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体现生活化特点有着明确要求:"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寻找."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有太多内质联系,教师要转变教学认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化教学语言、创设生活化教学问题、设计生活化教学训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启动学生数学思维.这样才能有效打造学生数学素质和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2.
窦子梅 《甘肃教育》2014,(15):108-108
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标也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值得教师们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1.善于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数学教学。新课标要求:"从学有价值的数学到学有用的数学,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就是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很多教师越来越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生活化成为我们数学课堂追求的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4.
刘青艳 《成才之路》2012,(21):34-35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便增强学生的生活体会,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次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努力地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最后做到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7,(17):167-168
所谓课堂教学生活化,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化的情境,引入生活化的案例,进行生活化的练习,使课堂内容与生活关联更为紧密。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科,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善于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相连接的纽带,从而帮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更具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如何实现数学生活化呢?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已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师在其中应当扮演合适的角色,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成为现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并且用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数学成绩。本文就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数学语言生活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情景生活化等方面借力生活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倡导数学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经过数学教学活动,得到一些亲身体验。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接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体验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说的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是学习数学应为生活服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解决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生活中应用数学.如何让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今笔者抛砖引玉,以举一隅以反三.一、知识生活化,激活课堂氛围对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知识的兴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能使学生对数学萌生深切的自我认知感,从而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所以,教师要不断升华教学文本,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改造成生活中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且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讲授"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这一重难点时,  相似文献   

11.
李萍花 《甘肃教育》2014,(22):110-110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学生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一、使教学内容生活化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学习资料。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这些材料一方面可以帮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道出了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实用性与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有效嫁接,让数学的产生与运用真正回归到儿童的生活现实。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特点,教师要在明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充分理解新教材的基础上,增强数学教学的生活性。通过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成为教师的理念,构建生活化教学过程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收集结伴而行等有效策略,实现生活数学和课堂数学的转化和沟通,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文洋 《考试周刊》2014,(98):82-82
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强调"生活化"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紧紧围绕着生活化这一主题,契合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背景,使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有效果的还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和趣味性改编,以及应用生活化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得到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双重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生活化教学是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鲜活的生活事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有趣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的真谛,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益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6.
袁松 《黑河教育》2013,(12):44-44
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数学生活化将使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紧密相关,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学会将知识运用到数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文章从知识学习生活化、看待世界数学化,知识应用生活化三个角度阐述以生活化进行数学教学设计,供广大教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本文就这方面提出利用数学游戏教学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职教学是以实践为主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多以实际生活为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触发感悟。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众所周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举出各种实例,刺激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应用意识,使其能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与数学相关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但就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而言,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将中职课堂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呢?本文围绕"中职数学课堂融入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