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月春 《考试周刊》2010,(26):62-63
作文教学,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愉悦作文教学",旨在激发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能力。 "愉悦作文教学",即是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轻松愉悦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产生浓厚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杨伟丽 《教师》2011,(12):60-60
提起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时,我们总把"写"放在最后,可见学会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本阶段要完成由"学写"到基本"入门"的任务,光靠《语文园地》安排的八次作文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相关的探索,力求寻找有效的途径。一、阅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知识及方法可以传授,但作文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通过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作文批改艺术,便能让貌似"老大难"的作文成为"小儿科"。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教学的时尚用语。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作文评价中树立"对话"意识,采用更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会让作文教学更加精彩——"对话"让作文指导更富亲和力,"对话"让作文评价更富情感性,"对话"让作文教学更富有效性。在我们进行作文评价时,我们可以采用创设多种对话情境和妙用对话评语的策略,让作文指导在对话式的评价中充满互动交流、思想碰撞的灵性。  相似文献   

5.
朱永涛 《文教资料》2011,(12):86-9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下水"作文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和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等方面均具有无以替代的作用。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常作"下水"作文,有效激发的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可是大多数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写什么,怎样写?学生作文难成了语文教学中棘手的问题。其实,学生作文难,难在没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收集作文素材,让学生做有"米"之"巧妇"呢?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新教法尝试中,我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为例,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理性反思:"快速作文"教学法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经历作文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作自改能力,并能逐步实现"自能作文"。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难的原因,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常常是"千人一面"、"千口同腔",而学生作文也是咬烂笔头,绞尽脑汁,最终还是免不了落入"俗套"之中,所以,学生中大多数视作文为学习中最苦的差事。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培养学生适当的对话能力,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学生、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受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影响,过去我们忽略了学生这种对话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削弱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扼杀了一些有创新灵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老师"奉命而教",学生"奉命而作",导致学生作文的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真情实感,说套话。基于作文教学的现状,我在教学中注重了三"重"。  相似文献   

11.
田燕 《成才之路》2010,(28):27-27
传统的作文教学无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的特异观感,而将教师的思想与"要求"作为衡量作文质量高下的标尺,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相反,合理、适当的联想却能激发学生内心潜藏的极大的创作动机,挖掘学生头脑中的创作能量。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对改善作文教学现状有极大的帮助。本文着力探讨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运用联想教学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引导学生快速积累以及引导学生发挥、采用逆向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在作文教学中也有捷径可走,提出了作文教学的可行性新方法。我几年来发现,象解数学题一样,作文也有捷径可走,让学生作文时走捷径,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改"作文难,难作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运用的能力。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收到良好的效果。作文,是"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然后再将"意"转化为"文"的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我能遵循这种双重转化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学生作文质量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王丽娟 《考试周刊》2011,(72):81-81
低年级作文训练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作文教学,既有必要,又很重要,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开展训练。只要教师能够抓住契机,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作文教学的"苦"也就变"甜"了。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重头戏",教师也是竭尽全力研究教学理论、方法,把整个身心投入到作文教学的实施和实践中,但结果却事倍功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些粗浅的认识。一、改变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长期以来,作文课上许多教师只是"一支粉笔打天下"。其教学过程无疑是"作文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部曲。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各种各样的作文训练成了学生们"谋取升学的敲门砖",而传统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学生写作心理也因此变得恐惧、腻烦.这学期,我尝试了提纲式作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主题发散式"、"范文概括式"、"对比甄别式"、"情境体验式"四种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突破的重点。"难教、怕教"、"难写、怕写"是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的感触。小学生总觉得没有东西、没有兴趣写,更没有信心写好。无奈之下,学生为完成任务,照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突破的重点。"难教、怕教"、"难写、怕写"是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的感触。小学生总觉得没有东西、没有兴趣写,更没有信心写好。无奈之下,学生为完成任务,照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9.
徐本来 《生活教育》2014,(24):50-51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是写作的来源,这就为生活化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建立素材库,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做作文批改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作文乃至修改都应该以学生的自我实践为主,从而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批改,学生不看"的陋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注重写作方法的引导,加强写作技巧的积累;制定出作文评改的量化细则,把教师的批与学生的改相结合;创设丰富的师生交流共享平台。通过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达到迅速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