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评”一体化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习作例文时,教师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的具体内容,挖掘习作例文的功能,确立适切的教学目标;要聚焦教学评价,让课堂教学增值;要适时使用习作例文,解决学生习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样教学,能充分发挥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掌握阅读策略,有效提高习作例文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2.
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习作起到了范例与指导的作用。在习作例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并能够合理运用习作例文,实现读写结合,以发挥出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修改在写作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的修改往往是耗时低效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评改作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实效。教师必须给学生尝试自我修改作文的机会,否则学生就难以学习并获得这种能力。一、参照习作例文自主评改学生在学一篇习作例文时,就应该进行一次作文。习作例文是作为写作范例的文章,学生的习作是否体现了例文中  相似文献   

4.
从三年级开始,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设立单独的习作单元,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习作方法,方便学生借鉴、模仿。习作例文在选编上呈现编排立体化、题材生活化、指导具体化的特点。基于习作例文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借助例文落实单元习作要素;借助例文联系生活,唤醒经验与构思;借助例文学方法,搭建写作支架。从而帮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习作例文的作用三年级安排的习作例文,是学生作文时的文章举例,是老师指导作文时的凭借。经过几轮教学,习作例文的作用已逐步被老师们所理解,但也有一些老师仍然把它当作单纯模仿的形式,这有拂安排习作例文的意图。习作例文可在下面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1.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有初步地理解。习作例文负有双重任务,一是指导阅读,一是指导写作。阅读是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写作是表达,从内容到形式。要从读和写的结合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从而懂得文章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教学“习作例文”,首先要明确这类课文的编写意图,弄清它的性质和特点,以此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编写的说明,习作例文既是半独立的阅读课文,又是指导学生习作的例文,这就告诉我们,它既是阅读教材,用以指导学生阅读,又是写作教材,用以指导学生习作,它是读写结合的范文。这种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习作例文担负的教学任务。作为阅读教材,它有读的任务,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作为写作教材,它有写的任务,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7.
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教学,本文从选材典范、儿童视角、个性表达等方面解读习作例文的价值定位,并从聚焦写作要素、搭建写作支架、把握教学时机等层面探寻习作例文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习作"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在写作前让学生阅读一篇例文,这篇例文来自同年级学生的习作,因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写作方法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丁晶晶 《江苏教育》2022,(89):32-35
习作例文是深入学习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的关键“用件”。教师要在“知(习作知识)—行(习作行为)”的不断循环递变中逐渐明朗习作例文在评改环节中的价值定位,同时有效运用习作例文引导学生在体例谋篇的发现中省察文路,在言语智慧的发现中省察技法,真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往日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习作例文"的篇目。顾名思义,习作例文是为帮助学生作文时借鉴模仿,结合高年级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而安排的。一般来说,习作例文都比较浅显易懂,语言、情节和读写方法等,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习。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出现,习作例文也随之消失。如今进行作文教学,教师通常在教材外寻找作文资源指导学生习作。这样不仅工作量大,有时还与教材脱节。于是,我们尝试利用现行教材,将文本的内容进行整合,作为新的"习作例文",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11.
“习作例文”的教学一肩挑两担:既有阅读教学的要求,又有写作指导的任务。但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即在进行某一篇“习作例文”教学时,应该为与之相应的习作指导铺路搭桥,让“例文”起到示范的作用。因此,在教“习作例文”时,要把它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特点作为重点,这是“习作例文”与一般阅读课文教学的主要区别。现谈谈我对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习作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作例文”既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互为补充,又在习作教学中起着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学生掌握习作知识、借鉴写法提供了文本借鉴。如何充分发挥“习作例文”指导学生写作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习作例文”的作用,教师应该从文本教学的角度看待习作例文,从“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文难,小学生作文更难。如何使学生走出“难”的困境,让他们轻松愉快地作文,作好文,我采取了三种方法。一、例文习作例文,首先给学生习作提供了一个导向、引入、仿作的机会,同时又对学生的习作起着诱发、推动、促进和渗透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例文的教学是习作的前提、基本。分析、掌握例文的写作特点、结构,则是例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习作的关键。例如,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例文《雨》,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文章的总体安排。作者采用“雨前→雨中→雨后”的时序安排法,而作者在描写“雨  相似文献   

14.
全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就编入了一定数量的习作例文。此类教材,隶属三类课文的阅读课文之列。它通俗易懂,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易于接受。它和其它各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紧密相关:讲读课的读写知识,习作例文往往加以运用;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的内容又紧紧围绕着习作例文,加以编排。由此不难看出,习作例文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指导学生阅读,更侧重于指导学生写  相似文献   

15.
<正>习作例文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范文,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了写作兴趣就能调动起写作的欲望,才能把作文写好。笔者认为,习作例文在写作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一、用好"仿写"学习新事物,大凡从模仿开始,学生作文也不例外,他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就连不少有名文  相似文献   

16.
谈习作例文教学武都县莲湖小学赵彦芳习作例文是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学习作文的示范性课文。每篇例文都是结合每组教材训练的重点设计的。与其它各类课文不同,它起着从阅读训练过渡到写作训练的桥梁作用。所以,抓好习作例文的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教材中的习作例文,是为了更好的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而编排的有别于看图学文、读写例话等类型的课文。它集中编排在三年级及四年级上学期的教材中,篇数不多,但对学生的写作帮助作用不小。关于习作例文的教学,我想谈三点不成熟的看法。双重任务应向“写”的教学倾斜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中,习作例文担负着培养阅读能力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换句话说,习作例文既是阅读课文,要进行阅读训练,又是写作范文,要为写作打基础。但是,我认为,习作例文的双重任务应该要有向“写”的教学倾斜的体现。这个“倾斜”,必须有具体的内容和规定: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写”的教学时间要多于全课书教学时间的二分之一(习作例文的教学一般安排两课时);在“读”与“写”的关系上,阅读理解要为写作指导服务,根基要落在写作指导上。  相似文献   

18.
平时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要想让他们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就必须打破一切束缚学生思想的枷锁,想方设法去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拓宽写作思路;在学习例文时,引导他们进行变式,照着例文的写作方法,写出与例文决然不同的写作素材;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劳动活动中增长见识,认知新事物,积累写作的新素材;对于命题的作文,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新材料,写出与众不同的习作来。  相似文献   

19.
小语习作例文,负有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这类课文的教学,必须与讲读课的教学和习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现以第五册几篇习作例文的教学为例谈点具体教法。小语课本中,每篇习作例文都配置在与它写法相类似的一篇讲读课文之后,因此,教例文时,结合温习前一篇讲读课文能取得  相似文献   

20.
习作例文是供学生习作时参考的文字举例,用来让学生模仿的文章。习作例文,在提供习作文章举例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写作基础知识,为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写作知识练习作文,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习作例文时,我们要注意写作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用文字表达内容的几项基本要求,以便在运用中逐步形成作文能力。我们要注重哪些写作基础知识的教学呢?对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所要注重的,就是中年级教材所安排的五个读写重点训练项目,即学会观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抓住重点、抓住特点。这五个重点项目安排在中年级的四册教材中,由单一到综合,循环反复出现,以便学生体会感知、理解掌握,在实际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