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来,到今天是整整的三十五周年了。解放了的中国人民以无比欢欣鼓舞的心情庆祝着这个创造人类新纪元的伟大节日。三十五年来,苏联人民的英勇斗争,一方面粉碎了一切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地提前完成了各种五年计划。这样,就铺平了由社会主义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巩固了以苏联为柱石的和平阵营。苏联人民这样伟大的成就,很清楚,其中是有苏联科学家的重大贡献的。那些重大的贡献,也很清楚的是苏联科学家们遵循着列宁和斯大林两位导师所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众”编者按:苏联“知识即力量”杂志1955年1月号发表“宇宙间的生命”一文后,读者纷纷去信该刊,表示对如何研究行星的问题很感到兴趣。该刊就再请作者巴拉巴舍夫同志写了“天文学家的武器”一文,谈这个问题。本刊六月号已经译载了“宇宙间的生命”一文,对於这个问题,本刊读者也是感到兴趣的。所以再将“天文学家的武器”译载在这里。行星的温度月亮和行星所辐射的热能,决定於它们由太阳那里得到能量的多少。行星把落在它上面的太阳能一部分反射出去,而另一部分则被行星吸收,并  相似文献   

3.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6年4月第1版定价0.13元“在宇宙間,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嗎?”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吸引普遍兴趣的問題。“宇宙間的生命”这本小冊子,就是从現代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和生物学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來解答这个問題。本書是由苏联烏克蘭科学院院士巴拉巴舍夫在苏联“知識就是力量”杂志上發表的“宇宙間的生命”和“天文学家的武器”,以及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齐霍夫在苏联“青年技术”杂志上發表的“天文生物学”这三篇文章集成的,最后,并附列了关于天文生物学的历史的附录。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是苏联各族人民争取不朽的列宁主义思想的胜利的斗争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段短短的历史时期内,这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强大了,而且进步了,这个国家的立国基础是约·维·斯大林用他的创造性的天才不断地发展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有不可摧毁的力量,是因为它是一种真正的人民的制度,它的一切活力都用在增进人民的幸福,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经常增长的物质和  相似文献   

5.
自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人民开创了人类历史最辉煌的新时代,指示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民族的解放道路。三十余年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上已胜利完成,自一九五○年八月下旬起苏联又开始了斯大林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伟大计划——如伏尔加、第聂泊、阿姆达里亚等河的水力发电站的建设工程,里海及阿姆达里亚河下游地区的灌溉工程,西部卡拉库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纪念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的三十六周年之际,当我们伟大的祖国开展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的第一年,当我们全国人民正掀起了在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下向苏联先进科学技术学习的高潮的时候,回顾和认识一下苏联科学所走过的光辉道路是有必要的。本文即是为了这个目的来概括简要而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联在天文学方面的发展和成就以及苏联天文学正在胜利前进着的宽广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金刚石     
“知识即力量”杂志编者按:科学院院士A.E.费而斯曼(1883—1945)是苏联最伟大的地质学家与矿物学家,是关於地球化学的一门新科学——“地质化学”的创始人:他不但是了不起的科学家,而且是出色的科学普及工作者;他的著作如“有趣的矿物学”,“有趣的地质化学”及“岩石回德錄”都是一般青少年读者所熟知的。费而斯曼死後留下了丰富的著作遗产。这些遗著中有许多论文和初稿,都是他在生前集聚起来打算编成几部文集,预定给广大的苏联读都阅读的。费而斯曼遗著中有一部份论文已经在几种期刊上刊出,但是还有一部份没有完稿。他写的关於宝石的短文集现在正准备出版,下面就是这部文集中的一篇论文,是经过E.C.西涅古柏修正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8,(11):24-24
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彼得堡工人和士兵举行起义,组成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联时期,每年都要在首都莫斯科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们祖国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生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促进每一个生产部门进一步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知识就是力量”,给我们指出了生产、工作和学习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学习了科学技术知识,才能促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大踏步的前进! 有人说:“科学知识很神秘,听到科学就有点怕。”我们先来研究科学知识是否神秘、是否真的可怕呢?毛主席早在1942年2月1日“整顿党的作风”中就教导我们:“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本月七日是偉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在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領导下,40年来,苏联由落后的农業国变成了世界最先进的工業国。最近的發展更証明了苏联在科学技术方面超过了最發达的資本主义国家。这是我国人民十分响往的。苏联一貫从各方面帮助我国人民。特別是我国解放以来,苏联对我国的無私援助,更成为我国經济和文化建設中極其重要的因素。这是我国人民衷心感激的事,中苏友誼已經成为国际上友好互助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曾经在“科学大众”上发表过的“电学讲话”、“地质探矿讲话”和“原子能通俗图解”三本书,已经出版了单行本。“电学讲活”一书原载於苏联“知识即力量”杂志,著者是略比庚(原译.梁比金)。著者在书中用通俗生动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般的电学原理和电工技术知识,并且向我们介绍了苏联在这方面的最新成就。这本书适合於我国一般读者阅读,对於机电工人也有很大帮助。在“科学大众”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但真正有机会实现知识成为金钱的梦想,则就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批科技富豪的诞生,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冲击着我们传统的经商观念、教育体制、分配体制和分配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苏联)是航空事业发达的国家。不论是在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上,或在航空理论基础的研究方面:如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的理论及喷射运动的理论方面,都是我国(苏联)的学者占首位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我国(苏联)的航空科学及技术发达到了真正繁荣的地步。由於布尔什维克党及斯大林同志本人的关怀,苏联在各种航空事业的发展上,包括高速度飞机的发展在内,在世界土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对于高速度飞机的进步具有极大的意义。在我国(苏联)此一科学的基础是俄罗  相似文献   

