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群体,是相对于本地学生而言的,很多城市学校都接纳了或多或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教育对象,我校就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省级实验小学。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文素养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不揣浅陋,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某地区经济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流向这里。这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随着自己的家长漂泊在不同的城市之间,穿插于不同的班级之间,这些现象在小学比较多。外来打工者子女不同于一般的插班生,他们在语言、生活和学习习惯上与本地学生有着诸多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在面对外来务工者子女受教育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发扬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博爱"精神。一、外来务工者子女学习现状1.令人担忧的学习问题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习问题很多,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56):164-165
本文以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例,对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对策,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意识,改变思想态度;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实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资助奖励制度;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举措,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外来务人员工子女学校生活语言以及教育语言标准的定性分析,总结了外来务工子女"语言习性"的特征及其与学校所要培养的"语言习性"之间"质"的差异,揭示了学校教育通过语言"再制"不平等的机制,展现了外来务工子女在学校教育微观处的"不平等"遭遇.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外来务工人员比例的日渐上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深入调查,发现他们在阅读水平和习惯上受到严重束缚和压抑,有几个甚至没有学过写作文。他们的语文学习普遍存在着"三不"现象:不愿读,不善说,不能写。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阅读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着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带来了严重的教育问题。要重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未能很好适应暂居地学校教育的问题。深入分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未能很好适应暂居地学校教育的原因。从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未能很好适应暂居地学校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中的四种常见问题行及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7.
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外来务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在考察西方推行教育券制度的实践基础上,探究将教育券制度引进来作为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农村,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文章将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区四千多万外来务工人员远离继续教育资源.谁来建设工厂区"教育基础设施"?谁来"送教上门"?谁来分担教育成本?在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通过当地政府与所在企业和当地其他利益相关人"协商"形成教育成本分担模式不但是合理的、现实的,而且也是易推广、可持续的.如果通过利益相关人的共同努力,使外来务工人员潜在的年教育成本分担意愿700亿得以实现,则能为培养中国高素质的基础劳动力和合格公民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外来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渐渐凸现出来。虽然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解决了大部分外来流动儿童的上学就读问题。但在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出现了外来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实践活动中,支持性环境创设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目前外来流动儿童支持性语言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兰州市一个穆斯林社区——柏树巷社区为个案,在对社区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生存状况及其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阐述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以期寻找解决城市穆斯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并为改善其受教育状况提供可供参考的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13.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刚融人到城市,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忙于生计,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对子女的教育往往疏忽、简单、粗暴。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工作稍有失误就可能增加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4.
外来务工子女普遍存在着接受城市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本文旨在解构外来务工子女在接受城市教育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及影响因素,提供社会支持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量外来民工举家迁入大城市,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为大城市政府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广州市的个案研究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对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上不到位、不完善.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城市政府应将其纳入城市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资助切实保障外来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通西郊小学租住在港闸区的外来学生的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等五大问题。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水平、政府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17.
我镇作为省"十二五"规划首批"小城市建设"乡镇,吸引了很多的外来人才和劳动力。民工子女的就学和健康成长已成为我镇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少先队组织,更应针对外来队员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利于他们及早融入新集体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内外队员优势互补,以最好的状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家庭、服务于学校。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43):176-177
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的学校教育融合其本质属于城乡两类群体对话,需要两者的自我理解、相互理解。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却存在因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学校教育中隐含的福利观、同化观、物化观等,无法体现教育公平性的问题。基于此,文中从学校引导层面入手,探讨学校在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健康行为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继而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及方式。  相似文献   

19.
俞瑾 《教学随笔》2013,(18):165
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入了城市,而留守儿童、外来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突出问题,而且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是本课程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从留守儿童、外来儿童的现状分析入手,查找具体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留守儿童、外来儿童学习和思想教育的多个方面,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在关爱的照料下,有一个光明健康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顾文伟 《中国德育》2014,(24):36-39
正"教""育"两字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上行下效"的教育,是长善救失、立德树人的教育,是教"孝道"的教育,是为孩子一辈子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我校地处江阴国家高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本地居民向城市内迁移,外来务工子女逐渐增多,如今外来务工子女在校占比已接近50%。近些年来,我们以"幸福的现代中国人"为培养目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