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之规定,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行为所承担的责任,实质上是一种无过错责任,被监护人仅是以是否有财产来决定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实质上确立了一种财产能力.这种责任分担方式有过分保护受害人之嫌,也不利于保护被监护人.因此,应当承认侵权责任能力,同时规定有侵权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致害时,由致害人与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并辅之以公平责任,对32条第2款中的“有财产”作严格解释.  相似文献   

2.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孩子独立自主性和责任心培养的基本方式之一。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不认识它的重要性。现在,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儿童发展的小良倾向仍有上升趋势,应该引起全社会成年人,特别是青年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儿童负责任的意识却逐渐淡化,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儿童的生活背景是其中之一。家长和老师只有转变责任的培养观念并付诸于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对成都和重庆两地7所中学的823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包括集体责任心、家庭责任心、同伴责任心、社会发展责任心、过失责任心和承诺责任心等6个维度;被试在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分都较高,反映出中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心水平;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在同伴和过失责任心两个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集体、社会发展、过失责任心三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5.
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责任感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崇尚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要形成与发展孩子的责任感,就必须使他们学会如何承担责任。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家长应清楚要培养孩子承担什么层次与什么内容的责任,或者说,家长应清楚孩子能够承担什么责任、不能承担什么责任。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家长。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隔代家长、代理监护人就是家庭教育的"常务"主导者。基础教育战线的关工委组织和家长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隔代家长、代理监护人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义务,初步了解儿童少年身心成长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郝运福 《教育文汇》2014,(15):24-25
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家长。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隔代家长、代理监护人就是家庭教育的“常务”主导者。基础教育战线的关工委组织和家长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隔代家长、代理监护人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义务,初步了解儿童少年身心成长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要把儿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农村大多数家长的思想和文化素质都普遍较低,就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的教育的责任.有调查显示,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而且能较好地承担起这个责任的家庭只占百分之二十六左右.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工作和所肩负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和解惑,更要在子女教育工作中力争做家长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9.
责任心又称责任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产生的情感体验和作出的相应行为。责任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儿童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许多困难源自于对学前儿童、家长与学前教师的角色认识不清。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学前儿童、家长与学前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和现状,为理解目前学前教育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研究发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母,且主要是母亲承担教育和养护的责任,儿童服从父母的管教并尽孝(主要是对母亲);现代中国教育和养护的责任由父母、祖父母、学前教师共同承担,各主体的角色相较传统社会更具矛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