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教育网络》2014,(9):12-13
<正>1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4月20日,NCFC(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工程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成为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1994年5月21日,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完成在国内的设置。2CERNET与CHINANET相继开通1995年6月~1996年1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以及全国公用计算机网络CHINANET相继开通并投入运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是由政府投资、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承担建设的中国最大的公益性、学术性计算机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网络》2005,(11):22-23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促进网络应用的发展,经国家教育部科技司批准,11月3日,由 CERNET管委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CERNET东北地区网络中心协办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大连星海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为了总结和汇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五周年以来的工作,研讨高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更好地完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rnet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目前己建成了由全国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在内的三级层次结构的网络,旨在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的基础设施,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和中学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我国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基础环境,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校园网的建设是CERNET总体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网络强国"和"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更好地发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定于2018年9月至12月举办"第四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大赛以"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创新"为主题,旨在激励会员高校学生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软硬件技术及应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二、大赛组织1.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承办单位: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资源共享目前的状况 关于资源共享这一理论问题,经过多年探讨及几个阶段的实践,全国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先进的、条件好的地区,已初步建立了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的,以馆际互借方式来实现的资源共享。如已列入国家“九五”重大项目计划的“中国教育科研信息网”(CERNET),其目标就是要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并与国际学术计算机网络互联,建立功能齐备的网络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网络》2011,(10):53-53
从1994年1月到2003年12月,梁猷能担任了CERNET管委会主任,刚好经历了CERNET整整10年的发展。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建设和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壮大,推动了对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让中国教育、科研人员使用网络的水平逐渐追上国外。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简称CERNET)是全国性的计算机互连网络,也是中国政府首批认定的四大互联网之一。CERNET于1994年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到目前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本文回顾CERNET五年来的建设历程,展望CERNET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兴起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推进。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华中师范大学校园网(CCNUNET)经过一年的建设和运行,已成为全国首批108所进入CERNET的重点高校之一,CCNUNET自1995年10月份开通以来,为全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先进的网络环境和通信手段,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100G“刚需”     
正100G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和科研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和发展的共性需求。2013年3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宣布将采用下一代核心路由器搭建全国首张100G骨干网络。网络开通后,CERNET的骨干网络能够实现国内与国际网络的互联,将为全国两百多座城市两千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两千万学生提供快速、安全和无缝的网络接入到,加强不同学科间合作。2011年底,CERNET正式启动211建设三期项目,为20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高速骨干网服务。  相似文献   

11.
做好校园网多出口“选择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在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下文简称教育网)连接的前提下.也逐步建立了与其它互联网运营商网络的连接.形成了多出口校园网,以提高对不同网络资源的访问带宽及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一、CERNET网络管理系统的任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各级网络中心的网络运行中心NOC,在CERNET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的领导下,配合  相似文献   

13.
总则 第一条 项目总体目标是:建设西部152所大学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校园网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高速联网;建设一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应用系统。 第二条 根据国家计委批复文件的精神,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西部大学校园网项目)招标内容主要包括:校园计算机光纤主干网、校园网网络中心、开放网络机房、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工程,省会城  相似文献   

14.
一、总则 第一条 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西部大学校园网项目)是国家计委批准,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 第二条 项目总体目标是:建设152所大学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校园网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高速联网;建设一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它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CERNET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省教育科研网、校园网。CERNET全国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负责全国主干网的运行管理;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分别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由其负责地区网的运行管理和规划建设;CERNET省级结点设在36个城市的38所大学,分布于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  相似文献   

16.
15年前,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教育部的组织下,清华、北大等高校科研工作者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相似文献   

17.
导言 作为高等院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大学图书馆,在大学的教学、科研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很多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已实现了自动化,并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成为校园网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建成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校园网能够通过与CERNET联接从而进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据CERNET第四届学术会议资料统计,到1997年8月止,全国约有251所高校与CERNET联网,其中华中三省通过CERNET华中地区结点(位于华中理工大学)入网的高校已达41所。根据CERNET的发展规划,到本世纪末,全国约有500~600所高等院校都将实现与CERNET的联网。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网络化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1994年我们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布局教育网的,在当时,网络一方面是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能服务于社会,体现社会效益,而教育网恰恰符合了这两个条件。今天回头来看,CERNET这个项目可以说是中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能够普及社会、惠及民生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时任国家计委科技司司长姜均露在回忆CERNET建设的目的时说到。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忆CERNET发展的一些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19.
正1994年7月,CERNET试验网开通,连接全国五大城市,并与Internet互联,速率达到64K,成为中国第一个运行TCP/IP协议的全国性计算机网络。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从此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试验网开通,该网络连接北京、上海、广州、  相似文献   

20.
吴建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CERNET国家网络中心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十五”863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先进网络组织APAN副主席和中国组APAN-CN主席。1999-2001年担任国际互联网组织ICANN地址委员会ASO理事。2006年7月当选为下任APAN协会主席。主持完成20多个国家大型科研项目和工程。作为国内互联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把CERNET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网。他也是国内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之一,主持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核心网CERNET2主干网,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他长期坚持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互联网基础理论研究,做出了一批创新的重要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中国技术发明专利8项,培养研究生40多名。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