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导入设计] 1.教师展示三杯饮料(雪碧、白醋和热水),请三位学生上台看谁能准确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准确地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喝错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导入设计】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伙伴,他叫明明,今天他又遇上烦心事了,(师画苦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学生表演)[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 【导入设计一】 1.出示句子,并引导学生读一读。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五课。 【导入设计一】 (用CAI课件播放泰山上的挑山工肩负重荷奋力登攀的情形,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观察、想象、体验。) 师: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江涛 《江西教育》2007,(7):13-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十三课。 【导入设计】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会唱的就跟着唱,不会唱的就跟着哼。(师播放《好汉歌》的录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导入设计一】 师: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礼物。先请看——(播放多媒体课件:《蝴蝶纷飞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彭琅 《江西教育》2007,(7):76-7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十九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我听说实验小学开展了“诗词素养”教育活动的实践。有的同学能背30多首诗词,现在我请几个同学来背一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课。 【导入设计】 1.今天是语文课,可是老师想请教大家两个数学问题。2.出示钟表模型。(全班沉默1分钟,体验时间的流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导入设计】 教师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时多媒体展示草原风光画面。师生共同欣赏画面,学生不时发出“啧啧”“啊”的赞叹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八册第二十七课。 【导入设计】 师:(饶有趣味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兴奋地)喜欢!师:(声情并茂地)从前,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导入设计一】 (播放课件,配以动情的描述和低沉的背景音乐。) 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特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看,这就是当时的情景,你们看到了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课。 【教学片段】师: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了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洁 《江西教育》2007,(7):11-11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导入设计】 师: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璞玉(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献给了楚厉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导入设计】 师:美国有一家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这本杂志每年都要评选全球的年度新闻人物。当选年度新闻人物的大多是对人类有卓绝贡献的人或是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一册。 【导入设计一】 1.播放《可爱的太阳》的录音带,师生齐唱,感受太阳的温暖。2.师:你们看,太阳公公散发出了光芒,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还会洒到哪里?(生答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课。 【导入设计】 1.观看课件,进入情境。师:先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注意认真地看,仔细地听。 (课件播放动画图:雨后的清晨,一轮红日刚刚从东方升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1)《春雨》主旨的理解。(2)理解呈现主旨的表达技巧。 说明:《春雨》是梁遇春先生《春雨》集子中的一篇赞咏春雨的文章。被选编在高中第三册《语文读本》里。读过这篇文章的学生说“语言不错但不太好懂;要表达什么不太清楚”。对于学生的疑惑,笔者确定上述两个教学重点,意在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十六课。 【设计理念】提倡孩子应学会这样的“发现”: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心灵的感动、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发现情趣、发现细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十四课。 【导入设计】 上课开始,教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神秘地说:“老师手上有一封信,是写给我们一年级全体同学的。想知道是谁写给你们的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创意】指导学生编写回目。【创意说明】回目是章回小说最基本的标志,它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一章或一节的内容,多用对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