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一名有童心的幼儿教师,才能快乐地走进孩子;做一名有思想的幼儿教师,才能智慧地呵护心灵。”  相似文献   

2.
考特说:“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为了孩子的成功与幸福,教师有责任引导孩子摘取人类智慧皇冠上的明珠。数学练习题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解答练习题需要智慧,同时,它又能够发展智慧。因此,教师出题要“精”,学生解题则要出“彩”。  相似文献   

3.
一、在对材料的观察、思考、选择、裁剪中发展思维,启迪智慧手工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泥工、纸工、布贴、编织、刺绣、自然物剪贴、自制玩具等。在进行手工教学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孩子制作的方法步骤,而是让孩子先观察范例,看看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再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这个材料成为作品。比如在教孩子学习“编织地毯”时,先引导孩子观察老师的“地毯”是怎样做的,得出“用纸编出来”的结论后,再让孩子思考怎样才能编成一格一格的。通过这样的共同探讨,孩子就很顺利地掌握了编织的要领。二、教给制作的基本方法,把创造余地留给孩…  相似文献   

4.
对“孩子的未来该不该设计”这个问题,我的意见是:家长要做“指南针”,不当“操纵板”。所谓做“指南针”,就是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家长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切不可放任自流。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适时、适度地引导他。我不认为孩子的未来不需要设计,因为设计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在孩子未来的发展中,微观方面的事可以由家长指点着他们收放自如地做,以利于培养其个性和非智力因素,但宏观方面的事,比如做人的原则、做事的准则等,却必须由家长及时“指南”。所谓不当“操纵板”,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该放手让…  相似文献   

5.
《知心姐姐》杂志公布的近期所做的3个“知心调查”报告显示,父母与子女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相去甚远。孩子: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从事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区的父母对子女最常说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而同时接受调查的18个省市的6000多个孩子,却表达出强烈的愿望: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专家们说,“听话”是命令式的语言。的确,父母比孩子懂得多,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人生的智慧与经验。但是这一切要建立在非命令的、平等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的平等沟通,才能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努力实践“依托拉小办学。尽享名校资源;抓住课改契机,打造精品校园;开展智慧教育,追求教学高质量;营造对话文化,创建校园特色”的办学目标,以“基于儿童,关爱儿童,发展儿童”为核心价值观,在“智慧教育和谐对话”理念引领下,追求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发展中增长智慧,让银城园的孩子“更健康、更勤奋、更聪明、更快乐”。  相似文献   

7.
正早期教育是打开幼儿"智能宝库"的第一把钥匙,家庭环境是孩子智能发展的第一个课堂,而家长则是"掌握钥匙"、启迪孩子智慧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早期学习对后期有正迁移作用,因此,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在孩子潜能发展上的作用,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提供充分发展智能的条件和机会,施加有意识的影响,以发掘幼儿的智慧和才能,使孩子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总之,我们做家长的应努力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相似文献   

8.
“做中学”理论的源远流长,始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派提出的实用主义思想,陈鹤琴先生汲取外国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因素,又受到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影响,根据中国国情创造出“做中学”方法论。陈先生提出的“做中学”方法论是指“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做”在活教育体系中,具有两个关键性的意义:一是只有做,才能体现和保证幼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有主体地位;二是只有做,才能使幼儿获得真经验和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全面探索真理,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科学知识打好基础。陈先生强调的“做”,可以使幼儿获得探索世界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幼儿活智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当孩子犯了错——心理老师想对家长说:孩子的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看不见的,远比看见的重要。经常有人问:“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耐下性子做一件事情?”但从来没有人问过:“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否合理?”经常有人问:“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哭不闹好好听话?”但从来没有人问过:“怎样做才能更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0.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好窥探自己周围的事物,对于看似很平常的事物,却有一种追根问底的劲头,平时爱琢磨各种新奇的事物,喜好问“为什么”、“怎么样”。这是具有较强好奇心的表现,是智慧的火花的闪耀。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一、鼓励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善于发现新情况,很注意周围环境的新变化。比如,父母穿了一套新衣服,孩子能立即发现,并能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他们说“妈妈,我不会”“爸爸,我不会”……每每遇到孩子这样的情况是时,考验的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智慧,更是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情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从“我不会”到“我能行”“我会做”的过程,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遇到这样的成长烦恼或困惑时,需要更多的教育情怀与教育态度,善待孩子的“不会”。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孩子通过动手去感知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在动手中得到锻炼,学到经验。孩子做过的事情,不仅记得牢,还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孩子: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从事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区的父母对孩子最常说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而同时接受调查的18个省市的6000多个孩子,却表达出强烈的愿望: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专家们说,“听话”是命令式的语言。的确,父母比孩子懂得多,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人生的智慧与经验。但是这一切要建立在非命令的、平等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的平等沟通,才能营造良好的、适宜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孩子们对“没出息”的反应最为强烈。有相当多的孩子说,父母特别爱用“笨蛋”、“废物”之类的词刺激我。专家们说,父母的这些话可…  相似文献   

14.
要使孩子聪明而健壮,做家长的要懂得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孩子的体质在脚板上。从脑生理研究中提出的大脑机能定位的理论看,人体的手、足、各器官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上都有相通相应的“驻脑点”或“驻脑机关”。手、足等器官上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2021,(2):F0003-F0003
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创办于1945年,原名大策直街小学,毗邻康有为家族书院小蓬仙馆。学校以“让每一个孩子立社会志、做有为人”为教育价值追求。近年来,学校作为广州市“智慧阅读”试点学校、荔湾区大阅读实验学校,在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少年大阅读提升工程”工作小组的引领下,借助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开展主题项目式阅读活动,校园里四时书声琅琅,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滋养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等待的智慧     
一位韩国心理医生提出了“慢速培养”孩子的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能操之过急,要有等待的智慧。每个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每粒种子的特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花期”也可能相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付出深厚而睿智的爱,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教育理念。教育应是最具人文关怀的精神活动,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教育应当留给孩子,尤其是“后进生”,一方晴空、一片希望。在“下一个路口”,人们或许会看到令人激动的场景:你所…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2,(11):38-38
在0-6岁宝宝吃、喝、拉、撒、睡、玩的各个环节,分年龄段介绍了父母最容易疏忽的宝宝安全认知盲点。从宝宝的心理特点和他的视线高度出发,逐一指导应对各种安全隐患以及避免宝宝意外伤害的实用建议。它不只是告诉家长“别让孩子做什么”,更重视传递安全养育智慧,告诉爸爸妈妈怎样做才能在保护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他更好地自由探索,收获更多的聪明本领和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笔者常看到这样的细节:学生在吃鸡蛋时,许多家长总是抢着帮孩子剥蛋壳。其实这样做,家长是实实在在地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殊不知,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要放手让孩子做事,才能使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让孩子自己敲开蛋壳,孩子一定会有一份别样的惊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  相似文献   

19.
林鸰 《福建教育》2010,(3):60-6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是学习ABCD,而是意志品质、性格及专注力的培养。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认知、社会}生、情感等健康发展及入学后学业成绩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子女是一件大的工程 ,在这项工程中 ,母亲担任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母亲素质的高低 ,将影响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情感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每一个即将成为母亲和已经成为母亲的人 ,“上岗”前 ,都应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补上作为父母角色的培训课。与孩子一起成长 ,做智慧型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