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雅》是继承《尔雅》而作的一部重要的训诂著作,作者是三国时代曹魏明帝大和年间的博士张揖。晋郭璞的《尔雅注》、陈隋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唐玄应《一切经音义》等,都曾引用此书的材料。隋曹宪为它作了《音释》。可见它确是一部重要的训诂书,但唐以后却渐冷落了。清代训诂学大盛,乾嘉时,卢文弨曾作《广雅注释》,但未传下来。钱大昭(大昕之弟)作《广雅疏义》,但仅有钞本,为日本人所得,据说后有影本,我未见过。我所读的只有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影印本)。  相似文献   

2.
先秦两汉时期是训诂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与先秦散见于典籍文献中的训释形式不同,汉代出现了较多的系统的、完整的训诂专著。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作为训诂学史上的代表著作,理所当然地成为后世词书编纂的楷模,《方言》《释名》等古籍的编纂也模仿了《尔雅》的体例,但各有不同。《尔雅》《方言》的发展脉络可说是汉代乃至整个训诂学史上最具重要性的训诂内容之一。其中《释宫》《释天》《释草》中的一部分名物释义,通过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并把古代的事物名称和现代事物的名称作一比较,可以揭示《尔雅》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项脊轩志》一文中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中“借书满架”一词,课文未加注释,确为一大憾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译文”,将其译作“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似乎不妥。“借书满架”当如何理解呢?河南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备课资料》第五册(1991年1月第一版,1996年3月第一次印刷)对原教材《文学评论两篇》(现已删除)的“课文说明”后有如下“补充注释”:借,《说文解字段注》:“古多作籍”。《辞海》、《中华大字典》均有“籍,荐也”的义项。《尔雅·释诂》:“荐,陈也。”借书即荐书,荐书即把书陈列出来。全句就是陈列的书堆满了书架。这样理解,似与归有光的门弟相符。  相似文献   

4.
《广雅疏证》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尔雅》“兴于中古,隆于汉氏。”(著作者已不可考,见郭璞《尔雅注》)。如果这事实可靠,它无疑是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深为后世尊崇,公认它是我国古汉语词汇学、词义学的发端,是我国训诂学的始祖。继《尔雅》之后,历代均有人做傚《尔雅》体例,编纂训诂辞书,或著书删补《尔雅》中衍漏之内容,其中佼佼者,当首推三国魏太和年间博士张揖所撰的《广雅》。依据卷首所载张氏《上广雅表》得知,《广雅》原分上、中、下三卷,唐以后析为十卷,共一万八千字,所释训诂名物计二千三百四十五条。其书篇目次序完全因袭《尔雅》,博采汉人笺注以及《三苍》、《说文》、《方言》诸书,增广《尔雅》所未备,故名《广雅》。隋人曹宪为《广雅》作音释,因  相似文献   

5.
郭璞(276~324年),字景纯,生活在西晋、东晋之交。他博学多才,一生享年不多,但写下的诗文著作却不少。虽然没有写过语言学专著,可为前人作了不少注释,这些注释在语言学上很有价值,特别是《尔雅注》和《方言注》。我们根据这些材料,可以了解晋代语音、词汇、方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郭璞《方言注》以及《尔雅注》所反映的晋代方言地理概况,及其与汉代方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尔雅》是汉语第一部词书。自其问世以来,历代均有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前贤囿于时代的局限,缺少必备的资料和现代先进的方法,因而其研究总不能尽美.为了充分利用《尔雅》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于现代词典学.训诂学、词汇学等领域,对其做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众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即《尔雅》《释诂》、《释言》和《释训》三篇分篇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7.
训诂学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它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根据书面语言的实际资料,对文中的字句进行具体的语义分析;二是从实际语言材料中的"语言单位"拉出来,分门别类地说明系统的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历代《尔雅》注本文献串联起来,发现它们不仅呈现了一部《尔雅》文献的传播历史,也是历史形成的粗糙表面轮廓的训诂学学科。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郭注、邢疏和《通志》,《四库全书》对《尔雅郑注》的评价并非至当。《尔雅郑注》是一部优秀的雅学著作,但是,如果要研究《尔雅》还需借助于其他雅学“善本”,不可仅仅局限于《尔雅郑注》一书。  相似文献   

9.
王佳 《文教资料》2014,(4):8-10
本文通过对李善注《文选》(简称李注)引《尔雅》原文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李注引《尔雅》原文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所引文字与原文完全相同,二是与原文不尽相同。“不尽相同”是因为所引文字与《尔雅》有出入,这些出入有的仅是文字上有差异,对意义毫无影响,而有的则导致意义上的差异,使得李注的引文与今本《尔雅》有根本性的不同。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研究李注引《尔雅》与《尔雅》原文在字际关系(通假、同源、异体)方面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张勇 《学语文》2003,(1):26-26
初中语文第三册收录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笔者在教读时,感觉到课本对此文的注释有两个失当之处: 1.虽注但不确切。课本对《尔雅》的注释是:我国古代的辞书,作者不详,大概是汉初的作品。这条注释忽略了《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相似文献   

