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学校教育质量是指学校的办学质量,包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质量。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学校特色建设是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借鉴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发现,通过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一是应该树立正确的学校特色观和科学的学校教育质量观;二是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基础;三是要通过构建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模式,推动学校特色的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四是要重视建立和完善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的调控机制.实现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与教育质量提升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龙头”课题是指以学校整体发展为依托,全面带动学校工作的课题。学校力图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合理地定位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地实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迫切希望能形成一个比较核心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全面带动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而“龙头”课题的选择和确立就是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改革融合起来的最佳方式,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是教育的需要,是当前课改形势的要求,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课程创新,确定发展方向,可以逐步形成特色。同时,努力开发建设好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现代化和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从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理想发展愿景;开发校本课程,形成理想办学特色;落实校本课程,收获特色快乐体验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品牌建设是我校加强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校发展壮大的一项重大的工程,它能体现出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又是学校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一个好的品牌,既是我校综合实力的最佳体现,又是学校特色的形象化展示。它对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师道》2005,(11):F0002-F0002
广州市农林下路小学创建于1964年.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学校。近年来,该校确立“教育就是服务.一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着力为师生发展搭建平台,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4年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现在正全力以赴,向省一级学校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学校特色、提高育人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近年来,阳泉市郊区教育局紧紧围绕"文化立校、文化兴校"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进一步促进了全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参考》2012,(13):14-16
近年来.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以“共建共享”思想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人和个性精品”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准确定位以民族文化引领课程建设.以优质特色课程体系为学校生命力支撑,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特长、终身发展,促进学校优质、协调、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坚持全面发展,促进特色建设全面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共性,特色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学校全面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学校的特色建设必须建立在学校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而学校的特色建设又会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加强科学教育、人文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学刊》2004,(12):F003-F003
日坛中学始建于1963年,1978年被确立为朝阳区重点中学.现在是建设中的北京市高中示范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学校形成了“全面育新人办学有特色“的育人传统.并以较高的综合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校规模逐步扩大,目前有近70个教学班.中高考成绩稳居朝阳区前列。2001~2004年间,学校教师荣获国家、市、区级奖项:3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10.
蔡骏 《现代教学》2006,(1):42-43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促进学校的错位发展,确定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个性。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秩序将对学校发展的重大影响,于是我们选择以建立新秩序、建设新课程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2002年9月,我们开始启动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健康促进学校”是建设和谐校园新思路。本文阐述以“健康促进学校”理念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把“健康促进学校”理念与办学特色相结合,通过制度、队伍建设,营造环境,科学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汤水琴 《湖北教育》2004,(22):48-50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把“为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办学的基本任务,着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创造、会生活”的学生,在德育、艺术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推广国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学校个体差异为基本前提的战略性命题.其直接目标在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本质在于追求优质.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相结合是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最为重要的策略;从提升学校竞争力的角度来说,实施差异化策略是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对策;从学校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说,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是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策略.评判一所学校是否已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应重点关注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配套管理制度及学生个性发展特征等维度,它们共同构成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如何评价学校的办学特色?关键看育人.而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学校特色最终应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实施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很难讲会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5.
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兰州一中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文化建设特色、德育建设特色、教学特色建设、队伍特色建设、艺术体育特色建设、教育科研特色建设等几个方面。长期特色办学实践表明,学校特色是发展变化的,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需要不断开发和完善,特色办学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内在灵魂.它影响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以及办学效益,也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一是促进师生的情感认同,二是促进学校教育的有序发展,三是促进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优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包括:合理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形成学校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建构学校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实施文化式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孙武平 《宁夏教育》2006,(10):12-14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力量,其核心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由全校成员共同创造并认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展。学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办学方向和教育教学行为,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优秀的学校文化体现为一种氛围、一种理想、一种特色、—种品质、一种形象等。  相似文献   

18.
特色对于学校发展来说,是办学质量和品位提升的必由之路。特色建设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是在每所学校具体条件下,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实践证明,抓好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回顾我校走过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历程,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校本课程彰显了学校特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不断总结、完善、提高的过程,学校和校本课程一起提升。如何抓好校本课程,更好的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我的实践和学习,谈一下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机逼与挑战是一对孪生兄弟。当机逼来临时,挑战也就面对着你。如果你能不失时机地把握机遇,那机遇就能转化为你发展的条件。我1998年被聘任为下沙小学校长,当时29岁。我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大胆提出“规范中求发展,特色中求提高,以创建等级学校为契机,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打开了学校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20.
魏银萍 《考试周刊》2011,(89):208-209
现代学校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特点的学校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是促进政校分开,实现学校自主管理;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