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2007年12月“语文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教学目标”的“反思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焦点之一,就是在同步推进情感与认知目标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正确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近年来,语文课堂上过度渲染情感的做法已引起教师的警觉,“语文课要姓‘语’”也成为共识.但让一线教师困惑的是: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做?为此。本期“反思录”特别呈现对比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语言训练的“度”等方面进行剖析,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中落实“语文味”的直观体验.以及一些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即不但要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本身,也就是语言的形式。因此,语文课上要寻找和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一、寻找朗读的时机,落脚在"读点"可以说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识字、表达。读书该怎么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指导。哪里应该大声  相似文献   

3.
俞慧 《考试周刊》2014,(68):46-46
<正>动词的运用能让语言变得丰满,意思表达得更准确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提高对动词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动词分析的训练,强化对动词品味的渗透,帮助学生从品读动词中感受文章主旨。一、案例对比,重视动词有两位上课老师都选择了《槐乡五月》这篇文章,并不约而同地选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为讲解重点,课文如下:"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  相似文献   

4.
郭金宝 《教学随笔》2014,(10):20018+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我一直思索这样一个话题。我觉得"小学语文的味道"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知、亲近、理解语言文字,从而感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就是让学生读出"语味",品出"语情",写好"语字",抒好"语言"。  相似文献   

5.
顾庆荣 《教师》2014,(3):107-107
正几年前,笔者参加市级青年教师赛课,执教《槐乡五月》。和以往一样,我备课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学步骤,将课堂教学分成两大板块。首先感受"槐花美",安排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从视觉、听觉、嗅觉几方面去感受槐花的美。其次体会"孩子乐",将引导交流的问题设置为"如果你来到槐乡最想做什么"。备课时,我并没有在教学目标上多加思考,只是根据收集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在朗读感悟中,感受槐花美、孩子乐"。  相似文献   

6.
品词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微小的"细胞",是构成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但这最为微小的"细胞"的有与无,好与坏,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唤醒学生生命的体验。在阅读中应该不放过一个字词,用丰富的教学去印证、诠释中华语言文字的丰韵、博大和深远,使语文真正地姓了"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感受母语之美,既能提高他们对文本解读能力,又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他曾在《认识国文教学》中说:"阅读和写作两项是生活上必要的智能;……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宋祖龙 《学苑教育》2019,(12):30-31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情感也较为突出,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引导学生体验语言魅力,习得读写策略,增长言语智慧,提高语文素养,也提高了同学们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在本文中主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的方式多样的情感教育教学为主线,重点探讨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更好的把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本论文主要研究"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意义及如何把"语言文字运用"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探究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有机会听了一堂课《槐乡五月》。课上学生曾一度群情振奋,兴致高昂;而我呢,怎么也兴奋不起来。请看部分教学实录:师:请同学们将课题读一下。(学生读课题,教师出示槐花的特写镜头:几棵槐树,花开得正盛)生:(异口同声)哇!师:这就是槐花。那么,五月的槐乡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打开书,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师:看。(出示"槐花图":满山满岗都是槐花)生:(异口同声)哇!师:"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师:再看。(出示另一幅"槐花图":槐花有似圆球的,有像小辫儿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为线,通过反复诵读、细品研读,读出味,读出情;创设情境,增强体验,激发兴趣,让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槐乡孩子的情感融为一体。教学中,教者力图让学生入境、体验、激情、创造,徜徉在诗意的课堂,领略美丽的田园风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纯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蕴,想象槐乡槐花的美景…  相似文献   

11.
<正>"语用"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亮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教材,正视学情,直面文本,奏响"语用",习得语言呢?一、把握学段特点,正视学情,巧妙突出"语用"纵观苏教版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要让语文课堂突出"语用",就需要教师抓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可是,从事了多年高年级语文教学,我发现课堂成了老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成了"观摩者",肯举手发言的人寥寥无几。细细思考其中原因,发现:有的是因为学生年龄大了,思想逐渐成熟了,变得有主见了;有的是因为学生胆小害羞,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师对语文课堂本质认识的清醒,语言文字运用成为一线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关注的重点,但语言文字的运用并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它还包括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感悟、揣摩等语言"审美"活动,"语言表达"和"语言审美"二者是高度融合的。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赏析、品读、感悟等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中完成对文本语言范式的学习,从而发展"每一位"儿童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建军 《黑河教育》2014,(10):34-34
正近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似乎欠缺"语文味"。那么,语文课堂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前不久泰兴市小学张映蕾老师执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语文味"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一、教学语言蕴含"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就应该有"语文味"。曾有人说过,不同水平的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文本诵读让学生发现音韵美,依托课堂让学生欣赏美,联系文本让学生创造美。语文课堂,要带领学生在与文本的接触与对话中感受文字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进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提炼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创造美的能力。语文与美相伴,课堂也就成为了学生追寻语言美的快乐天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看来,语文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也就是说,文字、文章、文学、文化都是语文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和提高。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可是,语文课一强调训练,往往容易形成机械操作,教师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懂得语言的字面意思,忽视启发学生去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情味,课上得干巴巴的,使学生索然无味。 “以情动人”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是以“语言”来达“情感”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还要注意启发学生体味语言表情达意的效果,感受体现于一定语言形式之中的语言的特有的情味。“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和词典是不够的。”(叶圣陶语)要让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学得生动活泼,语文课一定要重视启发学生感受语言的情味。感受语言的情味,可以从如下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8.
听过很多教师上《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他们大多会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去感知美、寻找美、品味美,感受那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然而,仅仅这样做就够了吗?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语言教学。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当我们关注作者"写什么"的时候,也应该追问一声"怎么写",要审视语言形式,"言"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师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我们以为要作好以下工作。1.明确一个中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习语言,让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语感训练,让学生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在听、读训练中理解语言,在说、写训练中表达语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师大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对“说”的训练却有些忽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因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交际能力,就应让学生从小就能说会道.在这方面,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