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一是朗读的时间要充分;二是要给学生选择朗读内容的权利;三是鼓励学生个性化地朗读表达;四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五是注重朗读的综合效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最经常的、最重要的阅读训练。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3.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每一节阅读课中,我们都在朗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适当的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培养素质。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风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指导朗读则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找准读点、体悟人物情、传授技巧等方式进行朗读指导,实现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怎样的朗读能让学生人心、入情、入境?笔者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论述了优化朗读引导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句话强调了朗读的功能及其重要地位。可见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怎样的朗读能让学生入心、入情、入境?笔者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读,贵在实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朗读方面"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要让学生"喜欢读,感受朗读的乐趣",并且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俗话说,读一书,增一智。要想学生有兴趣地去朗读,首先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去  相似文献   

14.
朗读,语文教学之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在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朗读而言,常常有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小学生发展语感,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优化朗读教学。如何优化朗读教学呢?我在平时的观察和思考中得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正如语文大纲所说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学生朗读能力的获得和朗读习惯的形成,只有通过训练来获得。怎样进行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近来听组内几节课,发现许多教师未能充分理解新课标精神,朗读教学流于朗读技巧的训练,没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到文本,没有使朗读成为学生情感共鸣时的宣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开启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小学生发展语感,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优化朗读教学.如何优化朗读教学呢?我在平时的观察和思考中得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