访体会等。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这组报道可以看出常州经济台在队伍培养、业务建设上的眼光、气魄、部分成果和有益经验。我们发表这些,也是对毛泽东同志光辉诞辰的一种很有意义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1996,(6)
新闻记者采访重点建设工程宝珠寺水电站5目31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国国际广播电自、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商报等21家新闻单位组成的“革命老区开发开放宣传战役”采访团来到革命老区广元,采访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  相似文献   

6.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19):2-3
中央新闻媒体百名采编人员赣州行6月26日,"中央新闻媒体采编人员赣州行"正式启动。18家中央新闻单位的100名编辑记者奔赴革命老区江西赣州采访,以实际行动落实新闻工作"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11,(3):I0002-I0003
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的记者,一方面与中央电台中国之声频率联动报道,另一方面把报道活动与开展向基层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有机结合起来,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欢度新春佳节。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地区和受灾地区都留下广播记者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在迈向现代化广播的道路上,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时刻不忘增强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巧妙借助重大事件、大型赛事、节庆、晚会等传播平台,积极策划探索内容新颖、信息实用、表现形式独特、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品牌性外宣活动。从2008年至今,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先后探索出“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国五十家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入黔采访大型直播、“浩瀚六百年·激荡新贵州”贵州建省六百年纪念活动系列直播等大型外宣活动。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就连续举办了五届的“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国50家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入黔采访大型直播活动,不仅得到全国广播同行的高度赞誉,还被列为贵州省重点外宣品牌活动。那么,这个活动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改革浪潮中兴起的广播系列报道,如何摆脱好人好事、景物奇观的浅层次报道模式走向宏观的深层次的报道,以适应城乡深化改革的要求,争取更多的听众,这是当前广播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1987年我们在《老区行》的采编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更新旧的新闻观念从1987年3月到1988年1月,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组成《老区行》记者组,先后到山东、河南、安徽和湖北省一些老区采访,行程4000多公里,采写稿55篇,约17万字。这些稿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老区发生的可喜变化,反映了老区人民的呼声和要求。《老区行》陆续播出后,在湖北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称赞它打破了旧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开始,对于《老区行》究竟如何写法,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有一种意见主张让电台记者一包到底,老区的建设成果,改革风云,乡土人情,名胜古迹,看到什么写什么,能写几篇算几篇。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老区行》应面对老区贫困落后的实际。因为目前老区农村除了少数先进典型外,绝大部分农民仍然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咄咄逼人的上升趋势,对于北京广播市场的其他新闻频率,尤其是北京新闻广播来说,不仅仅是可以借鉴学习的范本,而是实实在在的攻城略地.目前,"中国之声"在北京广播市场的占有率一般徘徊在第二或第三位,而北京新闻广播则排在第四位甚至第五位.广播被称作地域媒体,这种格局对北京新闻广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新闻+谈话台的媒体定位基础上,北京新闻广播2010年全新改版:取消非新闻节目,强化新闻节目,以快速报道新闻见长的"整点快报"全天增设为11档,每档延长到15分钟,并对这15分钟加以格式化编排,以求在竞争策略上以本土新闻为主的差异化取胜,在管理模式上引进企业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原则,使之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  相似文献   

11.
张勤 《中国广播》2016,(7):43-46
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如何运作?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广播变革新闻运作模式,从原有的"媒介传播格式转型为按照新闻本身的格式做新闻"。"新闻宣传从稿件时代迈向多媒体运作时代",把互联网的"链接""放大""互动"等传播理念植入广播新闻运作,以新闻行动强化频率的新闻品牌。  相似文献   

