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巴蜀视野”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巴蜀视野”提出的意义在于巴蜀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注重自已的“文化身份”,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差异”叙事的存在。“巴蜀视野”也展示出在区域立场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复杂性:第一,区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共时的结构,而不是历时参与的过程;第二,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是多层次的;第三,区域文化视野研究要解构中心,对文学史进行重新洗牌,但并不是走向无中心的反本质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是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入,本门课程的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而以“人的文学”为中心,则不失为一可行之法。因为以“人的文学”为中心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既代符合现代文学的实际,也为本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支持。此外还符合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才素质的综合需求。  相似文献   

3.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的教育机构,也是检验学校素质教育效果的开放型考场。图书馆素有“知识和理想的第二课堂”之称,学生在那里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最终实现知识、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升;教师在那里找到知音,得到启发,获取智慧,最终实现认识、实践、创新、再认识到再实践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充分体现了过程性,比较集中地表现了综合性学习的重点,也是其区别于口语交际、阅读等方面的重要特征。对这一环节的有效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随着年段升高,“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具体表现为搜集信息的途径增多、范围扩大、信息量加大,整理资料的方法更趋向多样化,到高年级还要求能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该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学术刊是从我国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社团的研究转向文学“社团”的研究,以人为中心,将杂志与文学主张等放在人的因素上来考察,从社团特有的组织化集体化特征切入创造社研究,进而从文学外部要素的研究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将为我们理解现代文学打开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关于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状况,以及身处其中的文化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精神感受和审美追求的研究,始终没有很好地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进入21世纪,这一情形有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开始正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这些研究涉及对伪满洲国文学整体的把握,对具体作家具体创作的分析,以及原始文献的系统搜集和整理。伪满洲文学研究在当前的突破值得关注,这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出现了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已经上了有一年多了,最让我满意的是我们每个班级都建立了科学资料“小超市”,并且这个“小超市”的储藏量越来越大。搜集、整理信息是科学探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资源,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的确,搜集、整理信息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我设计并印制了许多资料卡片,让学生把随时搜集到的资料记录整理在卡片上,然后分类放在班级的资料箱里,学生随时可到资料箱里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传记互相影响与融合的潮流中,海外华人传记,台湾、香港传记及外国传记家所写的中国传记日益增多,形成鲜明特色。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传记中心同国内外众多学者合作,目前承担中国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11&ZD138),并建设“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多语种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近读郭沫若著作及有关研究资料,颇觉其中某些问题有作考订、辨析之必要,故相继写了一些研究札记,兹披露三则。也许这只能算是微观研究,但是,须知: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作些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订,仍然有益。一、“表现”说?“再现”说?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有了某种隔阂、壁障以致对立,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鲁迅与其他现代作家研究的发展,制约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内部分裂乃至对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可以看到,这些矛盾、差异乃至分裂、对立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内部,统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具有自身根基的整体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2.
关于茅盾的生平与创作活动的补充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茅盾同志,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之一。他的大量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宝贵财富。长期以来,许多茅盾研究工作者为搜集整理他的著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茅盾同志的著译等身,又散见在全国各种报刊上,不易收全,难免有遗漏。我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搜集到一些迄今为止,在茅盾同志的各种生  相似文献   

13.
无论主观愿望如何,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蔓延,人们其实已置身于后现代语境之中。在后现代语境下,凸显与张扬的是解构中心、消除规范,打破一种维系语言解构、社会现实解构和知识解构的统一性的普遍逻辑的封闭系统。具体到文学研究,后现代语境提供了一种迥异于传统批判理论的后现代文化,它为文学的阐释与解说提供了多元的言说空间。本期推出“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组笔谈,旨在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研究状况进行一次梳理,在多元的阐释空间中走进中国现代文学,同时也期许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所启发与反省。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和名栏建设评审的推动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04年里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依托海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科,全力建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打栏目,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不仅发文数量增加,论文的学术前沿性也得到增强,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热情关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有关检索机构统计,本栏目2004度的论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摘转或全文复印。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转载近10篇,在被转载的全国140种期刊中排第5位,在高校学报中居于第1位。更有说明意义的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04文学评论》里,也收入了本栏目的论文2篇(本刊是唯一有论文入选的高校学报),其中一篇还曾由著名文学批评家李建军博士等人推介,登上“《文艺报》作品推介榜”,文章被2005年1月8日《文艺报》节选。下面是论文转载与入选情况: 1、李玲《<围城>的男性偏见》(《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期摘转;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4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文收录。2、陈晓明《现代性之隐忧与多样性方案》(《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6期摘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摘转。3、清峻(郝庆军)《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2005年1月8日《文艺报》节选,并列入“《文艺报》作品推介榜”;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选《2004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文收录 4、洪子诚《读有关<暗示>的批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5、贺桂梅《“再解读”: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J1《文学理论》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6、杨剑龙《“宁愿和山岩般的命运相撞击”——读胡风<三十万言书>》(《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期),人大复印资料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15.
搜集和整理资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环节。在研究性学习中,往往有些学生虽有了好的选题、周密的研究计划、较高的热情,但其研究工作仍难以进行下去,这是因为研究性学习资料浩如烟海,他们不知从何下手、无所适从。所以,要使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展开,学生就应掌握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从 2 0 0 3年第 1期开始 ,设立“中国现代文学关键词”栏目。该栏目主要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提供稿件 ,同时 ,热诚欢迎文学界给予关注和支持。“中国现代文学关键词梳理”是近两年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在研究生教学中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目的在于能够以此为切入点 ,通过对现代文学资源进行整理、挖掘 ,来重新认识、理解这段历史。“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在设立之初即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领域范畴进行建构 ,学科的学术个性遭到压制 ;加之缺乏一个平稳发展的学术环境 ,使学术研究长期…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以“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文革”结束为分界点,经历了萌芽,建构,低迷,繁荣四个阶段。资料搜集由1920-1930年代的“整理国故”逐渐转向田间作业,建国后,形成搜集民间神话的高潮;在翻译介绍西方理论资料方面,也经历了从建国前简单的混合介绍到“文革”结束后分门别类的全面展开。中国神话学研究从理论到个体形象,从症状学特征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神话史学等方面的取得重大成果。港台神话研究1950年代突起,有“乾嘉”遗我,成绩斐然;国外的神话研究以日本,苏联为代表,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他各国的研究者在传播中国神话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体学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与发展”研究,是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重点研究课题。为了深化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推进我院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2005年10月23-24日,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重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整理和评价中国学者的科学贡献,应当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点之一.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历史性的贡献,应当恢复其历史本来面目,不可马虎.有鉴于此,笔者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如下. 1“郑玄—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即弹性定律,是英国人胡克于17世纪末发现的,早已写进我国中学物理教科书中.但近来,国  相似文献   

20.
近读郭沫若著作及有关研究资料,颇觉其中某些问题有作考订、辨析之必要,故相继写了一些研究札记,兹披露三则。也许这只能算是微观研究,但是,须知: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作些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订,仍然有益。一、“表现”说?“再现”说? 人们都知道:在“五四”时期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郭沫若的某些创作有重主观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