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版协四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颁奖大会于2月24曰至25曰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五位资深出版家王益、许力以、陈原、王仿子、叶至善荣获中国韬奋出版荣誉奖,姚磊等14位同志获第八届中国韬奋出版奖,李春生等66位同志获第五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会上,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布了《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出版工作者协  相似文献   

2.
韬奋出版奖作为出版业界为个人设立的重要奖项,25年来坚持弘扬韬奋精神,见证改革与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领域多种类出版机构的发展.韬奋出版奖关注这样几种人:用生命诠释韬奋精神的离退休出版工作者、出版体制改革的实践者、“走出去”战略的探路者、专业编辑领域的耕耘者、高校出版机构快速崛起的领军者,不过也表现出漠视数字出版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大门即将打开,对出版界来说,应追求的很多,我认为其中有一项20世纪留下的重要财富,就是韬奋精神,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应该继续追求韬奋精神,不断发扬韬奋精神。有一批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就是韬奋出版奖的获得者。评奖已经六届,获奖者其63人。最近,第六届中国韬奋出版奖揭晓,获奖者有11人,他们是徐春莲、周谊、于国华、遇衍滨、郑士德、江曾培、李元君、沙地克·木沙、单基夫、王亚民、何学惠。韬奋出版奖是出版业内荣誉最高的奖项。我们对此次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这些获奖者的共同特点是以邹韬奋为榜样,按韬奋精神做事。他们挚爱出版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出版的最高境界,以多出好书,多生产优质精神食粮为己任,在出版战线上做出了出色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版协提供的信息,第六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评奖揭晓,江曾培等11位同志获此殊荣。 为继承和弘扬韬奋先生的优良传统,奖励有重大贡献的优秀出版工作者,中国版协自1987年开始设立中国韬奋出版奖,从第二届开始,与中国韬奋基金会合办。现总计已经六届,全国图书、期刊、音像、发行界共有63位同志获奖。 为筹备本届评奖工作,中国版协于今年3月15日  相似文献   

5.
1944年,周恩来同志在延安纪念与追悼韬奋办法中亲笔加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毛泽东主席批示表示同意,表明了党中央对韬奋的高度评价.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也先后为韬奋题词,对韬奋继续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世纪90年代,国家又设立了"韬奋出版奖"和"韬奋新闻奖",作为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最高奖励.这些都说明韬奋在新闻出版界的崇高地位,向"出版事业模范"韬奋学习是每个出版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韬奋去世以后,周恩来"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此"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韬奋出版奖和韬奋新闻奖的设立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 向"模范"学习,就应该以他为榜样,做好我们的工作,而不能仅仅是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把他捧出来,行礼如仪地"纪念"一番了事.作为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编辑记者.如果真想学"模范",做"模范",最起码应该读一点韬奋的书,多少了解一点韬奋的生平和思想,懂得一点什么是韬奋精神.  相似文献   

7.
为了继承和发扬韬奋精神,学习和宣传“韬奋出版奖”获奖者的先进事迹,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决定编辑出版一本《出版工作者的楷模》,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至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共计38人,其中出版社30人,新华书店6人,省、自治区出版局、出版协会2人。本书除有获奖者的简介外,每人有一篇人物特写,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工作业绩和主要成就,其中大部分由获奖者所在单位组织专人精心撰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将评选第四届“韬奋出版奖”。 今年11月5日,是韬奋同志诞生100周年。为配合这一纪念活动,版协将进行评选“韬奋出版奖”活动。“韬奋出版奖”二年评选一次,上三届已评选出获奖者27位,被评选的获奖者,为出版界的精英,其中有年长者,亦有中年的英模。他们大部分为长年工作的优秀编辑人员,也有部分杰出的发行工作者。第四届“韬奋出版奖”,已开始征集与研究评选工作。目前版协已收到各地推选60多位候选人的事迹材料,上半年已进行了材料初审工作,第  相似文献   

