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听潮》:“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课文对“拨刺”没作注释,《语文教学通讯》刊载的《〈听潮〉备课指要》,把“拨刺”解作“象声词。文中指浪潮冲击岩石的声音。”《辞海》与《辞源》均把“拨刺”当作“象声词”。《现代汉语词典》和《中华大字典》也是这样解释的。看来,“拨刺”作象声词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把课文中的“拨刺”单纯解释为“浪潮冲击岩石的声音”。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只把“拨刺”当成一种“声音”,学生会问:“声音”怎么能与“岩石的壁  相似文献   

2.
咬文嚼字     
1.干瘪(bi):不饱满。瘪,不能读作“bi”。 2.兵戎(rng):指武器、军队。戎,不能读作x”,也不能写成“戌”。 3.拨剌(l):象声词,形容鱼在水中跳跃的声音。剌,不能读或写成“刺。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四册《听潮》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拔刺着岩石的壁垒。”“拨刺”一词不易理解。可用“词类的活用”这条语法规则来解决。“拨刺”本义为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在这个语言环境里,可引申为形容水击的声音,是象声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拔刺有声地撞击”,因为  相似文献   

4.
近日教《听潮》一文,指导学生听朗读录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录音带),发现有一个字读错了。它影响面广,有辨正的必要。请看原句“拨刺着岩石的壁垒”,朗读者把“刺”读成了“cì”,其实这个字应读 là。从字形上看,“刺”和“刺”有细微差别:“刺”的左半部分是个“束”,中间封口,“刺”左半部分是个“朿”,中间不封口。教材上印的是“刺”  相似文献   

5.
《战国策·魏策》“夫专诸之剌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如何理解”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苍鹰击殿”和“休祲”呢?这要从古人对自然物的禁忌说起。  相似文献   

6.
贵刊今年第三期登载了林贻坤同志的《小议齐读课文》(以下简称《小议》)一文,主要归纳两方面的弊端,以证“齐读不是一种好方法”。对此,商榷如下: 首先,《小议》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不足。 1.《小议》指出;“学生在齐读过程中,只能将注意和思维集中到音量和速度上,融在沸沸扬扬的齐  相似文献   

7.
夜泊诗中最著名的当推《枫桥夜泊》,仅寒山寺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考证自宋至今就有七块之多。这首诗体现了羁旅的愁思与枫桥秋夜凄清景色的完美融合。夜泊诗有写得清美如画的,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描写了江上  相似文献   

8.
苗昌云 《科学启蒙》2015,(Z1):93-94
保护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之与人类和谐相处。从古诗歌中我们能深感当年的生态之美。“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兴一首》)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不眠的诗人不禁衷心地赞美夜的“静”美。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谛视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哪儿跃出水面。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景象。“鱼戏新荷动,鸟散  相似文献   

9.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文章记述了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并雪个人的“见陵”之耻,派荆轲到泰国刺杀秦王的史实。全文充溢壮烈气概,又处处涂染悲剧色彩,读来令人感慨万端。《荆轲刺泰王》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文章开首一展泰国争强称霸、侵权略地的历史背景,这既是剌秦王事发的原因,又是为下文作铺垫,可谓开篇不凡。文章接下来写太子丹“请荆卿”到“令武阳为副”,假如本文前峰突起之后,马上就写荆轲剌秦王的动人心魄的场面,而没有对剌秦王之前的准备工作的从容叙述,那就会使读者觉得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在叙述了准备之后又异蜂突起。展开了“易水送别”的悲壮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小学版今年第3期上刊登的《数的整除中若干概念的教学小议》一文,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阅后得益不少。我们也有些补充意见:一、原文第二部分“关于整除和除尽”中的实例之①,恐系作者疏忽,误把“17÷3=5……2”写成“17÷5=3……2”。其实,为突出除不尽的意思,宜把“17÷3=5……2”写成“17÷3=5.666……”。二,就部编小学数学教材来看,除尽的问题也是限制在自然数和有限  相似文献   

11.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标题,其准确性本来无可非议,无懈可击。《语文教学通讯》第10期刊登的马展同志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标题小议”(以下简称“小议”)一文,却断定“这一标题不妥”,说了一串不成理由的“理由”,对课文标题作了否定。我认为《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标题高度准确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救赵”是目的,“窃符”是手段,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性的基本点。全文自  相似文献   

