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室里,“光的反射”正在我的讲解和引导下有序地进行。正当我转身在黑板上画图时,突然“啪”的一声.一颓“子弹”从脑后袭来,在黑板上打了一个白点后,从我的眼前飞走了……  相似文献   

2.
夏云陶 《小读者》2012,(1):19-19
不知不觉,又是岁末。这一年,有满足,有遗憾。把2011年做成一枚书签,夹在书里.轻轻翻过这一页。把2012年扎成一个风筝,慢慢升上天空。我们特别选取了一组适合辞旧迎新之际阅读的心灵暖汤,加入“时间”、“梦想”、“微笑”、“意义”等精神调料,希望你在品味之余,能够醒脑提神,温暖心灵!  相似文献   

3.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4.
王冰 《青少年日记》2007,(9):F0003-F0003
有一次,我在姊妹家看到桌上有一本《青少年日记》.我看见它的封面特别新颖有趣.便情不自禁地打开了.我被里面的文章吸引住了.“青春斑马纹”、“无限沟通”、“菁菁校园”、“紫藤心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潘云军 《职教论坛》2003,(22):53-53
近年来,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已经污染到了职高校园之中。一些学生在校园中不比成绩比穿着、不比节俭比花钱,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谈情说爱上,出现了恋爱“攀比”现象。笔者在一次高职学生恋爱现象的调查中发现,有19%的学生认为职高学生存在着恋爱“攀比”心理。具体表现在:比有无恋人,更比恋人的身高、相貌、才学、金钱等。这一恋爱“攀比”现象,已严重危害到校园这个学习场所,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恋爱“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1.情窦初开,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职高学生身心趋向成熟,情绪易于冲动,思想容易失之偏颇,极易…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1,(2):19-19
在去年大火的贺岁片《让子弹飞》里,刚刚上任的“县长”张牧之有一句台词现在成为流行语:“我要做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这句台词之所以成为流行语,是国人的感受、关注、期待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3年第10期中孙德波老师分析了“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及其应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能使这类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在“子弹打击木块”的模型中,孙德波老师具体分析了“子弹打击木块未击穿”和“子弹打击木块击穿”两种情况,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初态时相互作用的物体有一个是静止的(木块).另一个是运动的(子弹).但在动量守恒的应用中,还有这样一类问题:初态时相互作用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在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某一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如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对于这类问题,如果我们应用“人船模型”也会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现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这一阵子,许多同学都在日记中提到“星期天真无聊。”这引起了我的思索:童年,本该有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无数故事,怎么会有如此糟糕的情绪?我决心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9.
刘洪华 《山东教育》2011,(10):63-64
某日,我和几个老师到外地一所学校监考。这所学校硬件建设可谓一流。但校园墙壁上却有很多学生的“涂鸦”,大部分是同学之间相互谩骂、侮辱的词语.看上去不亚于大街上贴的“牛皮癣”。按说。学校的精神面貌、文明程度与学校的硬件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一次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时,有学生问“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处”字到底当作何解。笔者这才发现,这个“处”字不太好训释。  相似文献   

11.
生死之交     
一个士兵看见自己的好友在战场上倒下.当时他正在战壕中.子弹从头顶“嗖嗖”飞过.他请求中尉让他到战壕外的“无人区”去救回那位倒下的战友。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0,(12):148-148
从此时起.他开始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转变,开始热衷于“我自己来”.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年龄!就让我们把代表自立、更让孩子有成就感以及可以插上想象翅膀的玩具送上吧!  相似文献   

13.
好的词我常常把它当现代诗来读。这并非危言耸听,我的意思是。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古代格律诗的现代版。以前如果有“现代诗”这一词,今天大概不会有“词”这一名称了。词虽然仍有句型、平仄、韵律和字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吴宗彦 《山东教育》2005,(34):29-29
今天要上的作文课是“假如我会克隆,我要……”我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克隆,克隆在医药、基础医学、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作用。然后讨论自己准备写“克隆”什么,“克隆”的东西对人类有什么益处。让学生扮演“校园电视台”的小记者,采访“小科学家”——同学们的“克隆”理想。孩子们的思路渐渐打开了,便开始动笔写却来.  相似文献   

15.
李小霞 《湖南教育》2006,(11):23-2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听众问正在做报告的著名企业家,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但并没有画圆满,而是留下一个缺口.画完后,企业家反问道:“这是什么?”“圆”“零”“未完成的事业”……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企业家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顿了一下,然后告诉听众:“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下个缺口,让我的部下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16.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常称之为“文眼”.我认为.好课也应该有“课眼”.有“眼”的课才有灵气。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画龙没有点睛.顿时失去了灵性。“课眼”既是课堂教学的切人点.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秋.学校新校区开始启用。可在建成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偌大的校园却没有任何艺术装饰,所有建筑物上也不见一字一画。显得十分清凉,外人看了都觉得奇怪。说实话,我哪里不知道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只是担心,如果找不到一位合适的“大师”,设计不出与百年老校文化相融、与校园建筑格调和谐、与我的办学理念契合的文化氛围。那将会留下永久的遗憾。作为江苏省东台中学的校园文化必须高品位、高格调:和谐、气派、永续。让生活在校园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效率更高。日常心情更好,审美情趣更浓,有自豪、惬意的感觉;还要让第一次来我校的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有那么一种“这一个”、“不一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人生就是一只储蓄罐。我轻轻地一摇,清脆的铃声便在耳边回响……我取出较大的三枚,闪耀着光芒的“坚持”、“努力”、“自信”便呈现于眼前。  相似文献   

19.
刘旺 《考试周刊》2010,(55):49-49
由“教”到“不需要教”,中间的过程长短不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缩短这一进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音版的音乐教材在我看来就是一本百看不厌的书.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卷让我每翻每受启发,每翻每有新想法。“情、美、活、实”这四个字是我对人音版教材的概括总结。“情”指的是情趣和情节.每一课编排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节.充满儿童气息,饶有趣味:“美”指的是画面非常美,鲜艳的色彩.合理的布局,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冲击;“活”指的灵活,教材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灵活.给教师遐想和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