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焰色反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必修1的实验(3-6)。实验方法是把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直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做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这种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铂丝蘸取的盐溶液的量较少,因此火焰宽度较小,颜色较浅,持续时间较短,实验的可见度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2.
杨承印  李蕊 《化学教学》2016,(11):57-59
H2、CH4及CO这3种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教科书上均表述为淡蓝色,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很难达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改变导气管材质、控制气流速率、改变气体与空气接触面积等因素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表明气体流速是影响火焰颜色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气流速率能使这3种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基本上达到淡蓝色.  相似文献   

3.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教材中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采用将铂丝蘸取少量硝酸钾或氯化钾等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铂丝蘸取的盐量少,灼烧时钾元素的特征焰色持续时间短;②溶液量少,火焰颜色不明显;③该实验操作复杂,实验前后铂丝都要进行清洗.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焰色反应因其颜色鲜艳,常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教材所使用的方法很难得到明显的现象。因而近年来期刊杂志上提出了很多关于焰色反应的改进。如将盐或氧化物固体粉末直接喷洒到火焰上、用石棉绳蘸取金属离子的甲醇溶液燃烧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在演示效果上有了不少改进,但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我们看到美国杂志上介绍了一种具有观赏性的剧烈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提到可利用喷壶将溶有盐的甲醇直接喷在喷灯火焰上来产生绚丽的彩色火焰。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高一化学(必修)第34页【实验2-11】焰色反应,可小结为“三烧”:1、干烧:将装在玻璃棒上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里灼烧,直到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2、蘸烧:用铂丝蘸取待测液(Na:CO3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如图1)。3、洗烧:实验后,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时再分别蘸取待测液(KNO3、KCl等溶液)作试验。  相似文献   

6.
在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组实验中,要求学生用焰色反应来观察金属离子的颜色。实验教材中焰色反应是用铂丝蘸取金属离子的饱和溶液在酒精灯下灼烧进行的,但由于铂丝昂贵且不易买到,实验时火焰小,燃烧时间短,不易观看,实验效果不佳,为此,我做了2种简单易行的改进。a.改进方法之一。取少量的含待测金属离子的盐放入蒸发皿中,加入少量95%的酒精,搅拌至溶解,点火燃烧,得到的火焰高度和宽度都十分壮观,且焰色时间长,易于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b.改进方法之二。把含待测金属离子的盐配成饱和溶液,将其与酒精按1:5混合…  相似文献   

7.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观察颜色的演示实验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实验之一。实验中使用玻璃导管点燃氢气,由于受玻璃中钠元素的黄色焰色干扰,学生很难观察到氢气的淡蓝色火焰,严重影响了演示实验效果。多年来,许多教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但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能明显地观察到氢气燃烧的淡蓝色火焰。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蜡烛燃烧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探究活动,承载了许多物理、化学知识.燃烧现象能够激起很多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也会针对燃烧现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鲜明、有趣,许多教师对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文章以蜡烛燃烧为主线,结合一些常见的燃烧现象,对什么物质在燃烧,火焰中有哪些成分,如何检验反应产物,燃烧为什么会形成火焰,火焰的形状、温度、颜色、亮度,蜡烛在失重条件下能否燃烧、如何燃烧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由实验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反思进行实验改进与设计的通用性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课本上,有向学生演示氢气燃烧的实验.在理论上,纯净的氢气燃烧时火焰呈蓝色,而做实验时,火焰的颜色往往呈黄色,理论与实际明显不符,给学生造成了困惑.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高一化学(必修)第34页[实验2-11]焰色反应,可小结为"三烧":1、干烧:将装在玻璃棒上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里灼烧,直到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  相似文献   

11.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教材中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采用将铂丝蘸取少量硝酸钾或氯化钾等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铂丝蘸取的盐量少,灼烧时钾元素的特征焰色持续时间短;②溶液量少,火焰颜色不明显;③该实验操作复杂,实验前后铂丝都要进行清洗。  相似文献   