14.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知识经济时代已悄然而至!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信息技术和产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是知识经济的通道,无形资产将成为资本的主  相似文献   

15.
“最主要的”是讲苏联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建设的一本通俗读物。苏联在胜利地结束了伟大的卫国战争之後,从一九四六年起,实行了第四个五年计划,也就是战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说:“新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恢复我国遭受战灾的区域,恢复工农业到战前水准,以至於在颇大程度上超过这个水准。”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法西斯强盗给苏联带来的严重破坏。高炉炸毁了,矿井淹没了,机器厂成了一片瓦砾。苏联人民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是,英勇的苏联人民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恢复了成千成万的工厂、矿山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的技术博物馆是在八十三年前,由科学界的倡议举办的。它是俄罗斯第一个科学技术性的博物馆。它的发展是与俄罗斯进步的科学界相联系着的。但是到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後,这个馆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全苏政治与科学知识普及协会成立以後,苏联政府就把它拨给协会领导,现在已经成为全苏协会的重要宣传基地之一。目前全馆的陈列室和讲演室约有五十馀个。全部陈列品中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表现着苏联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工业生产中的先进生产经验。每年有八十万以上的观众,其中包括工人、学生、技术人员和一般观众。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在过去的几年中,《科学大众》和《知识就是力量》两个杂志,在党的领导下,在科学技术界和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怀和积极支持下,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现在,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的需要和读者的要求,《知识就是力量》和《科学大众》两个杂志从这期开始就合并了。由两个杂志合并而成的新的《科学大众》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知识就是力量》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知识就是力量》理事会理事长申维辰主持。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知识就是力量》理事会副理事长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知识就是力量》理事会理事吴海鹰,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知识就是力量》理事会理事束为出席会议。申维辰对《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相似文献   

19.
刘绍义 《知识窗》2014,(11):43-43
翻开《辞海》及各种版本的《名人名言录》,都把“知识就是力量”归属于培根名下。就连学校的教室里、图书馆的墙壁上,也在这句名言的下面写上了“培根”两个字。其实,“知识就是力量”是咱土生土长的国产货。  相似文献   

20.
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世界新形势给冷战时代大显身手的各国情报侦察机构提出了新课题,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工作重点、目标、手段和方式,改革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之势席卷情侦界。 引人注目的裁减 克格勃是冷战时期世界最大的情报侦察机构,鼎盛时拥有9万多名特工和40多万人的机关职员、警卫人员、边防部队和特种部队。在经历了苏联解体、“8·19”事件和“十月事变”等几次大的政治冲击和内部改组后,今日俄罗斯的情侦队伍不仅由原来的国家安全部降为反间谍局,而且规模也大大缩小,仅保留了反间谍行动局,保卫战略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