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晓宁 《语文天地》2012,(14):17-18
正过去的语文课,一般都有分段、归纳段意等教学环节。有的老师在课文讲授过程中,甚至还把段意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记录。考试的时候,有时还要考学生的分段和段意归纳。此后,有识之士认为,这种教学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导致课文被肢解,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于是,后来的语文课,特别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阅读教学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存在一些不良倾向,诸如肢解课文、教师中心等问题;随着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整体感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已深入课堂。但是,这种整体感知的方式是否适宜于所有文体呢?我以为不尽然。比如说明文阅读教学,由于对它的不恰当定位,过去教学抓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现在,则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联想、发现,或者把语文课上成生物课,科技宣传课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学到初中,每册语文课本都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在学生看来,语文课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学习每一篇课文无非都是整体感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等。难道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读营这一篇篇课文,考试时会做一些阅读题而已?本人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教给学生写作的知识。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初中语文教学,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教程,但初中阶段学习的大多是名家名篇,是我们教学写作的最好范例。  相似文献   

4.
一堂语文课,一般要有“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拓展延伸(或比较鉴赏)”三大步骤。整体感知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的概貌,构建起全文的语义图像,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象,为微观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对课文的学习效果。但是在通常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不够重视,常常是一开头就从课文第一自然段入手,一下子沉入对字、词、句的分析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课文的整体综合印象的把握,其思维通道没能接通,所以对老师的讲解茫然不知所措,头脑中所留下的印象支离破碎,知识…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中,每次学习新的课文之初,都会有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的了解.教师通常会这样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什么事、什么故事、什么人、什么情景等)?然后要几个学生说一说.接着,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进行简单的评价或概括,然后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如果不包括自读课文所花的时间,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大约只用两三分钟.这种整体感知有什么意义呢?我以为,意义甚微,走过场而已.  相似文献   

6.
建议一:在整体阅读中进行综合感知。综合感知,是整体阅读行为的开始。它是对全篇课文的认读,也是对阻碍阅读的语言文字的疏通。教学环节和教学用语可以这样设计:一是课文导人;二是读通课文,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三是问学生最想读懂什么或让自己最受感动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零零碎碎  相似文献   

8.
一、模式界定“质疑———导学”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引导学生质疑为突破口 ,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宗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着眼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二、操作步骤1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的开讲艺术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 ,使学生采用读、议、练、讲、问、看等多种方式对课文的内容建立初步的印象 ,为自学课文打好基础。其主要方法是 :实物演示 ,抓主导词 ,带动全篇 ;插图激趣 ,抓关键词 ,理清思路 ;课题切入 ,抓重点句 ,统领全文 ;媒体创境 ,抓过渡句 (段 ) ,…  相似文献   

9.
那天是我的语文课,学习的课文是科技说明文《奇妙的克隆》。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克隆?一位同学举手作答,我后来又补充说,性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克隆是一门利用无性繁殖繁衍生物的新兴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讲究问题设计的技巧,使每个提问富于艺术性,切实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一般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把握整体,感知性提问讲读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只有了解课文写些什么,才能进一步去理解、去体会。如第9册《海上日出》,在学生默读课文后,就要问:“太阳升起来以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作者在海上看到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太阳升起来以后,天空有云,出现了什么景象?”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充分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为理解课文的内容,体味课文的思想作好准备。在讲读一段课文时,也要通过感知性提  相似文献   

12.
庄亚云 《云南教育》2000,(21):26-27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费时多、收效低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原,但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过多的时间花在课文的讲解分析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充分阅读,乃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学生读课文读得不到位,对课文的感知肤浅,因而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运用。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充分发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综合效应,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读正确,把握实质性整体   一篇课文的整体,应包括由字词句段及标点构成的外在形式和由思想感情等构成的实质性整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抛开了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一、感知感受,明确目标要想明确学生在课文中学到什么, 怎么去学,教师应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感知感受,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和妥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去感知感受。为此,我一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二读课文,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三读课文,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四读课文,想想我有什么感受?五读课文,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情智切入点,教与学的方法……例子是说理的依据,认知目标不是例子,而是作者意图阐述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认知目标:认识事物间有必然的联系。通过阅读,领会到作者通过因果、连锁、相承、总分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说…  相似文献   

14.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经常听中学生课后闲谈:语文课真没意思,把一篇课文分析来分析去的,到底为啥?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篇课文,老师没讲时,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老师一开讲,学生则昏昏欲睡。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自  相似文献   

16.
周强 《生活教育》2012,(6):67-70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重新思索语文课的教学。我们要把语文课看成起点,让一篇篇"课文"成为学生奔跑的点点,让师生一起沿着起点出发,共同探究语文课堂教学,学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一、初步感知课文,确定探究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如:长城为什么不修在平地上?长城是什么时候修的?当时起多大作用?为什么说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等等。重点围绕着“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这个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8,(8)
一、整体感知内容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容,是在文章描绘的生动形象中,对课文主要人物、内容的情感的理解。我们的语文课要在保障必要的理性理解的基础上,多一点情感体验。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如果教学缺乏生动的形象,缺少情感纽带的联结,就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影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读”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时 ,如何体现这一要求呢?一、初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1 听读 ,感知情感。学习课文前 ,安排学生看课文 ,借助多媒体的声像效果 ,演示美丽如画的四季景色 ,配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使学生整体感知文字所负载的情感 ,训练学生的听力。2 自读 ,感知内容。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 ,感知文章的内容。在学生自由读前 ,提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 ,仔细读课文 ,不丢字 ,不加字 ,难读的字、词、句画…  相似文献   

20.
张正华 《教师》2014,(33):34-34
正近年来,我们身边的语文课堂基本是这样的:读一读,画一画,品一品,写一写。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读一遍课文便开讲,学生还未感知课文内容,便被拉去赏析,去体验,或者去迁移。一节课讲完,可能有很多学生课文都还没读熟,课文写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写,还都不了解。试想,这样,学生读写能力怎能得到提高,又谈何积累及运用呢?其实积累与运用应贯穿课堂的始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