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预言:导致人类最终毁灭的恰恰是人类自身。某些国家的核武器虽可以让地球毁灭几十次,但我以为,人类最大的危险不在核云盖顶,而在人格的堕落,人文精神滑坡。何谓人格?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说:“人者何?人格之谓也。”就是说人格就是人。简而言之,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或者说指一个人的日常“为人”。古人就曾经说过,人生天地间,为人当自尽人道。高尔基也说:“世界上最好的职位是做一个人,但要做一个大写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健康的人格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善良,持之以恒的韧性,欣赏理解和宽…  相似文献   

2.
一般意义上讲的人格是人的品格操守,真正意义上的人格是人生格局养成与操守。心理学意义上讲的人格是指: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行为特征的总和,也就是指人的特定的行为模式表述出来的关于自身的精神价值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3.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指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道德人格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评价,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单凭着某种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要“闯荡天下”是行不通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事业失败,并非是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因为“为人太差”,做人不行,也就是不具备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比如,不讲信义,不关心集体,  相似文献   

4.
教师精神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姿多彩且富有活力与创造性的园地,而教师的人格和个性的独立与自由是这个园地的两道最亮丽的风景。人格——Persona(拉丁语)即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教师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就是指教师自己能  相似文献   

5.
一所谓道德人格,就是指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道德人格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评价,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单凭着某种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要闯荡天下  相似文献   

6.
教学反思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也就是指自己对这一段时期的某种教学行为、活动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和分析的一种活动。教学反思可以是单方面的,也可以是多方面的。一个勇于反思和善于反思的人,一定是一个进步的人。  相似文献   

7.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生,起最大作用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德商.所谓德商,就是指测定人的道德素养的一种指标,具体是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当时社会所公认的道德操守、行为规范.家庭对个人的德商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的德商培养,重点应在道德心理品质、道德人格品质、道德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感恩意识是我们人类生活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思想品质,也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它既可以体现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同时也可以体现在学生与老师、下属与领导、朋友与朋友、兄弟与姐妹之间。懂得感恩就是懂得做人,了解感恩便是了解了人生。从字面上来讲,感恩就是指将自己的感激之情通过某种形式传达给对方,并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情谊。当一个人懂得了感恩,他才能够真正地关爱他人,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感恩意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语文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科目,可以更好地融入感恩教育,借助其中的一些文章来诠释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感恩。该如何具体地将感恩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中呢?  相似文献   

9.
人格一词源于希腊文,最早指戏剧中的假面具,后经历史演变,已从具体的名词变成一个抽象的内涵丰富的概念。我国心理学家把它界定为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就是指人的稳定特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现代化素质就是最重要的国力。而人的现代化素质离不开健康的人格。因此,及早地对孩子进行人格塑造,是祖国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人格的定义可以从法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进行界定,但归根结底都是关涉到如何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身体等方面的健康、协调发展。婴儿没有人格,幼儿也没有人格,但这两个年龄段却正是“人格”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塑造阶段,是蕴育“人格”的种子,其产生与发展必然要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进而影响到群体、社会。我们历…  相似文献   

11.
<正>"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人格是一个人的特征、性格、态度和习惯的有机融合,也就是人的道德品质。人格是一个人的基本涵养与宝贵财富,人格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可以使人无往而不胜,高大而伟岸。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虽不能直接获得物质富有,但能让幼儿在尊严和荣誉中获得回报。"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不要轻视幼儿时代的重要性,在幼儿时代对不良习惯、态度及时加以教育改正,不但可以事半  相似文献   

12.
教师人格在师生交往中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也称个性。对于人格概念,由于站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术领域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的思想家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侧重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角度理解人格,可以把人格看作是一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把它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表现的独特的动作、思维和情感方式的一套社会性行动倾向。既指一个人在社会情境中特有的行为模式,也指这些活动对别人的影响。教师人格,就是教师的个人的人格规定,是教师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是教师认知…  相似文献   

13.
陈娅清  陈刚 《科学教育》2006,12(2):50-51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指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同事、上司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是教师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对待它。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也能够减少教师的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1现代教师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1平等原则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里说的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在一个学校里,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都是平…  相似文献   

14.
心灵等高     
可以不是伟人,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英雄,但心灵要与他等高;可以不是智者,但心灵要与他等高。所谓卑微者不是指一个人成就、地位的低下,而是指心灵卑微导致的人格低下。所谓高贵者也并不是一个人功可遮天盖地,而是指心灵高贵而导致人格崇高。  相似文献   

15.
创新人才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就是指一个人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创新人才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文化、个性人格品质等。培养策略有:建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新理念;把想象和创造还给童年;重视基础教育;大学教育要重视教育创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所谓教师的口语艺术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规范的、准确的、生动的话语,向学生传授知识时的口语表达技巧。教师口语艺术是教师教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运用艺术。它体现出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也是教师人格美和语言美的统一。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了他的语文素养。教师的口头语言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学生产生心  相似文献   

17.
都说,一个人可以不漂亮,但是不能没有气质。正所谓“人因为可爱而美丽”,这“可爱”就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同样,从教师的角度看,一堂好课也应该有其独特的气质。  相似文献   

18.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每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具有决定性作用。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得普通人成长为务实的自我实现者和超越的自我实现者,可以使得思维型人格与艺术型人格成长为综合型人格,可以使得内倾型人格与外倾型人格成长为综合型人格,从而使得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早期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学前期儿童的阅读。可以说,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它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空间。研究表明:幼儿在3~6岁期间,是其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其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英语素质就是指一个人对英语的相对稳定、内化的能力,也就是指一个人对英语交际的驾驭能力。本文从英语教学的实践出发.阐术了高中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