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前预设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我认为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认真预设,就是负责;精彩生成,才够优秀。  相似文献   

2.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认真预设,就是负责;精彩生成,才够优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留白”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就矛盾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也往往是低效的。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4.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惟有将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新课程的课堂。一、有效而合理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教学必须先有预设,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生成。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有了精心的预设,上课时才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教师若忽视课前预设,将使课堂教学显现出表面热闹,文本理解和主题挖掘肤浅的现象。应从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角度提出预设策略,进而探讨预设生成平衡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课前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之间,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到平衡点,以此激发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7.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则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课改后的语文课堂虽然精彩纷呈,环环紧扣,层次井然,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与老师的配合方面都很到位,老师预先设计、调控课堂也很自如,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似乎没有很好展现,学生的课堂问题生成似乎稍显欠缺。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从教师充分全面的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堂预设中要进一步认识教材、教师在课堂预设中要全面认识学生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是预设与生成的保证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陋看法。  相似文献   

9.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0.
<正> 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  相似文献   

11.
课堂出彩的基础是教师的教学机智,没有 一定的教学机智,缺乏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 课前预设难以完美,课堂将会失去极好的生成 机会。生成是可以预设的,预设生成,教师首 先要潜心研究文本,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考 虑如何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达到知识和情感 的迁移,这是个前提。其次是用心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及心理状 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教育的技巧并 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 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作 出相应的变动。”  相似文献   

12.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概念和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教学既有课前预设的一面,也有课中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学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就缘自于生成。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前的预设,又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预设和生成,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也就是对教学进行预设。教师准确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预设,提高课堂实际效益 进人新课改以来,“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尤其是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一方面.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只有课前精心的理性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也才能用智慧将教学演绎的精彩绝伦。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前预设,是课堂顺利高效进行的必要环节。预设教学重点内容,是建构高效课堂的前提。预设课堂教学环节,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基础。预设学生学情,是驾驭高效课堂的根本。预设生动的情境,是生成高效课堂的水源。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背景下,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过于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没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在课前高质量地预设,才可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9.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任何教学都必须有预设。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有课堂上动态生成。智慧的预设会让你的课堂更加精彩!如何预设呢?本人以信息技术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