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语行平的一部书,多由对话组成,这部书对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语言特点以及孔子本人语言使用的风格,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试结合现代汉语问句和答句研究的成果,对《论语》中较有特点的省旬进行简要的分析。1.1从形式上看,问答结构中的答句一般是陈述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充分地提供同话人所需要的信息,更好更准确地达到交际目的。当然;这并不排斥反问句作为答话出现,不过反问形式的答句具有某种语用上的效果。这在《论语》中也是如此。例如:①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  相似文献   

2.
侯守斌 《初中生》2007,(1):34-35
在和他人的接触中离不了应答,应答是交际场上的"短兵相接",要求有较高的说话艺术.一个会智答的人,绝不会别人问什么就答什么,也不会怎么问就怎么答,他总是力图运用问答技巧,掌握主动,答得巧妙.答问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同样表示持续状态的"还"和"呢"组合在一起的否定结构"还没有……呢"进行了语用分析,归纳出了这种结构在问答句中作为答句的四种语用格式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语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英语(MET或NMET)试卷单项填空题中,总有一两道题测试考生在交际场合中英语的应用能力。这类题多半是用问答的形式。考题中提出问句,让你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句。这实际上是考查你在日常英语口语交际中,能否应答得体。增添这类考题,是企图引导中学  相似文献   

5.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是有名的问答体诗作。文字虽清淡如水,问答艺术却精湛高超。概括起来,可有下列四方面特色。一、用问领起篇首的问,领起全诗。无此一问,就无童子连串的答。第一句的问。更引出二、三、四句的隐性问,为诗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问问答答,促使诗的内容向前推进。全诗由问始,以答终,寓问于答,架起了与众不同的问答式结构。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一、三、五、七册三—六单元教学问答张光明张书民郝恩维高启山姚桂霞张瑞云问:一册三、四单元的《看图学词学句》教学时应注意什么?答:三、四单元《看图学词学句》的教学应该在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之后,合理安排训练步骤和训练方法,教学时应注...  相似文献   

7.
冷观语文课堂的问与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更重视问与答了。问与答是语文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所在,本应着力研究,科学运用,但可惜问与答的研究并未与时俱进。随口问、满堂答现象混淆了问答的是非,十分不利于语文素质教育。当下问答质量堪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基层,对课堂问答进行反思,将探究问答真谛、进行科学问答提上议事日程。一、问要区分优劣问缘于疑,发问即质疑。要问有道,须疑有方。不能什么都疑、都问。什么是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每当你碰到不作进一步心理努力就不能有…  相似文献   

8.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①,且又欲“无言”②。但身为人师,欲做到“述而不作’惕,而欲做“无言”则难。对于学生所提的各种“问”,孔子不能不“答”。而正是在这种“问”“答”中,其思想得以凸现出来。因此,离开问答这种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哲学思维方式,则无从把握住孔子的思想。一般认为,“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②,但“仁”的实质是什么?孔子对这一实质最集中的表述是什么?学术界则众说不一。笔者以为,就《论语》这一作为研究孔子最真实可信的文本看,孔子确实很少直接地“论述”仁是什么的问题,但却有许多关于仁的“问答…  相似文献   

9.
考试妙答录     
考生实乃世界第一聪明搞笑专家。君若不信,请看: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答一:碧血洗银枪。(这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答二:乱世出英雄。(有气魄!)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答:好酒同品尝。(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语文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答:人不风流枉少年!(此乃“新鲜人类”的心里话。)语文试题:“不畏浮云遮望眼”,后一句是什么?答:飞来峰上有晴天。(若不知正确答案为“只缘身在最高层”,似乎此答案也还蛮像那么回事。有意思的是,经…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更重视问与答了。问与答是语文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所在,本应着力研究,科学运用,但可惜问与答的研究并未与时俱进。随口问、满堂答现象混淆了问答的是非,十分不利于语文素质教育。当下问答质量堪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基层,对课堂问答进行反思,将探究问答真谛、进行科学问答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润物细无声     
周向春 《四川教育》2005,(11):31-31
初中语第一节口语交际课:学生自我介绍与相互问答,要求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性格特点和理想等,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答一:碧血洗银枪。答二:乱世出英雄。前一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后一位则非常有气魄。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答:好酒同品尝。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语文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答:人不风流枉少年!此乃“新新人类”的心里话。生物试题:请说明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一:网吧被查封或电话欠费停机。答二:当代整容术已能妙手回春。我佛慈悲!谁敢说中国年轻人的环保意识不强?政治试题:德国哪位领导人在出访时为纳粹的“二…  相似文献   

13.
问答一角     
问答一角问:打字机键盘上的字母配置是如何合理排布的?答:一般给出的解释难以推敲。在由赫基默历史学会出版的《打字机的历史沿革:1873一1923年)}一书中说,第一台实用打字机的发明者肖勒斯曾在设置键盘上遇到过麻烦:如果接连击键太快,它们会相互碰撞并在...  相似文献   

14.
谈课题问答的角色转变王春利一、亦问亦答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学生答什么,怎么答,因而这种问答能控制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但有些教师的提问,往往是无疑而问或明知故问,问题设计没有难度和深度,这就没有意义了。正确的做法应是,课堂...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试题中有不少考查时态的题目,其中有些题目都不带有明显的时间状语,而是要求考生通过上下文去判断出时间,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因此能否发现隐含的时间便是解题的关键。本文拟对隐含时间的表现类型作一归纳,以期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类型一:问答呼应式。在对话式题干中,由于谈话的主题一致,问句与答句的时态基本上是一致的。命题者常常会设计一些易混淆的干扰项。其实同学们只要依据此类型题目的特点,根据问句中出现的时间便可判断出答句的时间。例如:1.(2005北京,31)—W hy did you leave thatposition?—I a better position atIB…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多媒体技术,以“疑问表达”为主线,构建汉语初级阶段日常交际问答互动教与学系统.这种问答互动系统由“初级阶段日常交际口语问答语料库”、“初级阶段日常交际口语问答多媒体素材库”和“初级阶段日常交际口语问答互动教、学模式”三部分组成.该研究顺应时代要求,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以学生为主体,到底以哪些学生为主体? 对话策略是新近流行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分为问答和讨论两种形式。问答策略由发问、候答、叫答和理答四个部分组成。问答策略运用恰当与否,关系着教学能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法庭互动话语属于语用学研究范畴。那么,语用原则按照钱冠连先生的解释就是为了使交际不致失败而遵循的一套原则;而语用策略则是为了使交际顺利而使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廖美珍教授揭示了法庭审判中问与答的机制与特色提出了目的原则。笔者在此基础上,初探以目的意图原则为导向下的法庭互动问答中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柔和:如春雨润物。语气温和,语势柔和,语调平和,如春雨润无声。面对“后进生”中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声温和的问候,恰似一股暖流沁人心脾;一句柔和的应答,一定使后进生有了理解、关心和尊重自己的感觉;一句平和的问语,刹那间让后进生体味人间的平等,温和与亲切。勤问答、勤谈心:如燕衔泥。心勤者,话自勤。对“后进生”转化有责任感的教师,常常会想困难之所想,急困难之所急,答困难之所问,释困难生之所疑。因此,勤问答、勤谈心为教师修养之要领。勤问答,激发后进生对疑难问题的“问”,这是转化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要有问答,教师即要勤答,又要…  相似文献   

20.
唐绝句中有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句式,即"问答体",根据其特点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即一问一答式,联章问答式,问而不答式,寓问于答式.但这一句式并非唐人的首创,而是在继承前代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价值意义是值得后人探讨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