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把“欲以客往赴秦军”(232页)这一句,解释为“想带着门客同秦军拼命”,我认为课本把原句中的“以”作“带领”讲不甚妥当。第一、把“以”解释为“带领”,在文言文中似乎并无此例。“以”作为介词当“凭借”来讲,就很常见了。如:“将军以神武雄才…当横行天下。”(《赤壁之战》)又:  相似文献   

2.
文言虚词“以”用法灵活多变,义项丰富细腻。1、作介词①表行为、对象“跟”: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②表工具“用”:  相似文献   

3.
西晋杜预作《春秋序》,认为《左传》“其文缓,其旨远”。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书中将“缓”解读为委婉,“远”解读为含蓄,并认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左传》对辞令的记述上。作为《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很好地诠释了《左传》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4.
刘书芳 《现代语文》2008,(12):42-42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一般认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孔子的《春秋》而作,它们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尽管《左传》在描写和评论中带有左丘明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但正如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所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两人在评判事理上有着相似的标准。因此,《左传》中对人物、事件的评判必然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特点,《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鲜明一例。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文》84年第5期载有秦礼军同志《〈左传〉“贰于×”解》一文。就《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句的“贰”字,对当前通行的一些古文选注本注解为“二心”,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解释,“贰”与后面表对象的补语“于楚”合起来,就得解释为“对楚国怀有二心”,同原意恰恰相反。究其原因,在于这些通行的选注本不加辨析地师承故训,只就大意为说,没有按字词对应作解,因而绳之以语法,便显现出了  相似文献   

6.
弦高犒师     
大秋 《课外阅读》2006,(4):34-35
古时人际交往以至“国”际交往中,辞令都具有非常微妙的意义,绝非单纯的“礼仪”,而巧妙地对“礼仪”的利用,恰可使辞令发挥“一言兴邦,一言废邦”的作用。且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的这段故事——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及(到了)滑(诸侯国名,国都在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郑商人弦高将市(做买卖)于周(即周都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市),遇之(指前来偷袭郑都的秦军)。以乘(shàng,古时一车四马称乘,此为“四”的代称)韦(熟牛皮)先(古人送礼分两次,先轻后重),牛十二犒(kào,犒劳)师(秦军),曰:“寡君闻吾子(尊称“您”)将步师(步兵)出于(路…  相似文献   

7.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其主人公烛之武也历来为人称道。的确,保全郑国,烛之武功不可没。但退秦存郑绝非单凭烛之武一张巧嘴就能做到,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还因为他占尽了天时、地利。  相似文献   

8.
<正>《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讲述的是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攻郑国,在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郑国老臣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赴秦营,以三寸之舌说服秦穆公退兵,使郑国转危为安的故事。烛之武何许人也,以年老体弱之身,能在国难当头,凭一己之力,巧妙化敌为盟,最终做出一番救国存家的伟业。关于该人的正式史料,留存记录的只有左传中的  相似文献   

9.
<正>《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重耳出亡,“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其中“块”字,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没有正面注出,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徐中舒先生编《左传选》及新版《辞源》均释为“土块”。近年来有人对这一注释提出了异议,例如刘法绥先生就认为,把这个“块”字解释为“土块”,“实在是与一般情理相悖”,“块”义通于“蒉”、“‘块’与‘蒉’均为盛土的草编筐子”;重耳饿了,向田间劳作的人讨食,“田间劳作的人,把食物放在盛土器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收入《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编者加的题目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中的“则何以哉”,课文注释为:“那么(你们)为什么呢?以,为。”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那么(你们)将凭借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措施(来从政)呢?”这里的关键是对“以”的理解。课本中把“以”解释成“为”,显然不妥。在古汉语中,“以”本来是个动词,意思是“用”。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再如,沈括的《活板》:“以手  相似文献   

11.
《左传》是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和开篇。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要素有情节(讲什么)———演进(怎么讲)———视角(谁讲)。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强调“故事情节化”,最早就是从《左传》开始的。《左传》通过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把史实情节化。中国叙事文学受儒家、道家之“道”的影响,即要说明事件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因果关联、来由根据。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突转”还是“发现”等,都要有“道理”贯穿其间,都有因果关系使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由主旨贯穿的整体性情节。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左传》的叙事按自然时间演进的占了绝对多数,这主要是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守时、顺时观念的影响。《左传》标示时间按照年、季、月、日的顺序进行,这是中国文化的“以大观小”法在起作用。《左传》的叙事视角是史官的视角。史官的叙述视点处在“真”与“幻”之间,“隐幽”与“直笔”之间。  相似文献   

12.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高一语文教材收入该文,对其中的一句话是这样标点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文后注释为:“假如灭亡郑国对您有利,就冒昧地请您这样去做吧。”  相似文献   

13.
近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以来陆续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发现其中文言文作品的注音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兹举一些典型例证加以说明,希望引起编选者及广大教师的关注。这里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实际的标注错误。例一:第一册《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教材注"氾"字音为:fan,误。应为:fan,这是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一、从一组例句说起在著名的语言学前辈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古汉》)“词类活用”中,有这样一组名词用如动词的例句(见1980年修订本P34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左传僖公三十年)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  相似文献   

15.
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书下注解把“阙”解释为“侵损、削减”,“阙”字注为“jué”。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阙”有三种读音:读què时有“宫殿、豁口、损害”等意。读quē时同“缺”,有“缺点、空缺”等意,引申为“时间相隔很久”,如《报任安书》:“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读jué时为“挖掘”之意,如《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从“阙”的这几个义项来看,文句中的“阙”应注为qu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辞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左传》“史有诗心”投射下的史学叙事艺术却未有涉及,更无深入探讨.因而把作品放在《左传》研究宏大的艺术视野中来观照,从“精而腴”“简而奥”“婉而辩”“微而显”四个叙事艺术角度加以剖析,能获得较为全面的理解与体悟.  相似文献   

17.
<正>《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最大的特点是长于叙事,其长于叙事的特点为学生的思辨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当前高考文言文命题与之非常类似,以此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烛之武退秦师》所阐述的核心概念是“义”,但翔实的资料又是“春秋无义战”的一个具体例子,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总是围绕利益展开,这就形成了复杂的“义”和“利”的关系网。因此,本文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方面也极具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定位的思考 我在阅读古籍中发现一个“知”(通“智”)字,启发很大,试举数例如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意为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不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19.
近读中学《语文》文言文,感到有几处注释未必妥当,不揣浅陋,提出来就正于大家。初中四册《西门豹治鄴》“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注:“以,这里相当‘以及’、‘还自’”。“以”当“以及”讲,就我们目前所具备的辞书看未见先例,古代汉语中,已自有“以及”一词,如:“公曰:‘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诸候谁纳我?’”(《左传文公十六年》)即使硬把这个“以”当“以及”讲,也讲不通,我们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其中的“必”字怎么讲?中学语文课本注释为:“[必]果真,如果。”《辞海》(语词分册)“必”字条下也有:“果真,假使。”举的例证,就是上面这句话。我们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对的。把“必”解释为“如果、假使”等等,在古书中找不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