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及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记者》2006,(5):39-39
日本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但政府主导的特点也很明显。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方便,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是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1、政府积极推动并倾力支持。1995年确立了日本在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日本图书出版协会、日本书店商业工会联合会、日本杂志协会、日本出版代销协会以及日本出版文化产业振兴财团等五大组织人事更迭,为日本书业所瞩目。 “日书协”新近召开理事会,推选二玄社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以来,日本出版业为摆脱“出版不况”的困境,采用数字化转型、尝试新销售渠道、自费出版、作家养成等方式寻找新出路,其中新销售渠道的尝试,尤其是宝岛社所行的“买书刊赠礼品”以及日本著书贩促中心(日本著書販促セソタ(一))所行的fax dm对店直接系统,成为了自我拯救模式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93年,日本全国书店、书商与出版社共同发起组建“日本出版文化产业振兴财团”。财团成立伊始便提出一项举措,即决定在日本全国各个大中型书店内设立购书顾问。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后,日本童书的海外传播迎来繁荣,除出版数量的增长外,其在市场重心、题材风格及海外出版模式方面都呈现明显的发展和变化特点。研究发现,日本童书的海外市场经历了由欧美向东亚的转移过程,绘本始终占据最大份额,科普类童书成为新的市场生长点。日本童书海外市场的拓展得益于日本官方和民间力量的多重推动,国际合作出版有效提升了日本童书外译的速度和质量。深入挖掘日本童书海外传播最新动向,对我国童书出版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李松 《新闻世界》2014,(4):255-256
小林一博的《日本出版大崩溃》一书描写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日本出版业大崩溃的现象。本书深刻具体地分析了日本出版业的泡沫化现象以及面临的困境,试图找到解决之道。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中纵深去看,日本出版业的困境,很多方面其实并非日本所特有,中国的出版业也正面临着相似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自视为亚洲第一出版强国、世界几大出版强国之一的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的现在,出版市场持续“动乱不已”,持续低迷疲软,已经到了“大崩溃”的边缘。素有在忧患中奋起、置于死地而后生传统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出版人,不愿意坐以待毙。一场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出版改革已在酝酿之中。一、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 日本出版业的市场规模,在2000年为2.39万亿日元,其中书籍占40%,为0.97万亿日元;杂志占60%,为1.42万亿日元。高峰时期的日本出版业是1993年,这一年的市场规模为2.79万亿日元,其后便开始呈下…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国内关于中国主题出版物的市场格局开始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对日版权贸易输出的增加,中国的出版物陆续在日本翻译出版;这些出版物不再限于文学、历史和语言等传统题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图书逐年增多,其中不乏反映中国主流文化的出版物;日本的主要出版社开始逐渐涉足翻译出版中文出版物;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由华人创办的出版社开始在日本出版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9.
出版人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出版新闻》杂志2002年9月载文称:自视为亚洲第一出版强国、世界几大出版强国之一的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的现在,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内容产业现状及发展要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海春 《现代传播》2007,(1):112-116
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第二大国,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中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本文主要对日本内容产业的的发展现状和原因进行了探讨。首先研究了日本內容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日本发展内容产业所依托的理论,同时从经济总量、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和国际影响力三个角度对其现状进行了描述。其次分析了日本成为世界内容产业第二大国的原因,对其经济、文化、社会等间接因素以及产业布局、操作经验和技术转化能力等直接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饶世权 《出版科学》2016,24(2):100-104
指出法律是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通过对日本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研究,指出日本文化产业法主要建立了以准则主义为主的市场准入制度,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制度,以及包括行政指导、财税支持、信息公开、人才培养、市场培育在内的各种支持制度,并且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定了相应的制度。借鉴日本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经验,我国应当明确文化产业法与《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文化产业促进法》中强化国家的干预,在其他文化产业法中强化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频频成为日本右翼攻击的对象和扩充军备的借口。在朝鲜半岛冷战结构因历史性的“两金峰会”而出现动摇之后,日本右翼政客更是加紧炮制新版中国威胁论继续混淆视听和自我打气。 82岁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刚刚出版了《21世纪日本国家战略》一书,其核心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今天,文化产业在经济界和文化界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由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撰写,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先生作序的文化产业理论专著《文化产业学》,近日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该著作自问世以来,不仅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也深得  相似文献   

14.
林范武 《传媒》2015,(4):48-49
目前,《新潮》《文艺》《文学界》《群像》和《昴》为日本的五大文学期刊,它们所出版的文学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日本文坛.自21世纪以来,日本文学期刊始终没有走出低迷期,再加上娱乐文学期刊发行量大跌,以及电子期刊市场的冲击,文学期刊更是经营惨淡.以《ALL读物》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其发行量大约在40万份,但如今却已经不足5万份,许多同类期刊甚至沦为出版社的征稿“工具”.  相似文献   

15.
日本出版行业组织为数甚多。1986年的《出版年鉴》共收录了约有130多个出版行业团体。这些团体分别以各自不同的宗旨活动着,在出版、批发、书店三方面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目前,最有影响的团体在出版系统的有:“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会员社共428家):“日本杂志协会”(会员社68家)。在图书批发系统的有:“日本出版批发协会”(会员单位47家),在图书零售系统的有:“日本书店组合联合会”  相似文献   

16.
韩国自1987年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以来,出版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93年,出版社已达8000多家,书店5000多家,图书销售总额达13亿美元。 1994年7月,韩国总统金永三宣布,21世纪韩国将建成为世人瞩目的现代出版基地。文化体育部官员指出,韩国出版基地的建设不仅促进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上古:(-12世纪) 三世纪从朝鲜过来《论语》、《千字文》。 七、八、九世纪印刷术传来。 日本留学和尚从中国大陆带来经典。抄本,宋 刻本。 佛经经典,日本抄本,开始刻本(京都,奈良寺 庙;兴福寺·东大寺等等)。 日本博士家(清源家,中原家等等)抄本。儒 典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出版教育的实施方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大学的出版教育,二是各种专科学校的出版职业技术教育,三是由社会团体举办的出版技术短期培训教育。日本的大学,国立、公立、私立的,共905所,有学生200万人。据了解,有23所大学开设了33门出版方面的课程。其中有“出版论”、“出版文化论”、“出版编辑论”、“出版技术论”、“出版流通论”、“杂志论”、“出版史”,也有“编辑技术”、“校对技术”等课,一般是每周一次,每期半年或一年。这些课程多是基础知识教育性质的,是把出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者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一进行探讨的,当然也包含着就业指导性质。在日本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西 《出版经济》2002,(3):54-55
针对当前日本出版业存在问题的大部分来自日本出版流通领域的情况,一直致力于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研究的甲川纯一先生,前不久写出了《20世纪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变迁》一文,从日本出版业诞生的江户时代到2000年,全景式地回顾了近百年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演变过程。从中得出结论,必须既练内功,又借助外力,对现有的出版流通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以增加日本出版业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博客出版:日本出版界的宠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由于日本经济增长缓慢,日本出版业也遭遇惨状,众多出版家纷纷倒闭,连讲谈社、小学馆等百年老店也难逃利润大幅下跌的厄运,使之成为日本出版失去的十年.在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溃>一书里所描述的内容表现了人们对出版业持续低迷状态的忧虑.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复苏,日本出版业也出现了新的牛长亮点.战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