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云南古代寺院藏书随着佛教和佛经的传人而兴起,在吸收汉文化经籍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寺院藏书特色、体系,寺院藏书在云南古代藏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云南古代寺院藏书体系形成和发展因素,寺院藏书时代特征及寺院藏书内容作了分析,并对其历史价值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藏书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寺院藏书与官府藏书、私家藏书、书院藏书共同组成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它的出现、发展到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内外部因素,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佛教寺院藏书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依据,采用统计学和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对20多年来中国大陆佛教寺院藏书的研究状况、史学研究、地域性专题研究和寺院藏书现代性开发的研究进行总体上的归纳和评价,并指出中国大陆佛教寺院藏书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尚未形成基础扎实、科研力强的研究梯队;地域性与生态性相统一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积极协调开放性与现代性的发展关系;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转轮藏又称转轮经藏、转法轮藏、经轮藏。实际上就是能够转动的收藏经文的书架。印度并无这种藏经形式,而是中国人的自创。传为南北朝梁人傅翕(x墿)所创。也可以叫做一个转动的图书馆,一般来讲,一座寺院内也只有一架转轮藏。这里的藏书已不再以阅读为目的,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成为一种佛教的仪规。真正的佛经还要另建藏经阁或藏经楼来储放。佛教经书是备受佛教僧侣及其他信众顶礼膜拜的佛教三宝中法宝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佛教信徒必须随身携带的。伴随寺院在中国建立,寺院藏书也就诞生了。当然寺院藏书主要是佛教经书。为了使佛教教义得以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的汉传佛教在复兴思潮的影响下,为了弘扬佛教藏书文化,各地寺院的僧侣和居士们进行了诸如刻经、对佛经典籍的分类及目录体系的研究、创办佛教图书馆等活动,使佛教教育文化特别是佛教藏书活动在近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近代佛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古代书院与藏区寺院的文化教育功能切入,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书院藏书与藏区寺院藏书的异同,重点分析了其在藏书的形成、藏书的教育功能、藏书来源、藏书历史作用、藏书分类体系、藏书内容、藏书服务对象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弘一法师专注于佛教律宗研究,以著经、写经、请经、藏经的方式,给近代中国佛教界留下了宝贵的经藏遗产,在中国寺院藏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之 《图书与情报》2011,(3):123-124,144
寺院藏书是中国古代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数量众多、具体方法、出版佛经、重视典藏等方面论述了古代寺院藏书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庄子-天道篇>日:"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中国古代私家藏书便可追溯到孔子的春秋时期,从此私家藏书便开始了漫漫两千年的发展之路.在中国确立了私家藏书、寺院藏书、官府藏书与书院藏书为一体的藏书系统.  相似文献   

10.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藏书的兴起阶段。汉地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浮屠经》是第一部成文的汉泽佛经。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在洛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自马寺,佛教寺院藏书便随即产生。那时白马寺等寺院已有藏书形态出现,并具备了一定数量的藏书,  相似文献   

11.
古代寺院藏经楼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社会活动也相当频繁。除直接服务出家僧侣、在家信徒外,藏经楼还有服务儒家士子、供养寺僧之功。寺院藏经楼经费来源不尽一致,其所藏佛教图书比例亦有很大差异。藏经楼藏书来源多样,其载体类型亦至为繁杂。  相似文献   

12.
浙江寺观藏书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浙江古代历史发展为主线,简要阐述了浙江藏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寺院藏书及道观藏书的成因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朱新霞 《兰台世界》2012,(18):71-72
寺院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又以寺院藏书影响最为深远。从古代藏书组成上来看寺院藏书、官办藏书、私家藏书及书院藏书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焦山书藏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之藏书机构,除官方和私家藏书外,尚有书院与寺院藏书。藏书于名山古刹者,可谓代有。其人。唐白居易分藏其集于庐山东林寺,孙珠得(古文苑)于佛龛等等,此之谓也。然向来研究官方藏书和私家藏书者多,而探讨寺院与书院藏书者少。本文旨在通过对焦山藏书的考述,以求抛砖引玉。1焦山书藏之缘起焦山书藏乃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所创建。他在嘉庆10年(1810年)于杭州灵隐寺设立灵隐书藏后,就设想在镇江焦山再建焦山书藏,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嘉庆18年(181年),阮元任漕运总督,在瓜洲与焦山诗僧借庵、翠屏洲诗人王柳村“论诗之暇,…  相似文献   

15.
开放寺院藏书弘扬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肯定了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论述寺院藏书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和作用。主张当今寺院藏经应向社会开放,弘扬佛教文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服务。  相似文献   

16.
简论我国古代书院藏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院藏书是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四大支柱之一 ,从唐末、五代迄清季 ,上下贯串 ,历时千载 ,空间跨度大 ,内容涉及面广。本文主要从我国古代书院藏书的历史发展过程、藏书特点及管理、寺院藏书的历史贡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  相似文献   

17.
龚自珍藏书独具特色。龚自珍嗜书如命,一生勤于抄书,藏书。龚自珍主张藏以致用。龚自珍藏书视野开阔,是晚清较早关注域外汉籍收藏的学者之一。龚自珍藏书偏好金石文献和佛教典籍收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继我国历史上官府、私家、书院、寺院四种藏书类型之后,首次提出第五种类型:家族藏书。且通过清人中期安置安徽泾县朱氏建“培风阁”家族藏书事例,揭示了其家族藏书重教,改变了七百年来基本的农耕和商贾为业的家族人员素质结构,不但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学士,而且 产生了封疆大臣(朱理)和全国一流学者(朱存)。这一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敏 《兰台世界》2008,(8):68-69
在我国古代藏书史上,有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和书院藏书四大体系。这四大体系整体上有六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主观决定取舍和重藏限用的弊端。近代社会,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传入后,与我国优良的藏书传统相结合,孕育和催生了近现代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近现代图书馆藏用并重,以用为主,在“藏”与“用”的互动上,大大超过了古代四大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加强藏书剔除工作提高藏书活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藏书剔除工作提高藏书活力姜茂华,张灿山(山东工业大学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是藏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藏书活力,优化藏书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有计划地开展藏书剔除工作,应当列人图书馆基础工作的重要议程。豆对藏书剔除工作的看法近几年来,尽管一些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