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祖籍是江西省永丰县,地处江西中部。江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民风淳朴,革命意识浓厚。土地革命的兴起,使得许多农民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依靠,也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为此,农民们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国的土地政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通过革命重建民族国家意义的人民主权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明富强是政治精英思想的核心命题。而正如“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动摇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所表明的,无论是革命时期战争力量的形成,还是建国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急速推进,农民和土地都成为‘‘政治”的核心对象。也就是说,中国革命和国家现代化过程存在着一种决定农民命运的土地政治学。探索这一有中国特色的土地政治学,可以为我们理解历史的逻辑、讨论现实的中国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原点。  相似文献   

3.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不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现代化建没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同志非常关注中国农民问题,是公认的我党早期从事农民运动的杰出代表。对于农民问题理论的研究,是他一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之一,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对旧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思索。  相似文献   

4.
土地对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是生存的保障。也是政府给他们的最大的福利。在“第三次土地革命”炒得正热的时刻。专家提醒:记住中国的国情。农村市场化土地制度的建立。不可能像农村第一步改革那样“一步到位”。也不能期望出现“一包就灵”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共产主义的支持,例如白求恩这位已经为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革命。在土地革命时期。有一位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李铁夫也来到中国参加革命。曾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长、天津市委书记。由于他坚持真理。受到党内。左倾’路线执行的打击,被批判为“铁夫路线”。李铁夫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结下不解之缘,并于1937年7月在延安病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农民问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这恐怕是任何一个有智慧、有远见的革命家都无法漠视的,当然也是研究近代革命的学者难以回避的。然而,中国的农民具有什么样的特性,革命中的农民又具有什么样的性格,他们何以加入革命?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在国内学者的革命史研究中是相对受到忽视的。张宏卿从政治史、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的人才大多来自长江流域。但中国革命却兴旺发达于北方,最后,红色中国也定都于北方,中国政治、化中心也北移至此。大略说来,北人较南人保守,北方化也较南方化要古典。在未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许会看到:新的起点发轫于南方,但以北方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主流化,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临汾市发现了一份《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告农民书》。 《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告农民书》为纸质印刷,全长42厘米,高27厘米,字迹清晰公正,加盖有红色长方形篆体印章:“晋绥边区临时农会关防”,发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十八日(即1947年7月18日),是一份研究晋绥根据地土改的原始公,是中国土地革命运动的真实见证,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字 《大观周刊》2012,(11):49-50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意识日益增强。工人阶级虽然有坚定的革命性,但是人数毕竟少,如果不团结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就很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一向重视。农民问题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农业社会主义? “农业社会主义”的概念来源于列宁批判俄国民粹派时使用过的“农民社会主义”一词。民粹派从抽象的道德观念出发,否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迷恋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把俄国农村公社的土地占有制视为社会主义理想王国。这是在农民人口占多数,小生产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里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批判农业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一充分肯定革命文物的重要历史地位,积极发挥革命文物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文物是历史的实证材料。近现代革命文物形象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我国历史悠久,我们这个民族有重视和维护自己的历史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们的历史文献和文物的整理、研究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中国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进入了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工程》2004,(3):22-23
我们用了将近20年时间,尽心竭力地推动IT产业发展,但对于中国来说,任何一项社会改革,都将是一场持久战役。分析判断表明,中国信息化水平并非处在世界领先行列,我们只能对自己说一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时期开展的农民教育实践,保障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民群体中得到贯彻实施,显著地提高了革命根据地的生产力,广大工农红军的政治觉悟、思想文化素质均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充满不少"闪光点"。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 ,从1851年1月到1864年7月前后坚持了14年 ,势力扩展到17省 ,其规模是过去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无法比拟的 ,把旧式农民革命推到了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以及比较完整的制度 ,组织了自己的国家 ,拥有强大的军队 ,实行多种革命政策 ,发动广大农民为推翻封建的土地等制度而斗争 ,同时担负起反抗外国侵略势力的任务。太平天国也因此建立了相当规模的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所来不及或不可能建立的档案工作 ,并有效地在整个革命斗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作为农…  相似文献   

15.
对中共农民革命问题的研究成为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经久不衰的话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我们期望看到的是透过底层农民的视角来解读革命与农民的关系,这一点正是作者张宏卿所致力的研究方向,也是张著的可贵之处,溢美之词不再多言。农民的研究绕不开对农民性格的刻画,中国农民性格的复杂性使得对此问题的阐述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在黑颈鹤飞翔的天空下,在河曲马奔驰的草原上,在大熊猫、梅花鹿生息繁衍的土地上,走过一支叫红军的队伍,这块土地便跟随着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而闻名国内外,这里就是神奇的若尔盖大草原。在中国的革命史中,这块土地给予人们的记忆,决不仅仅是纯粹草原的定义,而是革命的概念,这里被视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再生之地,这里是雪山草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平分土地     
在中国历次农民革命的历史上.在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思想,尽管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它却与中国社会的历次巨大变革相伴.至今依然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它就是“平分土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放牛娃出身的记者,对农民有一种血脉相连的联系,所以对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特别关注。中国农民既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王晓辉  谢洋外 《新闻天地》2010,(12):I0007-I0008
“土地,万物之源,万物之本,起点与归宿同在。”位于湘南要地的耒阳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造纸的故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耒阳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国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为耒阳市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欣喜和希望的浪花。  相似文献   

20.
邢梦华 《大观周刊》2011,(49):15-15
农民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早在1936年,毛泽东在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就指出:“谁赢的了农民,舍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而作为旧中国农业最为发达的苏南地区.其土地问题一向就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和长盛不衰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