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球这一极普通的物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a.改进集气装置。把排空的气球接扎到气体发生装置的导管上,即可集取所制备的气体。中学实验中常见的气体均可用此法集取,特别是有毒气体的集取应用此法操作简便,安全可行。b.改进防污染安全装置。在有毒气体的制取或性质实验的装置之后,连接如图1所示装置,可防止有毒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并且气球中回收的气体还可重新用于相应的实验。c.改进气体爆鸣实验装置。在气球中收集可燃性气体(如H2,CH4,CO等)并充入少许空气。把气球扎紧悬挂在铁架台上,燃着火柴并…  相似文献   

2.
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二册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上对此实验是单纯在试管中进行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逸散到空气中,既污染了空气,也危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强环境保护,对本实验的改进显得很有必要,改进如下(装置如图1所示)。1操作步骤a.向大锥形瓶中加入3~5cm深的NaOH溶液,并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b.向一中等大的试管中放进几片铜片,然后将此试管插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浓硝酸后,立即在此试管上倒放入一个大试管。2实验现象可以看到试管内发生剧烈…  相似文献   

3.
在制取和收集有毒气体的过程中,有毒气体常会逸入空气,损害师生的健康。根据目前绝大多数中学都没有通风橱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如何有效地防止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探究,并取得了成效。下面具体介绍我们设计的防止有毒气体泄漏的装置和操作。这套防止有毒气体污染实验装置的特别之处,就是在气体发生装置与集气装置之间,增设一个能  相似文献   

4.
现行初中化学新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4-2〕,我们发现在烧杯中倾倒混和液时,不慎洒出,就会使实验失败。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图1 演示质量守恒装置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带磨口的锥形瓶容量250mL。2 实验操作a.在锥形瓶内加入约50mL硫酸铜溶液。b.用胶头滴管吸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把橡皮塞塞好。c.把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重后,不需要取下,直接轻捏胶头滴管,使氢氧化钠溶液滴下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天平两端仍然平衡。该装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中有几个难点:一是氧化铜的系列还原实验,二是喷泉实验,实验要求高,成功率低。笔者从实验的省时性、直观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实验装置和方法做了改进。实验证明:改进后,实验易于操作,成功率高,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1氧化铜系列还原实验H2(或CO)还原CuOa.实验装置。(图1)b.操作步骤及现象。①用砂纸将一块2cm×6cm铜片打磨光亮,并将之固定在橡胶塞上。②将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插入H2(或CO)微型反应器中,并不断旋转橡胶塞使铜片在气流中转动。待铜片冷…  相似文献   

6.
有毒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教室里无通风设备,教师按教材要求做演示实验时会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扩散到教室里,不仅影响师生健康,而且污染环境。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为了避免上述弊端,通过多次实验改进,设计制作了一种“环保型多功能有毒气体系列实验演示仪”,该教具能把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融为一体,并设置了有毒气体的吸收系统,使中学化学实验课堂达到了环保要求。1制作及装置图材料:集气瓶(500mL)、橡皮塞(8号、2号)、试管(20×200)、滴管、乳胶头、大头针。先把…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物》新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种子呼吸放出二氧化碳”演示实验,按课本中装置操作得将广口瓶上的瓶塞换上双孔瓶塞,既麻烦又影响实验效果。根据实践我将原装置作了如下改进。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 实验操作实验前3~4d在广口瓶中直接萌发种子,盖紧瓶塞,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水止皮管夹夹紧乳胶管,以防二氧化碳渗漏,置于30℃左右恒温箱内。操作时,先向分液漏斗内加水,打开乳胶管上的夹子,再将活塞打开,试管内蓝色BTB溶液很快变成黄绿色。实验现象出来后,立即用皮管夹夹住乳胶管以便于下个班级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8.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如何采用科学的装置来完成这一实验,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使实验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 我们设计的实验课的教学方法11 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师生实验;12 将教师演示实验仪器改为能导气验气的配套装置;13 学生则采用自制的微型装置进行实验;14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2 实验装置21 教师演示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如下(分步规范地操作,边做边讲解):图1        图2   211 使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让学生观察其反应是否…  相似文献   

9.
卤化银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分解的性质叫感光性.在教学中,我这样做卤化银感光性的演示实验,效果很好.一.实验操作1.AgCI或AgBr的制取:把硝酸银溶液跟适量的NaCI或KBr溶液反应,产生的沉淀用滤纸过滤,将沉淀在暗处阴干,就得AgCI或AgBr.2.把附有约1克AgCI或AgBr的滤纸放在玻片上展开,用润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贴在直径为6cm表面皿的凹面上,将表面皿倒盖在AgCI或AgBr上,凹面朝下.3.将玻片放在阳光下曝晒,片刻后,AgCI或AgBr变成黑色,有银析出;Cl2或Br2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卤化银感光性的演示实验@陆英麟$广…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38页(实验2-7]内容是:比较相同质量的Na2CO3与NaHCO3分别和HCl(aq)反应,放出CO2的快慢、教材上实验装置和操作看似很简单,但演示过程中,往往现象不明显,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究其原因,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a.粉末粘附在气球内壁与试管内壁上较多,实际参加反应的Na2CO3和NAHCO3的质量不等。 b.教师演示该实验时不易同时操作。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用以下装置操作(图1)更为方便,效果显著。 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1.
几个有趣的化学演示实验刘耀华一、沉淀多次转化的试验药品0.5mol/L的Pb(NO3)2、Na2SO4、Na2CO3溶液,0.1mol/L的KI溶液,0.2mol/L的Na2S溶液。操作在试管中加入Pb(NO3)2溶液,再依次加入Na2SO4、KI、...  相似文献   

