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识横峰窑     
尹青兰 《收藏》2011,(6):74-77
横峰窑是江西境内一处烧造青瓷的窑址,文献有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江西文物专家曾对该窑址进行过调查,但一直没有进行科学的发掘,其真实面目仍然不清楚。面对谜一般的横峰窑,本文对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采集自窑址和墓葬出土的横峰窑青瓷加以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伍秋鹏 《收藏界》2013,(9):61-64
据文献记载,唐宋时期烧制贡瓷的瓷窑有浙江越窑、龙泉窑、河北邢窑、定窑、河南巩县窑、邓窑(内乡大窑店窑)、陕西耀州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建窑等。唐宋时期,四川地区的瓷业发达,窑场众多,从现已发  相似文献   

3.
李辉柄 《收藏》2010,(5):22-28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明清时期以江西景德镇为全国烧瓷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景德镇出现了“官”窑“民”窑并存的大发展时期。“空白期”指明宣德以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1464年,以下简称三朝)的瓷器。由于没有发现其中任何一朝带官窑年款的瓷器存世,因而提出“空白期”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吕成龙 《收藏界》2010,(11):47-52
几百年来,我国史书中一直有关于五代时"柴窑"的记载,但由于无法确定窑址和实物,致使"柴窑"至今仍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美丽传说"。特别是对于其窑址所在地,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目前有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江西景德镇窑、河南郑州窑、河南禹州窑、河南新密窑、陕西铜川耀州窑等几种说法。近些年来,新闻媒体也不时冒出某某人或在某某地发现了"柴窑"瓷器的记载,但最终都不足为信。  相似文献   

5.
余家栋 《收藏》2007,(8):44-48
江西丰城市在唐时属洪州,1992年至今,文物考古部门在江西丰城洪州窑遗址发掘出土各类窑工具和青瓷器计11985件,并在丰城辖境内6个乡(镇)、19个自然村调查核实了20余处古瓷窑址。大致范围从南面的河州乡罗坊窑址到北面的同田乡麦园、龙雾洲窑址,东西由曲江镇的郭桥缺口城至西面尚庄镇黄金城窑址,相距20余公里。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3,(7):190
"郎窑红"于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抚郎廷佑主持景德镇御窑厂时所创烧,以追求红宝石效果为宗旨。收藏界有"家有郎红,子孙不愁"的说法。这件郎窑红胆瓶烧制于2009年,郎红色泽纯厚、流淌自然,被誉为当代郎窑红典范,曾在2010年香港国际古董展惊艳亮相,具有极高的收藏、拍卖价值。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19)
正民国时期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时期,也是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动荡、大转变的历史背景下,全国瓷业虽然出现了萧条、衰落、艰难、困顿的生产态势,但江西景德镇窑、广东石湾窑、福建德化窑、湖南醴陵窑、浙江龙泉窑、山东博山窑、河北磁州窑、陕西耀州窑等,这些历史名窑仍然坚持生产民间用瓷而获得生存发展的奇迹,并为后人留下了数量众多的能够反映时代风尚的珍贵器物。其中尤以景德镇窑为突出代  相似文献   

8.
金溪窑探密     
吴定安 《收藏界》2011,(2):52-55
江西金溪蕴含着丰富优质的瓷土资源,有悠久的制陶历史,两宋时期的金溪窑属以景德镇湖田窑为龙头的青白瓷窑系,冯先铭先生编著的《中国陶瓷》教科书已有涉及。四川大学陈德富教授编著的《古陶瓷收藏与鉴赏》(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对金溪窑也作了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彭明瀚 《收藏》2013,(13):62-69
陶器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创造,瓷器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项巨大贡献,在1万年的陶瓷历史长河中,陶瓷大师们"点泥成金",创造了许多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瑰宝,雕塑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品种。陶塑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江西商代吴城文化时已有原始瓷塑,晋代洪州窑生产的青瓷谷仓盖上常饰以堆塑人物纹和鸟兽纹。宋代江西吉州窑、湖田窑、白舍窑等窑场均大量生产供人们观赏把玩的雕塑瓷,装点环境,美化生活,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需求。吉州窑瓷塑以巧拙相生的造型手法,  相似文献   

10.
彭明瀚 《收藏》2013,(7):62-69
陶器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创造,瓷器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项巨大贡献,在1万年的陶瓷历史长河中,陶瓷大师们"点泥成金",创造了许多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瑰宝,雕塑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品种。陶塑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江西商代吴城文化时已有原始瓷塑,晋代洪州窑生产的青瓷谷仓盖上常饰以堆塑人物纹和鸟兽纹。宋代江西吉州窑、湖田窑、白舍窑等窑场均大量生产供人们观赏把玩的雕塑瓷,装点环境,美化生活,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需求。吉州窑瓷塑以巧拙相生的造型手法,  相似文献   