12.
张伟兴同学问:《错字小议》一文里在谈到“正和误和平共处”的错字时,举了“一个不大容易遇到”的例子,即1981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第八版上的一篇小文章《“启示”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篇小文章“连标题带正文,两个‘启示’,四个‘启事’,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但就是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错”在哪里。究竟“错”在哪里呢? 《“启示”的变化》中两个“启示”和四个“启事”是“正和误和平共处”了。将两个“启示”都改为“启事”可不可以?可以,但完全没有必要改,改了反而会削减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我认为文中两个“启示”是作者有意写的两处错,并不是“拿不定主意”而出现的错字。其一,正文中“过去学生宿舍楼门口屡屡露脸的‘遗失启示’被‘招领启事’代替了”这句话里的“启示”,是“过去学生宿舍楼门口屡屡露脸的”,是作者有意展示的贴“启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的《错字小议》有三处疑点: 一是题为《错字小议》,但文中举的例子并非“错字”,而全是“别字”,这就有些题文不符。作为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大家的吕叔湘先生,不可能不知道“错字”和“别字”这两个词语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尽管“别字”俗称“错字”(即用错字),但评论语言文字的专业性文章,还是应该使用规范的、专业的术语为妥,更何况是名望极高的语言文字学大家呢。 再是选例失察。文中选了1981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启示”的变化》,作为正误共处的例子,余以为是误解了原作者的本意。纵观这则报道,原作者是以“遗失启示”到“招领启事”的变化,表明母校学生不仅  相似文献   

14.
一、先秦“乐”的概念《说文解字·木部》:“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虡也.”乐的甲骨文作(?),罗振玉释:“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或增白,以象调弦之器,犹今弹琵琶阮咸者之有拨矣……许君谓‘象鼓鞞木虡’者,误也”.罗振玉所释是乐的本义——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  相似文献   

15.
萨都剌的诗歌创作,在萨都剌生前由他本人编辑成集,名曰《雁门集》。元干文传序《雁门集》时说,萨都剌“尝出其所作之诗曰《雁门集》者见示,予得以尽观”,又说“亦以生居雁门,遂取名集”。但萨都剌生前手定的《雁门集》今已无存。萨都剌的《雁门集》,今天见到的较完整的本子是清人萨龙光所辑注的《雁门集》,为十四卷。萨龙光在介绍这十四卷本的《雁门集》时说:“家中所传之《雁门集》,初刻于明天顺己卯(公元1459),十一世祖宗伯钝庵公,跋中言‘汇辑遗篇,合旧刻二十卷,总而为六’,在赵、李二刻之前。再刻于康熙庚申(公元1680)五世祖葛斋公,亦作六卷,在毛刻之  相似文献   

16.
“拨”是课文《八角楼上》中的一个生字,这个“拨”与“拔”是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作业中很多学生把“拔草”写成了“拨草”。鉴于此,我想了个比较直观的办法,我先把“拨”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个字的右边是什么字呀?”学生立即回答:“是‘发’字。”我接着问:“文中的毛主席在写文章时,忽然发现油灯的灯光暗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毛主席用手轻轻拨了灯芯。”“对,这就是拨灯,你们可要记住‘拨’的右边是‘发现’的‘发’字,而‘发’的左上角的一小竖恰似一根拨东西的小棍棒。”然后我又指着“拨”字的右边说:“如果你…  相似文献   

17.
张相先生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对“不刺”在曲词中的作用有这样两条解释:一在句中用作衬字,犹如“不徕”和“不沙”;二是用作语尾助词,如“颠不刺”、“破不刺”、“淡不刺”、“弯不刺”、“杂不刺”、“嘴不刺”等;并挥出均不为义,只起衬垫语词的作用。这种分析是无可怀疑的。但还存在下述问题,有必要予以补正: (一) 对“不刺”的解释,尚有末尽之处,例如:“真个要我去!姑父,我在家里,那一般儿不做?掏火棒儿短强似手不刺”。(《刘弘嫁婢》一、白) “我见他出留出律两个都同避,相公将必留不刺拄杖相调戏”。(《谢天香》三[醉太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是古希腊第一个真正从理论上探讨灵感何为的哲学家,《伊安篇》中他将灵感比作“赫刺克勒斯石”,并以具有磁引力的“赫剌克勒斯石”为例详细阐释了灵感怎样作用于创作主体。柏拉图对灵感的解说,虽充满迷信色彩,但其中涉及的艺术创作“迷狂”现象、艺术思维的非抽象性等问题对灵感学说的发展深有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四册《听潮》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其中“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犯了杂糅的毛病。所谓杂糅,就是把表达不同意思的两个结构糅合在一起,使得句子的前后两部分纠缠不清。“猛烈地冲向岸边”意思已经完整,作者却又  相似文献   

20.
一概念型题型训练[题型特点]概念型是命题作文最基本的题型,它通常是用一个概念来作为记叙、说明或议论对象的题目,如《尝试》《机遇》《习惯》《意外》等题目。但也有由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或介宾短语来作题目,而以短语中心词为主概念的,这也可说是概念型题目,如《恰同学少年……》《我的母亲》《一次热烈的讨论会》等。即使有些题目中带有“谈”、“议”或用了一些起强调作用的词语,也可列人概念型范围,如《谈“穿着打扮”》《错字小议》《就是要标新立异》等题目,其中的“谈”、“小议”仅起标志文体的作用,“就是要”起强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