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大约7亿多吨农作物的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大量的玉米、小麦、豆类等农作物秸秆大量在田间焚烧,不仅产生大量的烟雾和颗粒物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对公路、民航等交通也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秸秆的利用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主要综述了当前秸秆的主要利用技术和国内外利用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的秸秆综合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资源的利用在农业、环保中的意义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及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优越性和经济性;通过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折,提出了秸秆还田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农作物秸秆既是一种污染源又是一种可利用资源为出发点,从法学的视角,以我国现行的农作物秸秆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为切入点,对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针对实际,提出完善政策法规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秸秆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乃至农村环境保护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结合民勤县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和利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民勤秸秆资源潜力和秸秆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民勤区域特色的相关对策,以期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生态化、循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畜产品质量和降低饲养成本 ,近年来河北省多采用农作物秸秆加工处理的饲料喂养牛、羊 ,以减少粮食用量。 2 0 0 1年全省秸秆青贮 10 8× 10 8kg ,氨化 18× 10 8kg,微贮 12 .8× 10 8kg ,秸秆加工处理利用率达 2 2 .3% ,比 1986年 (0 .4 2 % )提高近 2 2个百分点。利用农作物秸秆养殖牛、羊 ,不仅生产了大量的肉、奶 ,而且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 ,也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发展有机农业 ,增产粮、棉、油、果、菜等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低碳农业     
文章探讨了农业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消长关系,着重阐述了我国低碳农业的运用原则与主要模式,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与可持续发展方式,重点列举了低碳农业需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回收二氧化碳作肥料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回归模型比较秸秆利用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目前对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两种方式,即秸秆还田和秸秆作为能源的生物利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实验试点及其下属的华东、浙江、江苏、湖北、山西、陕西等试点的三种中国主要农作物早水稻、晚水稻、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的增产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对效益的比较,通过计量计算、线性规划,用燃料乙醇的产生量作为衡量标准,在将秸秆还田后使粮食增产制备的乙醇量和秸秆直接生产的乙醇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国情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在可预测范围内秸秆还田效益在2016年后将大于其生物质能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 2011年11月29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615号)。这是为贯彻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是加快推进和更具体指导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份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9.
秸秆产出量超过农作物的产量 ,农民一直面临着大量秸秆何处去的难题。据农业部门统计 ,全国三麦、油菜、蚕豆、玉米等各种农作物年产秸秆量达 10多亿吨。如此之多的秸秆出路在何方 ?这对于我国农村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昔日被视为主要炊事燃料的秸秆 ,已逐渐被石油液化气等能源所取代。很多农民只好将大量植物秸秆闲置乱堆或付之一炬。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因此 ,秸秆综合利用已是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出路之一 :秸秆还田我国许多农业区耕地负载重 ,复种指数高 ,土地养分消…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曾于“三夏”期间发出关于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知,要求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许多有关秸秆综合利用资料,表明秸秆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单就国内目前进入实用阶段的利用途径就达10多种。秸秆通过加工处理可作为饲料、燃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则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工程。文章以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结合苏南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提出了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南五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熵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独立性和不相容性,需要考虑不同指标的属性.文章基于信息熵的分析方法,通过获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信息熵,由指标信息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属性识别模型,实现对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和排序.此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被应用到西安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西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则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工程。文章以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结合苏南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提出了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南五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泉州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探讨泉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Hengshui Ci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15 indexes of Hengshui City, such as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 water resource condition, environment condi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were conducted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method from 2004 to 2008. Although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has been growing from 2004 to 2008, the situation and environment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not optimistic because of the severe water shortage in Hengshui. In the future, improving the supply capacity is the key target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发现目前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水质检测和灾害防御能力欠缺、水域局部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也制约了伊犁地区的农业发展;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该重视流域环境保护、加强水利设施的基本建设、提高水利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确立并完善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以期为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走可持续道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保护不力、利用效率不高、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明晰和界定农地产权边界,稳定产权权能,保障产权权益,完善农业自我积累和生态保护机制,是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永续利用的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中国为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逐步加大了对国际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对此,周边国家围绕着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利益关切。中国的国际水资源开发不仅带动了周边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且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新要素。  相似文献   

19.
廖桂莲  何静 《高教论坛》2007,(6):189-192
本文通过对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管理研究进行综述,阐释其概念,并对其研究的现状及意义进行了探讨,着重就社区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培养、森林及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管理、社区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持续利用管理机制、冲突管理、权属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管理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发展的可持续性、激励的有力性、权属的明确性、冲突调解的及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广州市水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对市域水资源利用所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广州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了思考,认为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控制水体污染、节约用水、开辟新水源是解决广州水资源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