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WaterLight手提灯”创设情境,通过WaterLight简图绘制、原电池原理探究的对比实验、原电池构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展开WaterLight发光之谜项目探究之旅,实现原电池模型的建立、优化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海洋电池原理分析及模拟,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铜锌原电池作为学生学习原电池的基本模型,不具备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普适性,从而导致师生对原电池的理解存在诸多困境.对北京市某示范高中的158名高一学生进行测试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电极材料必然活泼性不同","电极材料的不同是产生电势差的本质原因",学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局限于铜锌原电池模型.基于此,构建了原电池认知的通用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汪雪 《化学教学》2022,(11):61-65
围绕“原电池”中的三种模型(单液、双液和离子交换膜原电池模型),在多个问题情境的探究中,设计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原电池模型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批判性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评价,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使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原电池原理,我对高三《化学》选修本P49页“原电池示意图”作了改进,制成了“原电池原理演示仪”。  相似文献   

5.
原电池实验是高中化学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原电池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提升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切实体会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以及训练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发展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6.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原电池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考试的热点。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是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同时又能促进对原电池原理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原电池是现行高中化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还是高考试题的热点.然而,学生在学习电极反应式书写时,不知如何下手.本文笔者旨在通过原电池反应原理的探究、常见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例析,提高学生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中的"原电池"教学为例,从原电池的反应本质、电池结构、工作原理和电池性能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若干教学建议。认为化学教师应该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探路者,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推敲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化解认识发展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雷钰娜 《化学教与学》2023,(6):41-44+40
以“玩具小车”的跑动、玩具车电池的设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情境串,设置“原电池的初拆”“原电池的深剖”“原电池的改装”与“原电池的未来”四个环节,通过问题链启发学生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要素,了解化学电源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关注能源问题,形成环保意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原电池和电解池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具体应用,探究电极反应发生的原因,是理解及应用原电池、电解池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在分析、研究原电池或电解池的问题时,要紧紧抓住氧化还原反应这一主线索。同时,应根据教材原理将原电池、电解池知识区别透彻,否则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出声思维技术对30名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在经过必修模块"原电池原理"学习后的认知水平进行了测查。通过测查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识记水平,多数学生能达到初步理解水平。(2)学生对原电池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很好地领悟和理解。(3)学生对原电池原理只有达到了理解水平,才能快速准确地解决一些复杂原电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重要载体。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设真实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提供学习支架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对单液电池的构造进行改进,优化装置,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要素,并建构原电池的装置—原理二维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二维模型图实现表征转换,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达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高中化学新教材原电池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高考的热点.书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是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同时又能促进对原电池原理的掌握.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呢?掌握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许洁婉 《化学教学》2006,(11):26-28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原电池》一节,按照教材安排,先做原电池演示实验;再讲原电池化学原理。笔者认为美中不足的是:1、集中做演示实验,学生脑子一下对各种现象无回旋余地,印象不深,不利思考。2、实验与理论结合不够紧密。3、就原电池的组成、形成条件和化学原理不太  相似文献   

16.
对原电池原理的清晰认识和正确理解将影响到整个电化学知识体系的学习,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实验探究和由浅入深的理论分析,是学生轻松学好原电池原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2.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的总反应式。3.培养学生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原电池原理的清晰认识和正确理解将影响到整个电化学知识体系的学习,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实验探究和由浅入深的理论分析,是学生轻松学好原电池原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郭瑞 《化学教与学》2012,(6):85+59-85,59
文章阐述了对原电池工作原理讲解思路的思索,通过物理和化学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引导学生应用物理上学习过的知识从本质上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概念。  相似文献   

20.
概念教学应遵循学生概念发展的进阶性。作为评估学生认知水平的理论,SOLO分类理论可以指导和评价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层级式发展过程。以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教材“原电池原理”的教学为例,结合新课标(2017年版)和新人教版教材对该内容的要求,利用SOLO分类理论确定概念进阶。并以概念进阶为标准制定教学和评价目标,设计促使学生概念水平进阶式发展的教学过程,以使学生形成“原电池原理”的思维模型,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