11.
叶丹洋 《收藏》2013,(15):57-59
石湾窑位于广东佛山石湾镇。明清时期,佛山石湾镇与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并称为四大名镇。考古调查发掘的资料表明,石湾的陶瓷生产至迟可以上溯至唐宋时期,明清时趋于鼎盛。佚名古籍《南窑笔记》中关于《钧窑》一文有记载:"明有宁青窑仿钧一种,颜色薄暗,五色杂沓。广窑亦有一种青白相间麻点纹者,皆瓶钵之类。胎骨轻脆,不堪赏鉴。宜兴挂釉一种,与广窑相似。"这里所说的"广窑"即石湾窑。由此可见明清时有许多窑口模仿钧窑的窑变花釉。石湾窑善于模仿钧  相似文献   

12.
魏佩 《收藏界》2014,(1):143-143
2013年12月9日,在江西乐平市召开的景德镇唐代南窑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告诉记者:“景德镇乐平接渡镇南窑考古发现唐代最长龙窑遗迹,是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把瓷都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了一步,具有正史补史的作用,为探讨景德镇早期的陶瓷历史、窑业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业和青釉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尹青兰 《收藏》2014,(10):50-58
素胎瓷,是没有施釉就入窑高温烧成的瓷器,也有"生瓷"之称。素胎瓷在宋代的江西就多有烧造,并且烧造的窑口也不限于景德镇湖田窑,南丰的白舍窑、吉安的吉州窑等均有烧造,产品一般为佛教造像和随葬明器。北宋时期的佛教塑像多为素眙,或素眙加彩。如1966年拆除江西省吉安市北宋江仕澄塔(编者注:该塔二层南面门楣上嵌有一方砖,  相似文献   

14.
王志军 《收藏》2001,(3):38-40
“影青瓷”是宋、元、明初几个朝代在数百年问以江西景德镇窑场为中心所烧制,并影响到江西省的南丰、吉州等地及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广大地区的一个著名陶瓷品种。甚至在河南禹县钧瓷窑场中,也发现有宋代时用当地的原料、工艺仿烧的具有北方特点的“影青瓷”。  相似文献   

15.
清代德化青花瓷装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汉杰  卢金钊 《收藏》2001,(9):30-34
德化窑青花瓷具有典雅的艺术魅力,素为世人青睐。明代德化窑青花器品种尚不丰富,且多为粗瓷。进入清代,德化窑白釉瓷退居次位,而青花瓷却跃居主导地位。它是开放在中国瓷苑上的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其制作和装饰以其独树一帜的地方风格和鲜明感人的艺术特色,形成了“德化窑”流派,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尹青兰 《收藏》2014,(19):50-58
素胎瓷,是没有施釉就入窑高温烧成的瓷器,也有“生瓷”之称。素胎瓷在宋代的江西就多有烧造,并且烧造的窑口也不限于景德镇湖田窑,南丰的白舍窑、吉安的吉州窑等均有烧造,产品一般为佛教造像和随葬明器。北宋时期的佛教塑像多为素眙,或素眙加彩。如1966年拆除江西省吉安市北宋江仕澄塔(编者注:该塔二层南面门楣上嵌有一方砖,上刻“临江军清江县钟秀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6,(19)
正2016年7月23日,"诗意的彩瓷——长沙窑瓷器艺术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是长沙窑首次全面赴京展示。20世纪,随着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深入,唐代"南青北白"之外,瑰丽的彩瓷窑——长沙窑横空出世。长沙窑以彩瓷立窑,以文化立基,这是唐代任何窑口所不可比拟的。2012年,文博界有声音认为,应该予以长沙窑新的评价与定位,提出"南青北白长沙窑"的新命题,将长沙窑与"南青北白"并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作为鲜有记载的唐代民间  相似文献   

18.
王剑平  王立新 《收藏》2001,(12):20-21
70年代中期江西景德镇生产的“主席用瓷”(见《收藏》2000年第6期)近年受到藏界极大追捧。2001年夏。湖南醴陵当年秘烧的“主席用瓷”又在长沙浮出水面。被文物界和收藏界誉为末代“红色官窑”。详情且看:  相似文献   

19.
李训刚 《收藏界》2013,(8):63-63
这款宋代的青白釉执壶现藏于江西九江博物馆内。壶高22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7厘米。喇叭形口,束颈,细长流,扁条形柄,鼓腹,底内凹。肩部刻划花纹,腹部刻划三道弦纹。通体施青白釉,底无釉。执壶为古代盛酒用具,注为温酒用具,两者通常配套使用。经专家鉴定,这款青白釉执壶为宋代景德镇窑烧制。据该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最初的执壶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已形成了这种执壶  相似文献   

20.
赖金明  万水标 《收藏》2010,(3):24-30
龙泉窑是宋元时期的著名瓷窑之一,享有“民窑巨擘”美誉。其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臻于鼎盛,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烧造历史长达千年之久。其窑址广泛分布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庆元、景宁、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青田、文成等县市,进而影响邻近的福建、江西甚至更远的地方,形成一个窑场众多、分布广泛、规模宏大的瓷窑体系,其中仅龙泉境内的古代窑址就多达360多处,生产规模壮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