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潘小霞 《教师》2023,(6):51-53
福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成为现阶段教师的热点研究话题。文章分析了智慧教育平台概念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教学内涵,以智慧教育平台为例,深入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旨在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从研究不同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入手,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芳 《教师》2019,(1):82-82
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具体做法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专业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思路,开阔学生视野,最终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课堂的助学要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计学习活动背景,借助信息技术收集活动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活动形式,运用网络展开活动互动,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更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当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一线教师在多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中验证并形成共识——课堂教学中实施得当的信息技术手段会促进与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实现教学层面的新旧动能转换。文章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中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转变,探索了其在“浸润式”教学模式下各教学环节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并展望了信息技术在构建道德与法治学科“浸润式”教学模式下一阶段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时政热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阅读”时代已经到来,教师通过“微阅读”在课前、课中、课后将时政热点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辅助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冯忻 《甘肃教育》2020,(3):185-185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并且涉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由于学生涉世未深,受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要他们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单靠教师的说教是不行的,而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33):107-108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基本认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理解程度,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受到了众多的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培养小学生德育精神的重要阵地,需要教师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向学生传递有效的学习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活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主要论据,具体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作业改革的与时俱进、信息化技术赋能成为诸多一线教育学者重点研究的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现作业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作业改革进程的持续前行。基于此,在分析了“双减”下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中的应用价值后,探寻“双减”下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中的有效策略,旨在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性变革教育的作用,为推进“双减”的高效落地提出智慧解决方案,着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与“养成”,自当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只有明晰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与能力要求,我们的培训、教研,乃至教师的自主学习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实现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下,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实现了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枯燥的知识生动、直接以及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提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给予教育同仁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互惠双赢”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有利于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科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学科知识和能力更新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信息搜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运用能力以及信息道德水准和信息意识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品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生活元素导入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生活化课堂活动,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连接;开展生活化案例教学,强化道德法治知识的运用;开...  相似文献   

14.
廖木娇 《亚太教育》2019,(11):126-126
道德与法治课程将“道德”与“法治”进行了深度融合,使得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立足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其在掌握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过程中,深刻感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精髓。基于此,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尝试从课堂导入、新知讲授等方面入手,并在本文中就如何有效实施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78):111-112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各种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软件逐渐应用到生活中,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多媒体的突出代表就是微课,由于传统课堂时间有限,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课下自行理解,微课的出现给学生自学、复习,教师讲解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本文试析微课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为题,从试析微课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的问题以及基于试析微课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的问题策略等两方面进行探讨,寻求基于试析微课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的问题策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很多工作与学习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样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拥有了更多新的取向与路径选择,而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把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联系起来,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面,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姝婷 《天津教育》2023,(26):43-45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很多人生道理、规章制度、行为规则等,教师在讲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优势和价值,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特征(一)形象性特征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无味、枯燥”,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听教师“讲大道理”,无法全神贯注地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8.
刁亚娅 《成才之路》2023,(33):125-128
随着现代社会背景的不断演变,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为应对挑战,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教师可运用实境教学,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高品质课堂。实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课前搜集实境资源加工信息,课堂体验实境资源激发情感,课后实践实境资源学以致用,以拓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视野,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下,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便利,还为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知识点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如果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可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探究。基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结合展开分析,并总结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更有效地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符合教学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特征,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生活化特征明显的科目,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呈现形式,让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基于此,本文笔者围绕信息技术探究如何创设生动情境、如何促进合作互动、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如何延展教学内容,以期为优化课堂教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