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认为马基雅维里不是邪恶的化身,而是真正的爱国者,正直的人,善良的公民。他的《君王论》是为拯救意大利提供理论指导的救亡论。《君王论》坚待人是人事的主宰,成为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论过渡到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中介,树立了近代政治思想的第一块里程碑。《君王论》所提出的道德的保国之道,表明马基雅维里在政治学上仍然是一个道德主义者。马基雅维里的独创性在于:其一,对道德观念有着辩证的理解,其二,敢于进入事物之真实,揭示了政治权术产生的必然性。因此,《君王论》便成为君王开创新事业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尼科罗·马基雅维里(Niccoli Machiavelli,1469——1527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政治思想家、军事著作家、诗人和剧作家.马基雅维里一生著作甚丰.其著名的传世之作,包括《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著<罗马史>前十卷》(《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八卷.《兵法》(直译《战争的艺术》)七卷及大量关于出使各国的情况报告和通讯等.所有这些著作互为补充,构成了马基雅维里思想与学说整体的基础,本文试图就其社会政治思想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君主论》亦名《霸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学术著作,书中自始至终体现了马基雅维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反映意大利资产阶级关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愿望,也是他向佛罗伦萨的当政者进献的救治祖国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马基雅维里的共和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共和思想主要反映在《李维史论》一书,通过分析《论李维》,可以理解马基雅维里共和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5.
马基雅维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作为一位政治家,人们对他的研究颇多;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国内对其史学思想的研究显得比较贫乏。笔者在阅读马氏著作《君主论》和《佛罗伦萨史》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史学思想是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政治统治为目的的逻辑展开,这种思想不仅代表了近代史学的开端,还因为马基雅维里独特的现实主义眼光,使其一开始便具有了比较成熟的近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西方思想史巨人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蕴藏着丰富的领导学学科资源,堪称“现代领导学奠基之作”。文章试对该著作进行了领导学视角的解读,挖掘其有关君主治国的领导学思想,并进行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7.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是近代一部重要的政治学著作。也是一部论述权力与道德关系的著作。它第一次把道德从政治学中剥离出来,从此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了。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的梳理一下这一重要思想,以便更好地把握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以及政治学思想史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一、马基雅维利的治国技艺之学 研究马基雅维利这样的作家,都会难以避免地借助一长串评注者的作品,因此,也就难以避免地将一系列本不属于马基雅维利的理论归在马基雅维利身上,以便由此来扩展或者解释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像《君主论》或者《李维史论》这样的作品,我们在阅读时不免带有种种的预期,我们的解释工作所受影响最甚者,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9.
以850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密切,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通过移情影响关系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0.
马基雅维里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那被曲解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马基雅维里主义”在人们当中引起起了无休止的争论,直到今天,这种争论仍未平息。在西方史学上,马基雅维里又被奉为人文主义史学中“政治学派”的代表。这位思想敏锐,才气过人的意大利思想家的著述颇丰,论题涉及政治、历史、法律、军事、文学诸多领域,在西方思想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人们在研究马基雅维里时,更多是着眼于他的政治思想和史学成就,对他思想的源流却着墨不多。马基雅维里的思想究竟源于何处?是撷取古希腊思想精华,还是继承古罗马文化传统,抑或是沿袭中世纪异端?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深层把握马基雅维里思想的真正内涵。因此,本文试图就马基雅维里的思想源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为了实现意大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一方面马基雅维里展示了人的自然性和某些弱点,同时将统治者和人民的弱点加以必要的区分,另一方面他阐述了人民的优良品性及其力量。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蕴含着民本情结,贯穿着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里在近现代政治思想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论者多忽略他自称为“历史学家”这一点对其政治思想的意义。以喜剧《曼陀罗》为起点,可以看出马基雅维里“美德”概念的来源和含义;马基雅维里之前的中世纪政治思想传统的特点,可以反衬他的史学知识在他与这种思想传统的决裂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政治思想的最大特点可以称为“史学人本主义”,他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所有政治观念都有其史学背景。  相似文献   

