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笔者认为有三大看点,两处不足。看点一:首创“文本阅读”今年试卷第31题(“来自课本的历史片段)”,采用现行历史教材中的一段文字材料作为题干,组题设问。这一“文本阅读”题的创设,是今年试卷中的一大创新。此题的创设,相信对高三历史复习能起到导教促  相似文献   

2.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重能力、亮点多,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份好试卷.但个别题目似乎不尽如人意。如选择题第3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高考历史命题,在总体设计上,始终保持着平稳过渡,稳中求进的态势,有继承更有创新,每每给人以惊喜和回味。2 0 0 3年的上海高考历史试题,依旧散发着浓郁的海派风格,在试卷的结构、内容和设计等方面,很有新鲜感。一、关于试卷结构首先,整套命题的结构在传统的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论证题这四大题型维持不变的基础上,对各题型之间的分值作了适当的调整(见数据一) :简释题的分值在2 0 0 2年试卷较前已减少5分的情况下,又减少了6分,问答题减少了1分,而材料分析论证题则相应增加了7分。这样的调整既不影响整张试卷的板块结…  相似文献   

4.
历史     
2013年高考文综试卷41题通过两幅相关联的历史地图,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建立、概念与逻辑的运用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5.
当前,许多省份的中考历史试卷(或文综试卷)都已实现了开卷考试,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除了掌握全面、准确的基础知识外,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文就在历史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种题型(选择题、读图题、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的解题技巧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孙梅 《考试周刊》2012,(50):11-11
当同学们陆续走出中考考场,我知道2012年的中考结束了。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新在哪里?""难在何处?"……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中考的结束而消逝,相反却愈来愈强烈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图文并茂""题型新颖"是我对2012年历史中考试卷的第一感觉,如非选择题部分17题"史实与推论”、18题“历史时空”都是新增题型,当然材料题仍是2012年中考考查的重头戏。这就不能不引起我对史料教学的再一次研究。史料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所谓“史料”应当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原貌的材料”,史料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文字、数据、表格、图片、音像、实物、口述等。关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我通过对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的研究及平时教学的实践,谈谈对史料教学的看法.希望有助于以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薛莲 《成才之路》2013,(32):88-88
一、总体印象 2013年泰州中考历史试卷保持了中考试卷的稳定性,题型题量没有变化。考点分布九年级略少,占30%,八年级略多,占40%,七年级正常,占30%。整张试卷涉及约40个考点,不特别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侧重于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内容反复考查,不因去年考过而回避,  相似文献   

8.
历史     
试卷总体情况:2009年试卷整体与2008年基本一致。从试题内容、难度和表现形式来讲,都保持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材料解析题随着高考逐步由知识型考查向能力型考查的转变 ,材料解析题的比重逐年增加。学生拿到试卷要认真理解材料 ,这是解答材料解析的第一步 ,正确联系教材 ,审题务必准确 ,紧扣题意 ,认真答卷 ,这是得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历年来受到圈内同行的注意,评价既多且好。本人最近仔细比较、分析了2006年和2007年的上海市历史高考试卷,感觉收获颇多,自己的教学思路也更加清晰起来。以下是我个人对近两年历史高考试卷的一些分析和由此引发的教学见解。  相似文献   

11.
今年高考文综试卷中(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共有12题,貌似简单,却绵里藏针,稍有不慎,就会误选.在学生估分的过程中,我发现选择题第17题、23题、26题、27题错得较多,在此有必要作些反思,好对今后的复习备考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历史材料题是同学们在历史考试中得分率不高的主要题型,这是历年高考阅卷中明确表现的问题。从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阅卷过程看,对历史材料题同学们明显失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因不认真审题或不理解题意而答非所问。2.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张冠李戴。3.因缺乏历史思维能力而盲目做题。  相似文献   

13.
材料分析题自1989年首次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以来,受到命题专家们的青睐和广大历史教师的好评,是历史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文科小综合试卷面世以来,其地位更为突出,占据历史学科总分值(约100分)的“半壁江山”(历史单科材料题一般为32分,在最后一道综合材料题中一般占20分)。  相似文献   

14.
高考历史试卷中的"特点"题体现了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能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有一定的区分度,但能力要求高,回答难度大,且出现的频率较高。在《2012年福建文综考试说明(历史学科部分)》中,"考核目标与要求"的例9、例10、例11,题型示例的例24,参考试卷的38题、41题(C)等题目都涉及"特点"类的问题,可见其在高考中的分量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5.
中考历史考试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的构建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考历史科考试试卷构建模式的技术指标包括试卷的结构模式、内容要素、能力要素、题型要素、难度要素、分数要素、时限要素,它是中考历史命题、审题、评估监控的指标,是实现试题及试卷质量控制的依据。将上述试卷结构构建的技术指标,采用中考历史命题多维细目表的形式,可直接用于指导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本校九年级社会和思品期中考试由笔者来单独命题,可以说笔者是用心对待的。考试过后,同事对试卷的质量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第21题和另一小题也提出一些异议。笔者对试卷进行了反思,尤其深刻反思了第21题,现将它写成文字,既为了自身水平的提升,也希望与同人商榷。这道试题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试卷讲评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或手段,而科学而有效的试卷讲评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正确认识当前试卷评讲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试卷讲评策略,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试卷讲评中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讲解,更要注重方法的介绍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试卷讲评科学、务实和有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试卷讲评是模拟考试的延续,教师通过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达到纠正错误,巩固知识,拓宽思路,提高学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目的。尤其在中考前的总复习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答题技巧,明晰答题思路有着至关重  相似文献   

19.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看,图片入题比较普遍,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就试题言,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还有改错题。就图片言,既有历史照片,也有历史地图,还有文物图。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图片入题与新课标教科书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相辅而行、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之“教学建议”中要求“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历史测量法中,试卷测量法是人们经常使用,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历史试卷测量法效度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同时也是高效度的试卷,而要提高试卷测量的效度,出题者的经验和知识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出题者要了解学生概况,了解并熟悉教材,懂得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各种不同习题的解决方法,出题者准备得越充足,就越能把握好出题的难度以及所出题目的针对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试卷测量法的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