12.
一、以选题策划推动常走真转。新闻选题策划是做好主题报道的基础。选题策划组织到位.记者采访就比较活跃。我台新闻综合频率先后策划推出的“科学发展在宁波”“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感受新变化喜迎十八大——科学发展宁波实践微调查”等30多个大型专题采访活动.都事先明确了新闻采访主题,让记者清楚地知道下基层采访的主要目的,知道应该怎么写,反映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暑期生活,让新时期的大学生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近距离感受延安精神,今年8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盐城的悦达纺织集团共同主办"走向延安"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同为革命老区、红色之城,盐城主流传媒盐城晚报专门派出记者,对此次"圣地行"随队采访报道,及时发回了大量鲜活新闻和相关花絮,在盐阜老区的广大读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何伟 《新闻实践》2012,(11):16-18
“搞好走转改,报社老总要带头接地气。”去年。中央号召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不久,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就带头迅速“动”起来,我约宁波日报地方新闻部的记者,一起上四明山,访老区;今年8月又一起下渔村,走象山。针对革命老区生态转型出路,去年发表了《巧念生态致富经——四明山革命老区蹲点报告》;针对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形势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今年9月12日见报了《服务民生新坐标——社会管理创新的“象山实践”调查》,并以此拉开了宁报集团喜迎党的十八大“走转改大型采访活动”的帷幕。几次调研,感触良多。一年多来,宁报集团“走转改”活动蔚然成风。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由于搭准了时代脉搏,题材鲜活,主题厚重,文风清新,见报后社会反响是好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媒介和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促使媒体形式不断更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随之增加。如何充分发挥广播采访的作用,挖掘深入的新闻信息,不断加强与提高广播的优势呢?本文从分析广播新闻采访的特点及作用入手,提出"采访四步走"策略——采访前期准备、采访中的沟通、采访过程中引导、采访后交流,以此来获得有价值、深层次的新闻,将广播报道的优势最大化,提高广播报道的质量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级市层面的新闻单位,一般很自然地锁定自己的城市,常州广播电视台也不外乎如此。但近年来,随着新闻视野的逐渐打开,媒体融合的步伐加快,以及从业者的能力提升,常州广电涉足越来越多的"走出去"采访,先后推出了《天南海北常州人》、《一带一路常州风》、《传承长征精神建设"强富美高"》等大型新闻行动,收获了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李静 《中国广播》2012,(9):23-26
新闻竞争加剧使广播新闻品质提升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之声"走转改"系列报道之"倾听贵州"、"倾听新疆"为例,提炼、归纳该系列报道的先进经验,认为其成功之道就在于遵循广播新闻生产和声音传播规律,在叙事策略上立足声音特质,注重题材选择与驾驭、重新定位报道者的叙事角色、运用独具广播特色的多种叙事方法、选择原生态的叙事语言。将该叙事策略定格成为常态化的新闻生产准则,广播新闻品质提升就有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1992年9月30日,“沿江行”大型报道活动圆满结束。这是一次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经济广播电台、金陵之声广播电台和上海浦江之声广播电台联合组织的采访实践。他们从上海浦东到南京浦口,湘江而上,一路采访了苏州、  相似文献   

19.
张敬辉 《新闻传播》2009,(12):65-65
近年来,“广播新闻大型直播”这种报道形式,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受众传播重大新闻信息成了广播新闻的取胜法宝。新闻大型现场直播,多取材于受关注度高、有较广泛社会意义的重要题材。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的优势在于.它报道的是什么事正在发生,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第一时间同步播出,及时、直接、形象生动地反映活动全过程。及时反映重大事件是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的一种表现形式:策划、报道重大活动是广播新闻大型现场直播报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苏北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在六七十年代,某县每年平均接待省以上新闻单位的记者30多名。这些记者下来后,深入老区,与群众同吃同住,既报道老区的生产发展情况,也反映老区群众的呼声,极大地鼓舞了老区人民的建设干劲。可是,近些年来,记者“光顾”老区的逐年减少。偶尔有一两位记者来,也不是专程采访的,要么是回乡探家路过老区,要么是来联系报纸发行的。据某县统计,从1988年起,全县未接待过一个省以上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