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师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挚的爱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  相似文献   

2.
基于教师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那么该如何调控,才能使教师情感处于最佳状态?若就事论事,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因为情感的可控性,调控范围以及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情绪修养和个性品格,因此,教师首先要苦练"内功",才能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一、加强个性修养,提高人格魅力,树立良好自身形象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如果教师有广博的知识、优秀的品德和热爱自己的事业、关爱自己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言谈和举止都将对学生起着一定影响,教学中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学生对学生对老师有着由衷的钦佩,他们会因满意教师的授课而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增强记忆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情激趣(一)以感情激趣。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要让学生学得兴奋有趣,学得轻松愉快,教师就必须投入情感,以情激趣,以教师的情趣激发学生带着情感进入学习过程。为此,教师首先必须以旺盛的精力、真挚充沛的激情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对学生怀着真挚的情,只有情真,只有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怀有真挚的爱心,其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才会出乎自然,运用得当。二要对物理学科怀有热烈的爱。只有热爱自己所教学科的老师,才具有自信心和昂扬的教学热情,才…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投入感情 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相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自身缺乏激情,那是无法触动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5.
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应该遵循如下准则 择己所爱。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机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让学生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它易于师生情感交流,易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易于引起师生共鸣。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一、教师在课堂上情感要投入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语言、表情身体都要动之以情,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在情感上的互为沟通,会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产生“和谐共振”。如果一个音乐教师在范唱歌曲时,缺乏歌唱的情真意切,那…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是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善于进入你所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去,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境界中去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适当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老师与学生情感投入,读者与作者心灵碰撞,探索与兴趣共行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学习情绪也是成正比的,那么,如何从老师让学生学,而变成学生自己要学,自己变成一个“乐之者”呢?这就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一、充满爱心,唤起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而情感在心理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中专生一般年纪都较小,对学习、对老师都凭自己的喜好,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所上的这门课;讨厌一个老师,就会讨厌他所上的课,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其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关怀、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艺…  相似文献   

10.
由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地努力学习。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基础。 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会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而且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出要求他人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所以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1.
李彭丰 《家教世界》2013,(8):107-107
师生之间一定要应建立良好的情感,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情感交流,教师要把心交给学生,无条件地去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据此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从这种好感中培养中对该学科的兴趣来。  相似文献   

12.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效应是产生兴趣的前提 兴趣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体验,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由衷热爱之情感染学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甚至学生反感的老师所任的科目,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学生会把对老师的态度转移到对该科目的学习中去,“亲其师而信其  相似文献   

13.
教师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挚情感的心理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动力之源。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甚至形成不可逾越的代沟。这样就需要老师常怀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真正地  相似文献   

14.
<正>兴趣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人的兴趣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心情愉快,对所学的学科产生兴趣,对教师感到亲切。只有当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们的思想才会集中,才能牢固地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曾听说有的学生因为反感某教师而不愿学此教师所教的科目,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言行举止,整体形象也特别重要。那么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品位     
人们常说,做人要有气质,做事要有风格。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也要有自已的特色。高层次的丰满的闪耀着灿烂人性的特色,我称之为“教师的品位”。一个教师有了这独具的、高雅的品位,就会使其教育教学洋溢着风采,充满着生机。 教师的品位是真挚的博爱和慈善的宽容。似乎很少有哪一位教师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曾把老师当作自己最亲的亲人,这种纯真的情感一辈子都不能割舍。这种让学生想起就怦然心动的感觉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在校园里所感受到的老师真挚的爱和慈善的心。没有教过调皮学生的老师是不存在的,让所有调皮的学生都难以忘怀、感激涕零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舍得“情感投资”,用真挚的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构建课堂师生平等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呈现欢乐,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如学习蒙语前,教师可及时向班主任了解学生的语文,数学的学习情况,一开蒙语课,就有意识地请学习后进的学生亮相,并毫不吝啬地对他们进行鼓励,使他们对老师产生  相似文献   

17.
杨玲侠 《陕西教育》2006,(12):43-44
一、教学目的对待学生要有耐心,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使之奋发向上。如果这种情绪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多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知识。老师对其点滴进步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体会到解决问题后的愉快感,尝到劳动成果的甜蜜,并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加以引导和稳固,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二、教学方法的理论性讲课时,要注意及时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8.
劳尔宁 《考试周刊》2014,(57):181-181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学生兴趣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一、以教学设计激发兴趣(一)让教学永远有新鲜感新鲜感是激发兴趣的主要因素,好奇是学生的特点,越是新鲜的东西越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讲课时语言陈旧、内容重复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品位     
人们常说,做人要有气质,做事要有风格。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高层次的丰满的闪耀着灿烂人性的特色,我称之为“教师的品位”。一个教师有了这独具的、高雅的品位,就会使其教育教学洋溢着风采,充满着生机。教师的品位是真挚的博爱和慈善的宽容。似乎很少有哪一位教师把学生真正当成孩子,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曾把老师当做自己最亲的亲人,这种纯真的情感一辈子都不能割舍。这种让学生想起就怦然心动的感觉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在校园里所感受到的老师真挚的爱和慈善的心。一个教师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  相似文献   

20.
苗雨霞 《考试周刊》2012,(61):60-61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数学呢?下面我谈谈看法。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以爱心去教化他们,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知心人,“亲其师,信其道”,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情感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就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也就不愿意上这位老师的课。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也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