12.
封闭式双气体反应实验装置武汉教育学院王良文(430064)湖北省教研室窦美琪(430064)剧毒的H2S与弘刺激味的SO2气体的反应及HCI与NH3气体的反应,教材都是在开放式情况下做演示实验的,常有有毒气体迷漫室内久不消失,可过行如下改进:1.取一...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铁溶液电泳实验的改进江苏省锡山市中学(214154)钱再,吴洪明一.实验装置一,实验操作1.实验前准备工作(1)Fe(OH)3溶胶的制备和提纯将0.3FeCl3·6H2O先溶解于10ml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后,将其逐滴加入正在煮沸的100ml蒸...  相似文献   

14.
改常规演示为学生实验海南农垦通什中学(572219)赵国良1.中学化学课堂上演示Fe2O8的还原实验,用浓硫酸跟甲酸反应,制取一氧化碳。这一实验,学生已见过。总复习时,再重做,没有什么新意,若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效果更好。用1克MgCO3粉末,1克锌粉...  相似文献   

15.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我们对乙醇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改进了实验方法,使实验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介绍我们的做法:一.我们设计的本实验的教学方法:1.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学生实验;2.教师演示实验仪器改用能导气验气的配套装置;3.学生则采用自制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二.我们采用的实验装置:1.教师演示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如下(分步规范地操作,边做边讲解):(1)使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让学生观察其反应是否剧烈(与原来…  相似文献   

16.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两个重要演示实验,由于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可能造成有毒气体泄漏,不利于环保,生成的一氧化氮(无色)极易被发生器中的空气氧化成二氧化氮(红棕色),从而影响对一氧化氮颜色的观察,不能对反应的进行加以有效的调控等缺点,许多同行对此设计了许多改进方法或装置,但从试用的情况来看,均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装置复杂、操作不便、药品用量大、不利于全班学生观察等。为了达到装置简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和科学思维的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7.
按照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必修本第二册,实验[3-1]制备Fe(OH)2,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白色絮状沉淀,对此实验曾有很多改进措施,但其操作方法繁琐或者实验条件过于苛刻而难以推广.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次探索,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方法简使,现象明显.一.实验用品:N42SO4溶液、稀盐酸、蒸馏水、铁电极(两支)导线、低压电源、试管(251mm×100mm)铁架台,三孔橡皮塞.二.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用铁作电极,Na2SO4溶液作电解液,电极反应式为:阴极:2H2O+2e=H2+20H-阳极:F…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目的  使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有效地防止有毒物质H2S和S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装置图2 实验用品  铁架台、万能夹、单孔橡皮塞、药匙、玻璃管、自制弯滴管、Na2S(固)、Na2SO3(固)、NaOH溶液、浓H2SO4。3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4 实验操作41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向玻璃管A端放入少量Na2S晶体,B端放入Na2SO3晶体。42 分别将两端滴管中的硫酸挤压入琉璃管内,A端反应生成H2S气体,B端反应生成SO2气体,过一会,两种气体相反应,使玻璃管内壁上附着淡黄色固体…  相似文献   

19.
“铁的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铁》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一节内容,做好演示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各实验的颜色变化,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改进:实验一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1.实验主要仪器①培养皿(中间用蜡烛分隔成两部分),②投影仪。2.操作①将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调好投影仪焦距,将影像投放在屏幕上。②取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约1mL装在培养皿右边,氯化铁溶液约1mL装在培养皿左边,使之形成一薄层。③用胶头滴管取氢氧化钠溶液数滴于氯化铁溶液中(即培养皿的左边),注意…  相似文献   

20.
1仪器装置图仪器装置如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a.取材方便,结构简单,易于操作。b.实验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c.演示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具体功能。3制作材料有机玻璃板或五合板、泡沫板(涂肉色)、节日流水彩灯1串、低速小电机1个、木轮、10号铁丝、磁铁块、导线、干簧管1个。4制作方法a.将泡沫板切割成一条带足的小腿形状,并打磨光滑,涂成肉色,在它的背面分别安上2个固定轴(一个在腿的膝关节部,另一个按在小腿上)。轴的径长分别为0.05cm和2cm。b.把制成的腿从背面在膝关节部挖一个小洞,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