9.
巢峰 《编辑学刊》2006,(1):18-19
1997年12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上,我曾以这个题目发言.今天,我仍以这个题目在上海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发言.在韬奋先生逝世以后,1944年10月11日,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同志审阅时在稿旁亲笔写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这个<办法>在送给毛泽东同志审阅时,毛主席亲笔批了四个字"照此办理".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界的楷模,这是周恩来同志提议、毛泽东主席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出版要闻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日前提高中国韬奋出版奖参评标准,同时第八次启动这一出版界个人成就最高荣誉奖评选活动。 5月12日发布的2003年修订的《中国韬奋出版奖评选表彰办法》,增加了对在职出版人申报资历的更高要求,即“必须先评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才能参评”(2002年底前已离退休的出版人不受此条件限制),以更加彰显中国韬奋出版奖的国家级特色。据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上海市编辑学会联合举办的“上海出版战略研讨会”上,上海出版界120余位资深出版人士和出版理论工作者,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上海出版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以及上海出版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出版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家围绕着出版界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纪念邹韬奋同志对出版事业的卓越贡献,表彰和鼓励对出版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出版工作者,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决定设立韬奋出版奖。1984年6月13日,中国版协主席团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韬奋出版奖办法”,并分别设立了评奖委员会和基金委员会,聘请丁伟志等25人为首届出版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王泰雷等5人为首届出版奖基金委员会委员。两年多以来,中国版协理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于1987年9月9日在北京举行首届韬奋出版奖发奖大会。王仰晨、戴文葆……等10位出版工作者荣膺韬奋出版奖。”当我看到这条消息时,我从心里发出了呼声:戴老师,您执著追求了40年,终于获得了您应该获得的出版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4.
6月23日下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在省新闻出版局三楼会议室联合举行授牌式,向出版界64位老出版工作者颁发“从事出版工作30年纪念”牌暨省版协老出版工作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15.
邹韬奋同志对我国革命出版事业的发展曾作出卓越的贡献,早在1944年10月,在延安筹备韬奋逝世纪念会时,周恩来同志就曾经提出要“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并建议设立“韬奋出版奖”。当时因条件限制,未能实现。1983年8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团第六次会议上,作出  相似文献   

16.
韬奋是中国新闻出版业的一位伟大先行者.在纪念他诞生110周年之时,我们老一辈出版人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不少人思绪万千.我们不仅期望韬奋精神能浩然长存,韬奋著作能永垂青史,更期待今天的出版界,涌现出像韬奋一样优秀的出版带头人,领导从业者开拓新局面.希望他们不仅学习韬奋的精神,还要研究借鉴韬奋创造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他倡导的优良敬业传统,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求得出版业的大发展、新繁荣.  相似文献   

17.
雷群明 《出版史料》2010,(1):108-115
韬奋被周恩来同志誉为“出版事业模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林”就把做好有关宣传韬奋思想和韬奋精神图书的出版工作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它尚处于酝酿阶段时,就确定了《韬奋与出版》一书的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8.
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颁发 第二届韬奋新闻奖和第四届韬奋出版奖11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丁关根、邹家华、孙起孟等领导以及韬奋生前友好,各界代表200多人出席颁奖会。 全国重点少儿读物出版规划会举行 该会由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召开,10月29日在广西北海市结束。会议认为,应该用全新的思路和观念,为跨世纪儿童出版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高度统一的精品。  相似文献   

19.
“有志于某种事业者,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结网无他,即对于某种事业所需的能力加以充分准备。”邹韬奋先生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出版界需要的是“退而结网”式的出版人———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本刊这次以笔谈的形式采访了两位农业出版的资深出版工作者,他们各有一片成功的天空,但共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在为中国的农业发展而努力着,拼搏着。希望这次简单的笔谈能够让更多的人熟悉、了解他们。张延扬———金盾出版社社长他是一位“军人出版人”,他带领金盾人将金盾出版社发展为年发行码洋达2·2亿多元的综合性出版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好发动”的金盾精神,也是他个人的精神写照。陈江凡———中国农业出版社副总编作为我国农业领域中央级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副总编,他身上的责任是巨大的,但陈江凡副总编自参加编辑工作的那一天,他就喜爱上了这项工作,立志把毕生精力献给农业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永远立于大众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韬奋的名字在新闻界和出版界已如雷贯耳,目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有三项奖: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韬奋新苗奖。毛泽东同志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