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一切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温馨育人环境”为专题,推进“温馨教室”建设,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和谐班集体。我们侧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教育要素之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会对学生产生重要且积极的影响,也能使教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减轻双方的心理压力和疲劳感,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可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和增强,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积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郭利 《考试周刊》2008,(4):216-217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为我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理念.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等有关理论出发,并结合自己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对构建和谐师生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既是一种青少年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也是贯穿于青少年成长过程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观教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中国有句古训“无以规矩何以成方圆”,道出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加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何树声 《教育导刊》2003,(2):113-116
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欧阳辉祥 《考试周刊》2013,(32):153-155
师生关系是指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师生关系状况对学校、对教师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要想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做到“三点”。即“矮一点”、“近一点”、“亲一点”.进而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的政治、经济、道德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了素质教育.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关系也随之改变。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研究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弘然.学校作为教育的第一主体,应当积极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在科学中探求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进一步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界倡导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自主教育”,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充分、自由的成长和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观被打破,一种和谐、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亟待建立。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下,个体的素质会得到充分的拓展,有利于完成教育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促进和改善师生关系实际出发,对优化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积极开展交往、缩小师生间情感距离,赢得学生尊敬和信赖”等具体实施策略,共同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使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工》2010,(12):F0002-F0002
2003年,赵泮利当选为淄博市教育工会主席。他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建设和谐教育)、立足“三个服务”(为教职工愉快工作服务。为教职工幸福生活服务,为教职工成长发展服务)、创建“四个关系”(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干群关系、和谐的同事关系)的创新性工作思路。使全市教育工会工作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14.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促进其终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也是衡量教育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点。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创建。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中学地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地理教师首先要确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其次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主体的发展,实现主体性教育。地理教师要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具备:慈母情愫、严师情怀、挚友之心。  相似文献   

18.
《教育情报参考》2007,(8):27-28
正如和谐社会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目标,基于社会不和谐的思考,和谐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谐教育同样也遭遇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些不和谐音符表现为师生关系上的不平等、教育制度中的淘汰模式和教育过程中的偏爱情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蔡凌 《南昌教育》2008,(3):11-14
一、前言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以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前提。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20.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对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文章立足于和谐师生关系、以学生成才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师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从高校教学的特点与性质、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关系、建立新的教育观念等方面对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关系、师生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