11.
《桃花源记》“落英缤纷”中的“落英”一词,课本注为“坠落的花瓣”,有些专家则认为“落”应作“开始”讲。笔者认为课本注释是正确的。理由如下:一、“落”训为“始”确有其据,《尔雅》第一条就有,但只见于先  相似文献   

12.
荆楚书社于1988年元月出版了黄建中先生的一部三十余万言的学术论著——《训诂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从书中可以看出,著者遍览群书,广征博引,探幽索微,提要钩玄,条分缕析,要言不繁,力主继承,又多创新,使这部书具有如下特色。一、尊重传统,推陈出新。训诂学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一部好的训诂学著作必须是在全面总结历代学者训诂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再推陈出新,形成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学科体系。众所周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训诂学的萌芽,《左传》、《国语》中就有对《诗》《书》《易》里的难字难句的解释。自秦汉以来,或诠释经史百家,或编纂字典词书,或阐发微言大义,或进行考证校勘,不一而足。历代学者的著述之中既不乏真知灼见,亦有谬误居中,尤其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整个旧时代的训诂实践都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经学的附属地位,没能形成一个有着系统理论的学科体  相似文献   

13.
训诂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它萌芽于先秦,兴盛于两汉,魏晋至唐趋于保守,由宋及明日见中落,至清而复兴。清代训诂学继往开来,成就超越前世。清代训诂学的具体情况,王力作了分析,别为三派:一是纂集派,这一派述而不作,其代表是阮元和他的《经集籑诂》一书;二是注释派,这一派是阐发或纠正前人的训诂,其代表是段玉裁和他的《说文解字注》,  相似文献   

14.
郭璞、字景纯,晋代著名的训治学家、文学家。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及《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的注释工作。景纯注书,往往者义兼注。释义多以个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还记方言以明分别。注中保存了大量晋代语言材料,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参照物。实为研究晋代语百、词汇、语法及方言等语言面貌、了解汉晋语言演变轨迹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具有多方面的描写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价值。在历史方言学方面尤为突出,这与他对方言的深入研究分不开。一、罚由的方言研究方言研究的田野工作开始得很早。东汉应创《…  相似文献   

15.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在古典经学史和汉语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学者黄侃先生称之为“诸夏之公言”、“经典之常语”、“训诂之正义”。自汉代《尔雅》成书后,学者纷纷为之注疏,最著名的有: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北宋初年邢昺的《尔雅注疏》、清代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其中,郭注、郝疏等倍受称颂,独以邢昺《尔雅注疏》,所受贬斥多于褒扬。本文作者初涉训诂领域,在研读《尔雅》的过程中,从邢疏中多受启发,感到对它贬抑过甚,似有不公,特为浅析,以就教于前辈学者。  相似文献   

16.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中的“夜来”一词的意义是什么?课本无注释,教学参考用书中也未作补充注释,有关选本中也找不到注释。看来,似以为此词无何难解之处而不需加注。有人认为“夜来”一词应释为“夜里”,笔者以为不对。将“夜来”诠  相似文献   

17.
《尔雅翼》是宋代的一部重要的名物训诂学专著,它所收录的名物词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该书中的语料可补证《汉语大词典》的若干阙失。  相似文献   

18.
一、古人笔下的“辞”和“词”古人没有对词汇现象作系统研究。《尔雅》、《说文》、《方言》之类,只是汇集语言里的语辞(字)按某种次序进行排列并加以解释以供查阅的工具书,未能显示词的科学认识。古人认识语法现象具有相辅而行的两条路子:一是由“辞”到“虚字”的虚字路子,一是讲句和读的句读路子;二者既和训诂学相结合,又和修辞学相联系。训诂学用为解释的工具,修辞学要求“文质相资”(形式与内容相适应),但它们都没有坚实理论基础。古人固然经常使用“辞”和“词”这两个术语,但从来不曾给“辞、词”下过定  相似文献   

19.
刘友朋  蓝岚 《天中学刊》1999,14(1):77-81
郑玄治学严谨,注释诸经,所下论断,皆有所据,决不臆造。他的《毛诗笺》既重视字、词、名物的训释,又注意章句的析义。其训释的体例如下。一、释词(一)释词有依据。1.宗《尔雅》而不注出处。如《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笺》云:“兹,此;来,勤也。”《尔雅·释诂下》:“兹,此也。”《诗一回风·谷则:“我躬不阅,逞恤我后。”《笺)云:“躬,身。”《尔雅·释治上》:“躬,身也。”(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笺)云:“之,往也。”《尔雅·释枯水):“之,往也。”(诗·大雅·…  相似文献   

20.
《尔雅》是按词义系统的体例对先秦注释所作的大总汇,它通过对古注的系统整理,提出一系列注释方法与条例,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后人注释、翻译古书提供了可靠依据。《尔雅》开“雅学”之先河,堪称辞书之鼻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