12.
现行教材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27页,一开始就通过演示实验来阐述薄膜干涉现象:"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干涉产生的."即薄膜干涉现象.由于该实验中肥皂液膜不能做大,酒精灯火焰亮度低且不利于改变颜色等原因,致使演示实验的可视性较差,效果不理想.笔者借助平行光源和凸透镜等,克服上述弊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课本中验证焰色反应的方法,是用铂丝蘸取各种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此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洗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必修 ,2 0 0 0年 3月第 2版 ) ,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中有二个实验可作改进。一、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原 [实验 2 -2 ]的缺点 :生成的Na2 O2 呈烟状 ,跑到大气中 ,既污染环境 ,又不容易观察生成物Na2 O2的颜色。改进做法 :将石棉网换成长约 1 2cm、宽约 4cm、厚 0 .5mm的白铁皮 ,然后将一小块钠放到白铁皮上微微加热。待加热至燃烧开始后 ,移开酒精灯。实验现象 :看到钠逐渐燃烧 ,呈黄色火焰 ,生成菜花状的淡黄色固体 (Na2 O2 )。改进后的优点 :生成的Na2 O2 基本上都留在铁皮上 ,既…  相似文献   

15.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教材中元素的焰色反应试验采用将铂丝(或洁净铁丝)蘸取少量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铂丝蘸取的待测液量少,灼烧时元素的特征颜色持续的时间短;观察钾元素的紫色火焰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而且观察视线需调整到一定角度;实验操作较复杂,试验前后铂丝需要反复清洗,做课堂演示实验时用时较多.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对本实验做了以下两种改进.  相似文献   

16.
1 氢气燃烧实验的改进  初中化学P5 3页图 3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 ,在玻璃导管口点燃 ,学生观察不到氢气燃烧火焰的真实颜色。为解决这一问题 ,本人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图 1  增加的导管有 :金属导管 ,“Y”形管 ,橡胶管。 (见图 1)2 电解水实验装置的改进  初中化学P48页 ,图 3 3 ,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 ,检验操作不够方便。本人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以下改进 :(见图 2 )图 2  说明 :试管改用玻璃管 (截底试管即可 ) ,配上单孔橡皮塞 ,塞中插入中间连有橡胶管的玻璃管 ,夹上弹簧夹。检验O2 和H2 时 ,打开弹簧夹就…  相似文献   

17.
用酒精灯做焰色反应时,因火焰颜色较深,观察时干扰较大,经过对酒精灯火焰进行观察和研究,笔者提出一种简单的改进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改进方法1.将酒精灯灯芯拉出少许,将烧焦顶部全剪掉、修平.2.将一块准备好的长约2.0cm、宽约1.5cm的长方形铝箔包在灯芯上部.3.调整灯芯长度至3.0cm左右即可.二、注意事项1.包灯芯时,金属片要略高出灯芯顶部少许,要把灯芯线全包进去,防止局部会出现黄色火焰.2.点燃后的酒精灯,可能需几秒时间火焰颜色才能变浅、稳定.灯芯越长,需时就较长.三.优点1.改进后酒精灯浅色火焰区扩大,…  相似文献   

18.
一、钾的焰色反应实验(1)人教新版化学必修1(实验3-6)中,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方法如下: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2)该实验的缺点:在实际教学中,蘸取碳酸钾溶液很难观察到紫色的焰色,而且碳酸钾粉末颗粒很小,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第三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 2 7面 ,通过演示实验来阐述薄膜干涉现象 :“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液膜 ,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 .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 ,这是光的干涉产生的 .”即薄膜干涉现象 .由于该实验中肥皂液膜不能做得太大 ,酒精灯火焰亮度低且不利于改变颜色等原因 ,致使演示实验的可视性较差 ,效果不理想 .为克服上述弊端 ,笔者借助平行光源和凸透镜等 ,克服上述弊端 ,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 ,具体介绍如下 .一、制取液膜1 .配制肥皂液 [1]在蒸馏水中加入高泡沫洗衣粉到饱和状态 ,加入蒸馏水分量二十分…  相似文献   

20.
现行教材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三册第 2 7页 ,一开始就通过演示实验来阐述薄膜干涉现象 :“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液膜 ,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 .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 ,这是光的干涉产生的 .”即薄膜干涉现象 .由于该实验中肥皂液膜不能做大 ,酒精灯火焰亮度低且不利于改变颜色等原因 ,致使演示实验的可视性较差 ,效果不理想 .笔者借助平行光源和凸透镜等 ,克服上述弊端 ,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 .介绍如下 .1 制取肥皂液膜(1 )配制肥皂液[1]在蒸馏水中加入高泡沫洗衣粉达到饱和状态 ,加入蒸馏水分量的 1 / 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