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临沂方言包括了西鲁区和东潍区两个方言区。在山东临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有近30%的应试者处于普通话三级水平。根据采集的18份普通话三级水平的语音材料分析,主要问题为:系统性缺陷都在二至三类以上;语流音变失误率高;语调偏误严重;命题说话语调生硬,且内容较多的参照网络范文。分析临沂方言区普通话三级水平的语音表征,对于探寻临沂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好地推广普通话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语流音变偏误和语调偏误的分析,提出普通话教学应重视语流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和PSC成绩.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声、韵、调的教学训练一般为师生所重视,教学成效也比较显著.然而,学习者在掌握了比较准确的声、韵、调和音节发音后,如何把单个音节灵活自如地运用到朗读和日常的口语交际的语流中,不出现"字化"现象,使普通话自然标准而流畅并富有关感,却成了多年来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瓶颈".关注语流样态及音节在语流中变化空间的教学与训练,是突破语音教学瓶颈、提升普通话口语美感的可行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语言接触研究表明,目标语学习会受到母语的"转用干扰"。在苗汉杂居区,苗族说普通话会受到苗语母语和汉语方言的双重干扰,形成特有的语音偏误现象。分析苗语、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对应关系,梳理苗族说普通话的语音偏误类型,有利于认识苗族学习普通话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出解决苗族普通话语音偏误问题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刘童童 《文教资料》2008,(25):40-41
本文提出了普通话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即在读音训练中要首先确立"标准",在语流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轻声现象,在语调训练中应该克服"语调偏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语流音变偏误和语调偏误的分析,提出普通话教学应重视语流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和PSC成绩。  相似文献   

7.
方言腔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时,受方言影响而说出的与标准普通话有一定距离、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对方言腔普通话的研究既有助于方言区人普通话的学习,也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补充。本文以榆林地区普通话过渡语为考察对象,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的相关理论,考察榆林地区普通话的语音偏误及其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声、韵、调的教学训练一般为师生所重视,教学成效也比较显著。然而,学习者在掌握了比较准确的声、韵、调和音节发音后,如何把单个音节灵活自如地运用到朗读和日常的口语交际的语流中,不出现"字化"现象,使普通话自然标准而流畅并富有美感,却成了多年来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瓶颈"。关注语流样态及音节在语流中变化空间的教学与训练,是突破语音教学瓶颈、提升普通话口语美感的可行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自己创造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山东籍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语音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中介语现象。山东学生受其母语——山东方言的影响,在其普通话语音习得过程中,在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诸环节中都会不同程度受到中介语的影响,产生一定的阻碍甚至偏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习得、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的相关论述,帮助学生克服中介语影响,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0.
在针对藏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中,语调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立足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运用中介语偏误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藏语安多语区汉语普通话中介语语调偏误现象的定量、定性分析,归纳偏误类型及成因,并据此提出了藏族地区汉语普通话语调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教学及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方言语调、语音缺陷等障碍,要学好普通话应从方言语调、语音缺陷的认定、表现特征及产生原因这几方面人手,在普通话教学中则应提高对语音缺陷的判断力,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界定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语调偏误”的内涵,是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的基础。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调”的外延应大干语言科学中界定的“语调”。“方言语调”与“语调偏误”的内涵是一致的。评判语调偏误应遵循先精确后模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杨奔  邓敏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4):101-103
科学地界定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语调偏误”的内涵,是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的基础。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调”的外延应大干语言科学中界定的“语调”。“方言语调”与“语调偏误”的内涵是一致的。评判语调偏误应遵循先精确后模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关山 《广西教育》2012,(39):11-13
由于对方言语调偏误的模糊性认识与评分的具体量标准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项命题说话的评分中,存在着对方言语调偏误判定的不准确性。为此,必须明确方言语调偏误的内涵和外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起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型,使普通话水平测试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自己创造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山东籍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语间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中介语现象。山东学生受其母语——山东方言的影响,在其普通话语音习得过程中,在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诸环节中都会不同程度受到中介语的影响,产生一定的阻碍甚至偏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习得、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的相关论述,帮助学生克服中介语影响,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三门峡的陕县、灵宝、卢氏、渑池地区为例,详细地从声、韵、调三方面分析了以这四个地区为代表的豫西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及对应规律。说明豫西地区的人要学普通话,应注意分辨豫西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声调偏误是突出的问题。以广西桂北平话区为个案,从声调的实验分析出发,对“方言式普通话“声调偏误的种种现象所作的考察表明:“方言式普通话“声调的偏误主要表现在调域(调值)和调型两个方面,利用语音分析软件进行普通话声调学习是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栾川位于河南西部,是洛阳的一个置县。栾川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都与普通话有着很大的差另q,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章即从声、韵、调、声韵配合等四方面分析栾川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所产生的中介语现象,是方言向普通话过渡的中间状态和必然产物,多数学者又称之为"普通话中介语"。以亳州普通话语音特征为考察对象,立足于亳州方言与普通话的音系差异,探讨亳州普通话声韵调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提高策略,以期帮助亳州方言区人们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学习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20.
母语在学外语的过程中起着积极有益的影响。我们的社会母语——汉语普通话,与英语语音在发音语调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对促进英语语音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对很多人来说,真正的母语并非是普通话,而是自然母语——地方方言。本文从普通话与英语语音的相似性以及普通话、方言、英语语音三者的关系分析了克服地方方言,说好普通话对英语语音学习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