13.
米盖朗琪罗的作品是自由的、激愤的、深刻的,他的人体表达将造型艺术永远带离了中世纪,其笔下的基督,是一个具体的凡人,一个要用凡人的身躯来追求不朽神性的人。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反”当时无耻平庸堕落之“动”,用一种毫不含糊的反叛精神震惊了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马基雅维里主义"备受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戏剧家却在作品中对其进行严厉的批驳。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当时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督教道德规范相违背;二是由于"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文艺复兴戏剧家的政治诉求不同。  相似文献   

15.
马基雅维里不仅是对后世颇具影响的政治思想家,而且也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流历史学家。他的《君王论》、《佛罗伦萨史》、《李维罗马史疏义》构成了系列的历史著作,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史学家才华。他的历史观,既表现出对旧时代的传承,但更显示了对新时代的开拓,以及对后世的深远意义。马基雅维里史学是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史学的代表,堪称为西方史学史上杰出的史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基雅维利传世政治巨作《君主论》《论李维》以及相关资料的爬梳,对其国家治理思想的内涵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发掘。马基雅维利对国家治理工作的实践和从政经验的总结,是形成其"实用主义"治国理念的关键因素。其治国思想的具体内涵体现在以人为本思想、注重领导者素质要求以及对制度的高度认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君主论》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各方争议,此书涵盖的内容、折射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全书围绕君主展开,论述君主如何获取和维持统治权。作者马基雅维里所阐述的治国思想及理念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是有非常积极意义。本文论述其折射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对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员工忠诚度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君主论》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各方争议,此书涵盖的内容、折射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全书围绕君主展开,论述君主如何获取和维持统治权.作者马基雅维里所阐述的治国思想及理念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是有非常积极意义.本文论述其折射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对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员工忠诚度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译者序言 这是一本节选自马基雅维里作品的格言集,由一位杰出的意大利法理学家、作家编辑而成。选编它们的目的,在于展示人们在指责马基雅维里著作时的不公正。这些指责的起源是人们不恰当的偏见和对马基雅维里观点的不完整理解。这本小书经由罗马天主教会的审查通过,  相似文献   

20.
一、马基雅维利的治国技艺之学
  研究马基雅维利这样的作家,都会难以避免地借助一长串评注者的作品,因此,也就难以避免地将一系列本不属于马基雅维利的理论归在马基雅维利身上,以便由此来扩展或者解释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像《君主论》或者《李维史论》这样的作品,我们在阅读时不免带有种种的预期,我们的解释工作所受影响最甚者,莫过于此。我们总是将自己的范畴套用在马基雅维利身上,从而随意地对马基雅维利实施断章取义;而且,如果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错误的环节上,那么,我们倒也不难说服自己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是凭借他作品中的边缘内容来评判他的主旨,如果我们总是那么随意地将种种理论归在马基雅维利身上,而这样的理论在我们看来也许是马基雅维利所作陈述的自然涵义,但于作者本人而言,却从未见证过这样的涵义,或者从来都不觉得有必要指涉这样的涵义;那么,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是有意无意地将许许多多我们自己的观念强加在马基雅维利身上,而且,我们此举也等于是把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强加给了马基雅维利。因此,重要的是,应当依托马基雅维利自己的目的和意向去解释马基雅维利,应当致力于了解马基雅维利的作品于他自己的意义,致力于了解他对自己那个时代的思想或者实践究竟想实施怎样的变革;即便我们转而探讨他的历史地位或者考量他对于今天的意义,我们也很可能会把问题搞得一塌糊涂;因此,在品评马基雅维利的作品时,就应当以这方面的考量为主导原则。真正重要的是找出这个人的特殊天才所在,找出这个人的实际生活中有着怎样的主导情感;尤其是要记住他本人宣示过的政治思想意向,而非他的政治思想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